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善待学生的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公明 《四川教育》2005,(12):46-46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教学进行调整,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推进。但是,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预期时,大多数教师都会不满意,要么敷衍几句,要么不置可否,直接请另外一位学生起来同答,直到得到符合自己预期的答案为止。这种做法,会挫伤学生同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许多困惑。  相似文献   

2.
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这条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师生之间必然少不了设疑交流、互动合作等形式来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如果教师上课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极少数的学生,不愿回答问题,还较为正常;如果都不回答问题,那就成了大问题把。问题出在何处?主要在教师身上,很可能是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缺乏周密思考时,匆忙上课,让学生回答的问题,要么过大、偏难,要么不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无从答起,导致“卡壳”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设置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教师可以预见或无法预见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有些数学教师却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防错、避错,尤其是在许多公开课上,出现不符合教师预设的答案或观点常常被教师漠视。当学生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时,要么以一个“错”字了之,要么一带而过,用优生的学习成果掩盖其他学生的错。还有些经验不够丰富的老师被意外的错误搞得乱了方寸.赶紧提示或暗示.甚至将正确答案写出。  相似文献   

4.
很多教师都遇到过这么一种现象:当老师提问时,要么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出奇;要么当一个学生说“对”时,众同学也不管正确与否,本人理解与否,一哄而起:“对——”;要么无一人举手回答,要么齐齐崭崭,立手如林。这种现象,姑名之为“从众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反应”是一种屈服于众人压力的心理表现。因为少年儿童爱表现自己,一旦别人有“反应”,自己便赶紧随众附和,因而有时并未感受到这种压力。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听课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 〈案例一〉当教师问学生某个数学问题,学生的回答正好符合教师的意图时,教师即刻就说:“你说得真棒!我们表扬他(她)。”紧接着xx/xxx,还有班级的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你真棒!你真棒!”。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然而,英语课堂上,当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提问和要求时,要么不愿回答,要么不能很好地回答。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此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然而,英语课堂上,当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提问和要求时,要么不愿回答,要么不能很好地回答。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此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课堂教学以“问答式教学法”为主的今天,教师的提问经常会出现这些问题:问题琐碎,杂乱;问题或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甚至偏题。学生要么无需思考,要么无所适从;由此,学生感到一直被老师被动提问,有时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故意不思考、不回答老师提问的逆反情绪。教师放不开手脚,对教案是“步步为营”。  相似文献   

9.
“谁有不同意见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对时 ,教师这样问。“谁有补充意见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时 ,教师这样问。“谁还想再说说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 ,教师这样问。以上引用的三句教师用语 ,是一位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为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时所使用的。这虽然是简单的三句话 ,却针对学生的回答作了评价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作用可大啦 !新上岗的老师看了这三句教学用语 ,难道会没有感触吗 ?你们刚走上工作岗位 ,很有必要考虑课堂教学的语言问题。这里 ,借鉴前几届中师毕业…  相似文献   

10.
一是“延缓评价”的误区。“延缓评价”的理论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意中断学生的回答或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当即给以否定的现象提出的。“延缓评价”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把话讲完再作评价,即使学生回答有错误,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是理解有误还是表述有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作评价,让学生尽情地说,这样往往易使课堂教学失控。不敢评价,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正确的解答,甚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纠正,这也违背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即使是否定性评价,只要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学生时,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要么太过严格,引起学生的反感,要么太过宽松,引不起学生的注意,要掌握好这个度,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当宽则宽,当严则严”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师生对话的现象: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师的预料时,学生疑窦未开;教师欲言又止时,学生的回答已经绽开了思维的火花,而我们的教师却要么搪塞敷衍,夸大性的评价;要么转移目标,要学生课外找答案;要么蜻蜓点水,做做表面文章,使得课堂上生成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源白白浪费,甚至阻碍  相似文献   

13.
不要用“嘴”伤害学生,当你不尊重学生时,学生也就有了不尊重你的理由。早晨,气温非常低,听天气预报说已是零下5度。早自习时,一个教室门前却站了几个学生在挨冻。我猜想,这几个同学要么没背下英语课文,要么没完成作业,要么早读时“交头接耳”……反正是犯了错误,让教师送进了“大  相似文献   

14.
杜岩 《甘肃教育》2009,(10):42-42
要顺利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得把握好“望”的时机。提问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情,确定提问对象,用期待的眼神等待学生回答,然后进行合理的评价。当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而要针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错误,“以误导悟”,从而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认识。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分析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观察记录的26个集体教学活动中来自教师的1453个提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集体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多限于低水平的认知类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提问通常不能面向全体幼儿,有20%左右的幼儿从来未被教师提问,教师更倾向对能力较强、性格活泼的幼儿提问;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虽有等候意识,但实际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都十分短暂,通常在1秒左右;幼儿的回答方式以个别作答、集体齐答、自由回答为主,而少有讨论后汇报的方式;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会表层化地追问,而当幼儿回答不正确、不完整或未回答时,教师多采用重述、简单否定、自己代答等方式;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普遍不高,要么不能引导幼儿思维,要么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要么与幼儿经验不符。为改变这种低效或无效的提问现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经验水平、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精心设计提问,全面考虑问题的类型与难度、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允许幼儿回答的方式以及教师自己的应答方式,使提问真正发挥促进幼儿思维与发展的作用,提高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共同作文:作文指导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作教学形式,弊端较多,主要表现在: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大多是当任务似的完成。要么弄一堆散乱的“字”凑数;要么囫囵吞枣地抄上一通;要么确实不知如何下笔,怎样去写,索性不写……教师则成天忙于圈圈点点,给学生“当秘书”;即使下的功夫很大,可因为大多数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而收效甚微。总之,师生双方多处于无效劳动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课堂上的一些现象.值得思考。现象一:在一些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课),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认为比较好时,全班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和着有节奏的掌声,齐声道:“棒!棒!你真棒!”有时一节课会出现多次。  相似文献   

18.
夏昆 《师道》2003,(9):11-11
第二天要上观摩课,某教师便事先布置小朋友要回答的问题。要求当老师问“小朋友都吃过哪些水果”时。甲回答“苹果”。乙回答“香蕉”……观摩课上,小朋友们非常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一位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你再坐下想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来帮帮他”: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丹 《辽宁教育》2006,(9):36-37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好,回答不出来,验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