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语言需要语言环境,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可以像习得二语和习得母语那样习得外语。本文从"学得"和"习得"的区别和通过对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别入手,分析了我们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不同,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学得"英语,而不是"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2.
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许多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都影响学习的结果。其中动机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动机的认识发挥其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获得理想的语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应用于第二语言学习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它为以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提供了充分接触目标文化及语言本身的最好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联系其实是与通过因特网学习语言的机会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指出关键期假设对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中国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问题与可行性,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语教学实际且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小学外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习一门外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有关理论研究为依据分析了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在语言体系、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几方面的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进而指出外语教学中纳入综合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将极大促进语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围绕图式论而开展的一系列外语教学研究,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发现,拓宽了外语教学研究的领域,加深了人们对外语教学的认识.本文旨在利用语言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运用图式理论去探讨第二语言习得机制,指出图式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及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习关键期”是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试图从脑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环境、认知风格、中介语理论、普遍语法(U.G)及学习者心理因素等诸方面入手,对这一命题加以探讨,解释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从而推断出儿童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对比第二语言和外语概念的差异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差异,即语言环境、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不同,分析了语言环境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并对如何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习得策略的关键:虚拟语言环境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其研究重点之一是语言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然而,语言环境的缺乏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外语教学的问题,尽管我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试图创建语言环境,结果却收效甚微。当今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创建虚拟语言环境的办法,特别是外语虚拟世界的出现,使外语学习者可以像第二语言学习者那样随时、随地接触外语语言环境,我国的外语教学质量将因此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从第二语言习得看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输入、输出及语言环境和情感因素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变量,如何在外语课堂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这些促进语言习得的变量,一直为外语教学实践者所关注。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环境来看,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支持和鼓励交际性的、适宜发展的和反馈丰富信息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会促进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主要由语言的输入、语言的输出、语言环境和情感因素这些变量决定,而合作学习的应用恰恰为语言习得提供了这些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11.
学习策略研究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心理学对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也从"教"转向了"学",从以往侧重研究教学方法转移到研究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特征和策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语言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和应用语言学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即对外汉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系统探讨语言学习策略,可以全面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背景,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有益启示:外语教学组织需要进行"范式延伸";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外语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为例,介绍了实习场及实践共同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二语习得理论中关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言水平发展的异同的相关研究,阐明了语言习得/学习过程是一个包含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重范畴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学习的特殊性(如年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环境等)决定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言水平的发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鉴于此,文章也深入探讨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言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移动词汇学习成为移动学习和外语教学的热点。情境视角、学习理论视角和二语习得视角为分析学习者实际体验提供理论基础。数据分析和讨论显示成人学习者认可手机辅助外语学习,参与移动词汇学习积极;手机短信能扩展学习情境,为词汇学习的前提―――“注意”创造机会;利用手机短信学习外语词汇有助于分解词汇任务,减轻词汇记忆负担,增强词汇学习意愿。  相似文献   

15.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积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第二外语教学的特点,从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两个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达到"能听会说"的目的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中,人们对母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态度,认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错误主要或全部归因于母语。笔者认为人的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必然成为新知识的参照系。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外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开设的课程,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是很重要的一门语言,我国很多高校都选择俄语作为第二外语授课;从零学习俄语会经历一个复杂、艰苦的过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俄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燕山大学高教课题“外语教学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期研究结果,主要是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瞻性理论探讨,其核心是有关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包括语言素质和文化素养两大部分。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外语教学现状分析;②关于借鉴国外教育学界主流教育模式问题;③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因素;④外语学习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复合型外语人才第二课堂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和"学"的问题较为广泛地存在于高等教育公共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体系中,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合理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将企业界的“企业教练”理论引介到外语教学就形成了外语教学的“教练”理念,该理念突出了对学生主体和学习实践的关注,把传统的“教师→外语→学生”型教学观念提升到“教师→学生→外语”型的以人为本、重在实践的教学理念,从而升华了师生关系、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强化了课外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是一种符合当代教育价值观念与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