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院对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的测试。通过问卷、访问调查,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我院女大学生测试过程中的目的、接受程度以及体育锻炼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女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大多数学生对测试结果比较满意;对《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指标总体上可接受;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就在于使学校和广大的学生以及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件,实行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原来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04年是我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第一年,按照新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本文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和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对我校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中的具体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我校2014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为我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特别是耐力素质明显下降,已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试对本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部分学生的台阶试验与耐力跑测试的数据,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价对比,探讨大学生耐力素质。提出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同时,加强耐力素质的测试与监控,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劳卫制》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出台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制约《标准》研制的三大要素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与《标准》的演变与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及评价领域等方面,对这三个主要《标准》的产生、发展、变化的目的、意义及其理由进行分析论述,帮助人们提高对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及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标准》的具体安排,我们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测试,来分析和研究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教师的体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和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印发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现象,国家于2007年正式颁布并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办法,目的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高职艺术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以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国家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的测试,在几年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4月又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标准》。《标准》的实行,对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促进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农村边远偏僻地区的青少年的体育观念,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三方面的测试成绩结果分析得出,绵阳师范学院学生的体质总体水平处于良好水平,但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成绩仅达到“合格”,分析原因与学生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2007—2008学年渭南师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以事实为依据找出渭南师院学生体质现况与全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建议,达到引导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无疑对于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朱志宏 《考试周刊》2007,(46):129-13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一项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体育技能、锻炼参与、数据上报、成绩反馈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为提高《标准》的测试效果和加大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监察力度,更好地发挥《标准》的激励教育功能、反馈功能和指导锻炼功能,实现《标准》实施的计算机网络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10)
据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10万份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与2000年相比,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久力等体能素质进一步下降,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甚至过早地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某些成年人疾病。为扭转这种局面,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2007年开始,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以往的体育测试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检测报告,不仅要出示各项测试成绩得分和评定等级,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健康诊断和运动处方,指导学生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下,按运动处方实施自我锻炼,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以往《学生体育测试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将过去单一的身体素质测试转变为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综合测试,从而更加明确体现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励学生主动上好体育课,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各高校自2003新学年开始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河北省有20余所高校按时完成了测试及数据上报,以石家庄学院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学生的平均得分为80.01分,总体评价为良好,身体素质得分在优良范围,身体形态、机能得分偏低,跳跃性的评分设计对学生评定等级影响较大,不够完善,评分只是对学生是否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一种评价,切不可因为得分高而放松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7.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在测试项目、指标权重、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出了调整.通过对安徽省11所普通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版实施的领导与组织情况、测试各指标认识情况、奖惩与保障情况、数据上报及反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更好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徽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解决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各种因素,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为依据,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使“阳光体育运动”这项国策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促进亿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锻炼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陕西教育学院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的测试得分及成绩分布结果进行了分析。陕西教育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身体素质中反映下肢力量及爆发力的项目成绩几乎接近“不合格”状况,说明与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和缺乏体育锻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以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在校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所有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等,从学校体育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不到位、体育教学保障措施不完善、课外体育锻炼组织的缺失、体育课教学效果较差等都是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