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黄朝霞 《教师》2011,(31):75-77
所谓“后习作教学”.是指把习作教学重点放在命题之后。它通常表现为:命题一指导一批改一讲评。这种习作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怎样审题、立意、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等指导。总是揣摩出题人要我写些什么,怎样写,让学生钻进老师命题的框框里去。 “前习作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习作教学重在命题前的指导,把重心转移到命题之前,重视学生作前的观察体验、阅读与思考等,以此降低写作难度。减少学生习作的恐惧感,让学生有话可写,想写。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那么如果能让学生把日常的习作变成一种习惯的话,习作教与学就不会让教师和学生头疼了.习作训练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要求是,教会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充分观察、思考,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照实写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3.
习作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意义重大。就沟通层面来讲,习作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自我内心的大门,将真实的自己用文字进行细腻的展示,成为学生展现自身、深化沟通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途径;就文化素养层面来讲,习作可以帮助学生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提升自身的学识厚度,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习作教学必须把学生视角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要领,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唯有如此,习作教学的指导方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4.
陆芹 《成才之路》2009,(10):47-48
习作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教师对习作教学也是深感困惑。通过学习新课标,学习名师习作教学经验,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因此在习作指导前,要先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一种需要,是一件一吐为快的乐事。为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谭长清 《湖南教育》2007,(11):24-25
在目前的小学习作教学中,交流功能逐渐淡化甚至缺失,学生在这种缺乏交流功能的习作训练中,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原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交流式习作”研究。我们认为:只有把握了习作的根本特性—交流,习作教学才能逐步唤醒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意愿,学生在写作中才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练习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的技能训练,更是一种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表达内心所想所感的训练。本文通过案例说明,阐述了语文教师应在习作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把对生活的观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通过自由的情感表达呈现于习作之中。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学生习作的消极心理仍然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和作文教学普遍忽视培养学生习作动机有关。我们应该尽量淡化习作教学的痕迹,关注学生的表达需要,让学生在“需要”的驱动下产生习作动机。具体策略:一、捕捉“需要”,激活习作动机:在人际交往中捕捉“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捕捉“需要”。二、设置“需要”,诱发习作动机:设置一个表达的情境;设置一个倾诉的对象。三、回应“需要”,强化习作动机:直接回应——延伸交流情境;书面回应——发表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8.
习作评语是对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的一个评价环节。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体系。一段好的评语,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可以让学生写好习作,学会如何做人,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由于长期习作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教师对学生习作评语上存在着一个误区,有些评语空泛、抽象,有些评语甚至还存在着对学生的挖苦,极大地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必须重视习作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在习作评语方面作了一些小小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那就是让习作评语适合学生的“口味”,最终让习作评语不再单一,不再单薄,变得更加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习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即学生在习作前和整个习作过程中,心中要存在一个倾诉者和交流对象,完后,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读自己的作文,再把自己的作文读给“读者”听,继而根据“读者”提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陈枫 《小学语文》2021,(4):35-38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三年级专门编排了学习“观察”要素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教师要立足“教材”、链接“学材”、聚焦“习材”,帮助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具备观察能力,习得表达技巧,提升习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12.
邹学超 《成才之路》2014,(20):51-51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习作的兴趣,学生才会展开一双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天地中快乐飞翔。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上的做法。一、树立自信,激发习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信心很重要。但是当前作文教学的功利化,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以至于一上作文课就头疼,对习作有一种恐惧感。要消除恐惧,树立自信,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打开记忆的阀门,回忆生活中那些观察仔细、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景。从写短小的片段开始,不断提高学生习作自信心。例如,我让学生练写半命题作文“第一次……”。在学习范文、讲解习作的基本要求后,我给学生介绍了我第一次炒菜的情景,学生听了我第一次炒菜发生的同事后,兴趣大增,此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回忆,通过交流,想到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买菜,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表演……曾经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的情景和场面再次在学生头脑中浮现,由于这些事情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笔作文学生普遍感觉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很有个性。此时教师适时表扬鼓励就会点燃学生内心习作的火种,使学生明白原来作文并不难,有了自信心,学生自然也就喜欢上了作文。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规定了习作要素,相当于规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习作要素的引领,习作教学就会初见成效。如何把习作要素落实到习作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对习作教学再次深度追问探寻,显得任重而道远。文章以“三问三寻”的形式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习作教学要就具体的习作话题做文体区划,在此基础上确定与学情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和核心习作知识,设计不同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习作难点。具体策略有:写人类习作,以程序支架“写出‘人’的特点”;记事类习作,以元认知支架“把‘事’写具体”;状物类习作,以例文支架“把事物写生动”;写景类习作,以策略支架“把景象写有序”;想象类习作,以问题支架“让想象有创意”。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一次心灵的对话,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以“我口说我心,我笔抒我情”,让习作成为学生心情自由宣泄的平台。另外由于语文园地中的另一项训练“我的发现”重在引导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习惯,安排在本次习作后教学,便于总结经验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孙发芹 《生活教育》2014,(13):59-6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和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学校根据习作教学现状,把习作教学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倡导"生活化"习作研究。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发现:走进生活中的写话教学更适合学生,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三个小妙招,这三个小妙招逐步引导学生走上了"妙笔生花"之旅。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表达训练,要强调顺乎儿童天性,遵循表达训练规律。尤其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把这种作文概括为“舒畅作文”。必须注意,让学生自由作文,这里强调的是心态、心理,决非放任自流。学生习作属于教育教学范畴,必须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为:"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己定。"很明显,这次习作要求是"观察作文"。观察什么呢?笔者想到《爬山虎的脚》一文课后习题中"小泡泡"的话——"我想泡点豆子,每天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何不以"观豆芽"为话题,整合习作要求,衔接课内课外,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观豆芽"这一材料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内容?这应是一个巧妙的设想吧!确定了观察的对象,本次习作教学,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是具体形象地描写豆芽的样子,还是清楚有序地描写豆芽的变化?一次次的试教,伴随一次次的困惑与思考,在彷徨中前行,在纠结中取舍。彷徨于目标的确定,纠结于过程的展开。  相似文献   

19.
设计评析 本设计最大特色是“有趣、有效”。具体体现在:1.有趣。本教学设计破除“范文式”的指导方式.代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游戏活动式”进行习作教学.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引导点拨、自由表达上下功夫.把习作指导融于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氟围中全身心投入到习作过程中。当学生把习作当作一种有趣的活动.习作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习作就会变得富有情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习作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所以难教难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习作素材积累不够,因而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鉴于此,尽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习作素材,是解决“学生习作难”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