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前,由于教师私人领域发育的滞后、课程开发浓厚的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以及后现代思潮对公共性的消解等影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在公共性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共性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应有之义,而要保障这种公开特性,则必须积极培育与生成教师的私人领域、有机糅合多种取向进行课程设计并开放课程开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当代幼儿因课程的基本属性.幼儿园课程在课程价值观、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等向度上表现出公益性、公平性和公开性等特征.由于市场元素的渗透、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相对封闭性以及幼儿教师、家长等私人领域发育不成熟,幼儿园课程在公共性上面临挑战.保障幼儿园课程的公共性.需要强化政府部门的"公共责任",扩展幼儿园课程的"公共空间"并培育幼儿教师、家长参与课程的"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较高,但成效并不显著,课程价值取向的混乱模糊和摇摆不定是问题根源.教师教育课程不但存在着单一化、模式化、理论化、保守性等特点,面临诸多来自现实需求的挑战,而且在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分科主义与师范特色、理念取向与技术取向、生成取向与塑造取向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脱离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价值追求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立足发展、实现整合、走向实践、融入人文.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必须从传统的学术理性取向转型为实践取向,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培养优质师资。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发展未来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主,赋予其反思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在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经验与反思,以及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专业形象以及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实践转向。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设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的实践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的全学程教育实践。"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支撑不足,"理""实"融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乏力,实践取向的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有待持续推进,实践取向课程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基本流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是当前基础教育乃至教师教育中一种重要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师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是秉承这一重要的课程价值取向而开发的教学形式。在认知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教育教师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流程被解析为包括教师与学生两条活动主线和四个活动阶段的嵌套模型。  相似文献   

7.
教育按照什么目标组织、实现怎样的效益、达到何种结果,与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公共性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分析教育立法的基准性价值,是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公共性的内涵,并在教育立法中贯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分析教育立法的基准性价值,是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公共性的内涵,并在教育立法中贯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戴伟芬 《教育研究》2012,(5):147-153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地方课程开发面临着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层面支持,政策扶持不到位,文化支持氛围不浓等困境。城市化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城市文化、精英文化为主流的课程文化、离农取向的教育目的、缺少精密编码的教育言语等是其产生困境的主要原因。加大经费投入、并适当向农村教育倾斜,加强教师培训、完善师资配置,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尊重和重视地方文化等是农村地方课程开发走出困境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课程应有的核心理念。实践取向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和教育现实问题,必须支持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必须支持对实践的反思和教育知识的建构。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是教师专业的实践性本质的要求,是教师知识研究的新进展的要求,更是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遭遇困境之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反映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术科"课程建设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程.通过对"术科"课程建设的价值与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人文主义课程观和整体教育课程观的价值取向,这是"术科"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卓越教师和教师领导者为目标,构建起了以基于满足多样化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教学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实践反思和角色建构的教育实习课程为主体的优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彰显出学会学习、基于研究、反思探究、多元文化、理念引领等特征,凸显出对高质量教学的追求,体现了学习中心取向、专业发展取向、多元文化取向三个鲜明的课程建设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后现代教育思潮的不断冲击,我国在建构课程理论时吸取了很多国外课程理论精华,其中新型课程观的形成受到了西方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而幼儿园课程作为整个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课程观、知识观、课程基本要素的价值取向也受到了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同时,后现代课程观在影响之余,给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带来了挑战:课程多元化带来挑战,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师教学及师幼关系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5.
构建面向教师专业化的高师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建设是培养专业化师资的保障。教师专业化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科学构建高师课程新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新型师资,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以师范性与学术性特征的交替演变为主要线索,建国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学科教育为中心、以师范性特色为主导的初建阶段;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的发展阶段;以师范性与学术性高层次结合为特点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阶段。从历史发展的深层内因来看,课程体系的逻辑统一性是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的重要内核。  相似文献   

17.
"教师创生课程"这一命题意在阐释教师与课程的内在关系。它主张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并自觉主动地变革课程的各要素,以达到促进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课程论意义,它将带来课程领域的三大转向:课程观念由单一、封闭、静止转向多元、开放和动态建构;教师的课程角色由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性建构者;课程运作的价值取向由追求技术理性转向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小红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24-28,23
“教师的课程创生”源于但又超越“课程实施的创生”。它主张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师自觉地主动地变革课程的各要素以达到促进课程完善、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目的;强调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该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自觉性、批判性、全程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倡导和认可“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将使:我们的课程观念由单一封闭静止转向多元开放和动态建构;教师的课程角色由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性建构者;课程运作的价值取向由追求技术理性转向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