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地高考政策是城镇化进程中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框架回顾和分析异地高考政策后发现,异地高考政策存在着效率有待提高、公平问题凸显、问责机制缺位和政策适应性不足等问题.行动舞台的不完善致使行动者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是其症结所在.基于此,应坚持以教育公平为首要原则,明确政策的价值目标,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与问责机制,提升随迁子女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异地高考是从教育起点上解决务工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促进教育起始公平的政策.文章从教育公平视角分析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本地考生与异地考生利益冲突致新的教育不公,诱导隐患中的“高考移民”现象爆发,引发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通过促进政策内容设计的科学化、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与管理、改革名户籍制及分省配额制完善异地高考政策.  相似文献   

3.
张建 《学科教育》2014,(3):69-78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也表征出两大中国特点:一是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存在先因后果的影响问题;二是政策企业家具有多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异地高考的实施效果来看,各方的不满之声依旧很多,还未能达到“人民满意”的政策效果,突出表现为“异地高考”参与情况远低于预期。本文针对异地高考面临的政策实施难度、单边政策突进局限性等现实困境,结合各地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短期和长期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完善异地高考制度,更好地保障高考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过程中社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如何解决随迁子女升学的异地高考问题日益迫切。2013年是异地高考破冰标志性的一年,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的宏观指导下纷纷出台细则并实施,然而备受瞩目的异地高考政策却引发社会舆论更为广泛的争议,不同利益群体的家长,都用教育公平的话语来评价异地高考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切实解决异地高考问题,需要以教育起点公平的理念为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6.
教育政策应能够促进分配的正义,推动公平的实现,公平的实现又与弱势群体关怀密不可分。罗尔斯差别理论揭示了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是实现关怀的途径。教育政策上的弱势群体补偿能够充分发挥教育政策的作用,推动教育公平。论文以北京市"异地高考"政策为分析样本,探究了"异地高考"政策与弱势群体关怀理念之间的矛盾,以期促进"异地高考"政策实现弱势群体关怀,达到教育公平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7.
异地高考政策作为整个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改革中的一部分,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保障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异地高考政策的价值体现包括教育价值、公平价值、社会融入价值等三个方面。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8.
开放异地高考,解决随迁子女的就地高考问题,涉及多方利益博弈。本文主要在分析各地异地高考政策的基础上探析教育公平,并针对异地改革情况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既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又是通过国家政策对教育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的实证之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然而,在异地高考政策的具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各地都存在不被社会认可等问题,本研究对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异地高考"问题,确切地说应该称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这一问题牵涉到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涉及城市的基础教育承载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等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势在必行。任何一种异地高考问题解决方案都将有利有弊,都有受益者和利益受损者,难于十全十美。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逐步放开是异地高考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陈晓龙 《教育与考试》2013,(1):24-27,52
山东省是最早响应教育部关于2012年各省出台有关异地高考方案的省份,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与实施主要是解决人口流动频繁背景下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从异地高考提出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落实这一方案面临的难题:限制性政策;新高考移民风险担忧;高校自身依附性太强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变原有政策;加大对高教投入;减少地方对本地区高校的干预;改革高考制度等。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努力确保异地高考顺利实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200名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群体对异地高考政策的反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对异地高考政策的了解程度很低;二是大多数农民工对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存在较大异议;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工都表示会尽最大努力使孩子留京高考;四是农民工大都认为异地高考政策不能很好地解决高考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很少有一种政策像异地高考政策那样,未经出台便饱受各界争议。通过考察异地高考政策的历史演进、实施进展,可以认为其乃追求入学机会平等、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使然。为使异地高考政策日益臻善,应采取完善准入机制、改革高校招考体系、实现多元录取模式等举措。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目前已有5省市明确了异地高考的具体标准.作为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异地高考逐渐升温成为最受瞩目的社会民生议题之一. 2012年10月31日,黑龙江省公布了2013年异地高考报名规定,称具有该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该地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在当地报名就地高考. 这短短几十字,被外界视作第一份明确异地高考具体条件的"破冰"之举.这个方案也受到该省大部分外省籍考生家长的欢迎,认为很"人性化". 同样完成"破冰"的还有江西.2012年11月30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相关政策,成为继黑龙江、安徽之后全国第三个公布异地高考具体方案的省份.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都实行高考户籍限制政策,即本地只接受户籍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这样就导致广大非户籍考生只能回到原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但各省区的课程、考试都有较大差异,习惯了当地教材的学生回到原籍参加高考,加上高考前夕来回奔波,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异地高考本身属德政,但高考招生指标调节难解京沪等地不敢开放问题,比异地高考更重要的是异地中考,比异地中考更关键的是异地教育。浙江、江苏、福建等人口输入大省异地高考门槛虽低,但实现的关键还在异地中考及异地教育。过于细碎的异地高考政策会导致混乱、不公、寻租、限制流动自由等弊端,且效果有限。结合以统一高考等,庶几可匡异地高考之失。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的凸显,理论界和教育实践领域均对异地高考给予了高度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功能。从正向功能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促进合理化的社会流动,减少群体间的对立冲突;从负向功能来看,其推行过程中的政策不协调损害政府公信力,为"高考移民"制造了便利,对人口流出地的经济、教育产生了冲击。  相似文献   

17.
“异地高考”的根源、理念探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异地高考"政策一般采取"堵"的策略。各地纷纷出台的"高考移民"封堵政策应该说比较见效。近期对"异地高考"政策的松动也只是低层次的。深究之下不难发现,封堵政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均衡;二是省际间高考招生分数线高低差别大,部分省省际内二本院校高考招生分数线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分数线。"异地高考"政策让我们深层次反思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魏山  周珊 《教育导刊》2013,(11):15-18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的凸显,理论界和教育实践领域均对异地高考给予了高度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功能。从正向功能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合理化的社会流动.减少群体间的对立冲突;从负向功能来看,其推行过程中的政策不协调会损害政府公信力,为“高考移民”制造便利.对人口流出地的经济、教育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学者认为异地高考政策更加有利于家庭条件较好的随迁子女,少数学者则认为该政策能有效保障农村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但已有文献仍缺乏关于异地高考政策对两类流动人口高等教育机会影响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异地高考政策对城乡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并探究了该政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异地高考政策对农村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城镇随迁子女,且这种效应仅在高政策门槛地区存在,低门槛地区不存在。从政策的调节作用来看,异地高考政策有助于提高农村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意愿,且对农村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促进作用要显著高于农村留守子女。同时,异地高考政策可显著降低农村随迁子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为此,各地方政府应坚持并完善异地高考政策,充分发挥该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杠杆作用;流入地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本地高中教育服务能力;中央政府要进一步推进、完善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出台异地高考新政,重要的目的不在于寻找农民工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条件,而在于抓住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追求农民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的合理性、协调性和公平性。反思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反思城乡教育的不协调,反思高考制度的社会不公,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不仅受到各种准入条件的制约,更受教育资源与个人教育基础的制约,其根源在于城市化快速进程和城乡二元体制这两股力量交织博弈。于是,我们期待在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重点解决好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