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6,(3):44-48
近来年,国外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组织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分别从经济学、公民社会理论、治理理论、社会资本和法团主义等视角进行系统研究;国内学界对其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重要功能、发展困境和现实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然而,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研究尚未形成一种系统性、成熟性和学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宗教社会学研究逐步突破了世俗化理论的桎梏,从更为宽广的视角考察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中,公民社会视域下的宗教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宗教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与偏重于政治角度的研究不同,以罗伯特·伍斯诺为代表的一类学者主张对这一主题进行多维度分析,这些维度主要包括构成公民社会外部压力的政治、经济维度以及体现公民社会内部挑战的多元化与共同体维度。在大量经验研究基础上,伍斯诺对作为公民社会要素的宗教在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时的角色和结果作了深入分析,中立客观地揭示了宗教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对现代社会的复杂影响。目前,这位重要学者的思想理论,在国内尚未引起重视,因此较完整地介绍伍斯诺的宗教-公民社会理论,可以为当前中国宗教与公民社会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个社会结构在变化,一个"政府(国家)--市场--社会"功能分化的新的社会结构形态正在呈现,用公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架构(理想类型)剖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有利于公民社会发育的环境因素,进而构筑了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研究。但由于在概念理解中隐没了“公民”的存在,在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必需”的问题上遗忘了其对中国公民主体性觉醒的意义所在,致使在解答“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时,只能单纯围绕“自上而下的建构”还是“自下而上的演进”进行学理性的剖析,却无法在具体实践中给以足够有力的指导。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过程中“行动者”的缺席,即缺乏对“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的凝视与关切。引入“公民行动者”的分析范畴,就是以对公民社会构成主体“行动”的关切冲破“国家——社会”固化分析框架的藩篱,并以行动后果可能存在的意外性和偶然性修正有关公民社会的乌托邦预设,同时通过对中国人和西方人行动逻辑的比较检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从而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既是富有增殖性的理论话语,又是内蕴挑战性的现实课题。本研究力图对公民社会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蕴涵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考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特征,阐释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结构性因素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媒体视野中的中国公民社会,本研究运用实证方法收集了电视和印刷媒体有关中国公民社会的报导,逐一录入并建立CICUS数据库,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各大媒体对中国公民社会予以广泛关注,其报道总体上持中立态度.在媒体视野中,中国公民社会的结构维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影响维度次之,环境维度不够理想,而价值维度明显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8.
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强调学生公民作为主体参与社群事务,帮助学生在参与社群中养成公民资质。本文对美国学校公民资质教育理论、实践以及相关文献展开研究,对学校公民参与社群管理相关案例进行了梳理,对参与探讨地方公共议题、参与关注特殊群体,以及参与社群事务管理等案例进行了阐释。我国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在参与社群中为人民服务,对一系列志愿活动项目进行服务学习式的转化,从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9.
公民概念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直到20世纪初期,公民概念开始在中国出现和传播。公民身份理论是一种研究作为国家正式成员的个体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政治理论与社会理论。就其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形成两大流派,也称两种理论传统:一是公民共和主义理论;一是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后,国外的公民身份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在19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研究的高峰。公民身份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理论及社会理论中一个亟待展开深入讨论的基础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当今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核心。在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公民社会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理论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和发达的社会组织需求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理论契合点,即培养公民意识、构建社会本位价值理念和培养发达的社会组织。因此,社会组织、公民参与意识、契约精神是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形成了所谓的市民社会话语系统.我国理论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内涵、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及其新的发展趋势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西方社会。从古典时期至近现代的市民社会理论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市民社会理论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人文要素,这些要素是构造社会自主交往和自治机制,孕育民主法治体制的核心价值。因此,市民社会的现实发展和理论创新对于推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文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洛克和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和发展了“市民社会”的概念,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实质,科学地阐述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指出了市民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启示。重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无疑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社会在中国曾被称为“市民社会”,并且沿用了黑格尔的批判,对公民社会的积极意义存在严重的忽视。事实上,在开放性的工业社会条件下,公民社会正可以成为市场经济下自主、个性道德观的培育空间,同时为推动民主政治和公民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创设平台,特别是对今日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它可以从生活方式上改变熟人社会的状态,为公众的日常生活注入普遍性内容;另一方面它倡导理性、平等的交往原则,可以化解社会冲突和对立,通过催生公民道德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与我国民主政治的成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又是市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如同市场经济相对于市民社会的不可或缺.公民社会相对于现代民主政治也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市场经济日渐走向成熟.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已经迈出了最初的一步并且也已经成为一支政党政府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公民社会强有力的政治要求将会使政治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是现代法制社会的社会根基,中国正处于商事社会这一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欲建立现代法治社会与国家,就要在中国构建市民社会,也就是要推动我国商事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型,而推动这一转型要启动一系列复杂的国家与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由于市民社会内蕴着深刻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按照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调。本文从人的现代化视角阐释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认为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构建是公民意识培育的现实阶梯,二者是一个双向推进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