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漫游记》是德富苏峰在继《七十八日游记》后写的第二部中国游记。1918年,德富苏峰的帝国主义思想日趋严重。《中国漫游记》的创作意图便是使日本人更加透彻地了解中国,同时为日本政策制定者对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中国漫游记》中,德富苏峰更加细致、透彻地分析中国政治和各方面的优劣势,并分别给中国和日本提出了一些"建议"。这部游记是德富苏峰中国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代著名社会评论家德富苏峰曾于1906年和1917年赴中国考察,其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德富苏峰在其所撰写的中国游记中,披露了日本实行海外扩张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日本人十分复杂的中国观。游记中不乏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记载,同时也有对中国政客的访谈及对中国时政的分析,从当时日本主流阶层的视角透视了纷繁复杂的近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反映了他们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基本认识,其形成和演变是中日两国国力以及在东亚政治舞台上角色转换的真实反映。以"脱亚论"和"亚洲一体论"为代表的两种中国观是日本政府对华政策演变的重要理论依据,它们对近代以后日本的政治目标、国际战略、对外政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我们仍可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窥见其踪影。探讨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演进,对于深入理解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9,(1):52-57
近年来中日之间的往来愈加频繁,对彼此新印象的形成也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中日知识界都在重新审视彼此的国家形象。日本的"中国观"大抵集中在来自《论语》、《三国》的古典中国观以及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革命中国形象。如此而来的中国观都积极向上。而事实上日本民众对中国还有很多误解与偏执。众所周知,如此中国观的形成与日本近代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以及宣传有关。中日知识界对日本民众中国观的相关论述已不鲜见,而对当时中国民众形象的整理与论述却并不多见。鉴于此,我们将重新梳理二战前日本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民众的印象及其形成背景。具体以芥川龙之介及其同时代的"中国通"清水安三、橘朴的相关论述为对象作横向对比,进而让我们对当时日本有识之士的中国民众形象有一个客观认识,并探究其背后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第一个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 C. Bridgman, 1801-1861)是美国中国观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位关键人物.在认识中国的问题上,裨治文主张客观、如实地观察、描述中国.他既反对16世纪以来西方美化中国的倾向,同时也批评当时新教传教士刻意夸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简单化方法.但作为新教传教士,思想深处的基督教文明至上论又使其在认识中国时无法摆脱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裨氏中国观中的两重性是其传教策略两面性在中国认识上的体现.研究裨氏的中国观便于我们进一步从纵向上把握美国中国观的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6.
<正>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在日本中小学久负盛名,是散文经典中的经典。我接触过的日本教师朋友,他们能从头背诵到尾,令我油然而生景仰之情。当下,中国教育界不断增进国际教育理解,广泛开展国际教学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从而使他们懂得尊重国际文化差异性,为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了解和介绍日本的人。他仰慕日本明治维新式的西化运动,明确提出以"日本为师"的政治主张,并积极推动实施;他对日本的侵略性有一定认识,警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威胁;主张加强中日友好往来。黄遵宪的日本观,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曹孚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许多教育学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意义。他关于建设中国教育学的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深刻认识中国的国情、直面中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守护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精华、借鉴外国的教育智慧。曹孚对教育学"中国化"路径的设想为今天建设中国教育学指出了方向和思路,为我们建设中国教育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对曹孚教育学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中国教育学的认识,而且对中国教育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有必要开展研究,并将他的教育学观作为中国教育学的宝贵遗产整合到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9.
明治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思潮主要有两支:以明六社成员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和以<日本人>、<日本>同仁为中心的国粹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由启蒙民智向伸张国权发展,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国粹主义作家从东方和日本传统中发掘思想资源,其代表冈仓天心系统论述了以日本为核心来统一亚洲文化的思想.大正文坛的民族意识日趋高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评论家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和当时流行的"支那趣味"文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真正研究日本的时期始于明代。明代不但产生了很多有关日本的著述,而且在对日本的了解认识上产生了质的转变和惊人的飞跃,逐步蜕去了以往照抄照搬旧史的陋习,开始以实际了解的真实情况充当史料了。其中的《日本考》详尽地介绍了当时日本的社会及民俗等情况,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在明代研究日本的水平,是中国人在日本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于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所限,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仍处在隔雾看花、隔窗观月的似是而非的朦胧阶段。  相似文献   

11.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该书以进化观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深刻剖析,集中体现了作者积极倡导变法改革的思想,其时代价值也在历史现实中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的楷模。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是师之楷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在师德新规范引发热议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师德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明治时期是日本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同时也是日本试探、了解中国的过渡期。日本明治社会的对中国观经历过一次深层次的转型,其原因之复杂、影响之深广,在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这种深层次的社会转型,不仅体现在近代中日两国军事与经济实力的较量上,也体现在日本文化取向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本文着重从思想与文化的角度考察了日本明治社会的对中国观,指出明治时期的中国观对近代中日关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国际学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亚太地区非政府国际组织。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则是由一个松散的、具有基督教色彩的组织转变为具有强烈自由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团体。张学良曾多次派东北代表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在会上就东北问题的历史缘起、外国人在东北各项权益的条约依据、列强在东北的经济利益、铁路等问题展开讨论。阎宝航将张学良交给他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在第三届太平洋国际学会公诸于世。对于《田中奏折》的争议,其实质已不局限于辨明它的真伪,而是直接关联到日本侵略战争的认识观问题,以及战后以来迄今,日本历史认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或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不仅尊道而且贵德,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及下德、常德、上德、玄德等多种德性,这些"德"都深具微言大义。他主张世人效仿内圣外王的贤德之士,通过建德活动,改造升华仁、义、礼、智等世俗强制规范型的下德,使之逐渐趋近地之常德、天之上德、道之玄德。正是基于大道生而不有之玄德的胜义谛,老子批判了普罗大众的世俗性贤德。为此,他提议不尚贤,并激励民众超越世俗的下德,建构真正的贤德,进而藉由立功济世、功成不居、名遂身退的方式契合玄德返归大道。很显然,在当前运用新媒体广泛传播老子贤德观的精髓,启发民众的智慧,涵养世俗的德行,无疑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长办学理念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灵魂,渗透着学生观、教育观及学校观等价值内涵,其核心是立德树人,只有厘清学生观、教育观及学校观,才能够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办学理念的核心何以是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前,日本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中华文化圈”之内,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早期由于两国文化的巨大落差,古代日本人对中国充满了幢憬和向往之情。日本全面向中国学习,大规模地汲取中国文物制度和思想宗教等举措就是这种中国观的产物。但日本随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中国的崇仰之中又加入了疏离的成分。也就是说。近代以前日本人的中国观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之中,其变化轨迹清晰可见。就总体而言,虽然出现过冷淡和疏离中国时期,但仍是以崇仰为主流。  相似文献   

18.
一流大学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 --弗莱克斯纳的大学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弗莱克斯纳的大学观内容十分丰富,《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是其大学观的代表作。作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他还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动实践者。深入研究弗莱克斯纳的大学观,对于我们了解一流大学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及更好地进行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苏联红军完全彻底地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朝鲜北部等广大地区,从而大大巩固了它在远东的安全,并使它有了在东方同美国抗衡的资本。后来,苏联同美国争霸,片面发展军备,终于步入死胡同。日本关东军的覆灭,是它长期霸占我国东北的必然下场。日本因发动侵略战争而导致亡国亡军的境地,而数十年后的发达兴旺则是得益于军备的限制。对于我们来说,苏日之战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与灾难,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对外来侵略势力的警惕  相似文献   

20.
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这一行动对于加速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提前结束战争,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苏联出兵中国是其国家利益的需要。对于苏联出兵中国的真实目的,确实有待商榷。而深刻解读苏联的远东政策,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揭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真实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