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实行导师制是其必然需求.高职院校的"导师制"是一种以突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 的"导师制".本文对高职院校中导师制实施的方法、成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实施导师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实行的导师制与普通高校实行的导师制有明显的不同,它是一种以突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导师制".本文立足实际,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延年 《教育艺术》2006,(10):21-21
“导师”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释意:一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中指导人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员;二是指在大事业、大运动中指示方向、掌握政策的人,如革命导师。本文所研究的是第一种。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最早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兴建于1379年),当时新生被录取后去某一学院报到后,学院当局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导师制就是为一组学生确定一名导师,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师徒”关系。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作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深入学习。经过实践,这一制度的有效性被公认,对学生的个别化学术指导模式,培养了许许多多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的人才。后来,世界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采用了导师制,但由于学生日益增多,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  相似文献   

4.
双导师制一般适用于本科或研究生教学,在低年级阶段配备校内导师,在高年级阶段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特别是医药学领域,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由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员工兼职校外导师,能够为学生学习方面开拓新思路,对研究方向提供新建议,并且在学生课程学习、实践、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切实的指导。文章认为,双导师制可应用于教学实践、毕业设计、沟通交往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早在十九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导师制成就了牛津大学。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给予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指导,并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格的健全。我国的导师制教育主要用于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国内很多普通高校在本科教育中试行导师制,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导师制的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是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主要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移植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固定的指导与学习关系,充分利用导师的资源优势,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培养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众多高职院校相继探索实行导师制,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探索中,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的本质.大学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活动的作用,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成长与成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通过全面发展和发扬个性相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做事和做人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促进人的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廷龙  张帆  王欢 《考试周刊》2007,(27):12-13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人才创造性的关键时期,教学要满足人才发展自我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学与课程的改革要以培养优秀的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探索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互动对话式的研究性、个性化教学方式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外化和创新。发展性的教学评估体系将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提的“全程导师制”指本科生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入学开始每学期均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实践和其他实际工作的机会,关心并指导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业余学术研究,如同研究生导师。在本科生培养中实施全程导师制有利于消除目前本科生培养中的一些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对于贯彻《高教法》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学校的任课教师在课余时间和学生的接触较少。有的老师上了…  相似文献   

10.
赵军浩 《考试周刊》2012,(44):127-12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江泽民同志曾先后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导师(tutor)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中指导学生学习、自修及写作论文的专门人员,tutor一词本身就含有“个别教授”之意,也作“大学导师的个别指导”“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业务辅导人员”之意。导师制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并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所效仿。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既不同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制,也不同于现有的辅导员制。他是在借鉴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而逐渐形成的,在新形势下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制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研究生的传统做法,在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更直接地给予学生指导与关注。这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导师制的这种做法不断地被尝试性地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其他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那么,高校如何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行本、专科学生导师制,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使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进行毕业设计等学习和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更有利于个性化发展,也更有利于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实行本、专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导师制是本、专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因材施教,鼓励主动进取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导师制都有着特殊的优越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导师制是中小学校借鉴大学导师制模式,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通过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主体成长的内在需要,促进学生个性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小学导师制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自主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然诉求,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这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徐特立同志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习的路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就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工科研究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急需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工科研究生。本文结合工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特点,以OBE理论为支撑构建培养目标,反向设计工科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阐明“本专业+跨专业”教学内容、“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和“政产学研”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以期用科学教育方法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学历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这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徐特立同志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习的路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就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近年来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探索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日益突出,研究如何有效进行人才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推行,对推动人才培养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当前大学生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一种教育管理手段。本文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以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状况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科生导师制与研究生导师制有所不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学生的品行培养,指导学生全面成才;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以指导学生的学业为主。本科生导师制能够影响高校的办学思想,促进高校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阶段,“年级主任—导师制”应为目前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科生导师制是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既丰富了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内涵,又适应了时代特点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