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挖掘、梳理了热学发展史上物理学家精益求精、淡泊名利、坚韧不拔、平和谦逊和献身社会的精神美等热学教学中美的素材,丰富了热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章挖掘、梳理了热学发展史上物理学家精益求精、淡泊名利、坚韧不拔、平和谦逊和献身社会的精神美等热学教学中美的素材,丰富了热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热学孤立系统中温升变化的实验分析,阐明影响热学孤立系统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所得到的结论对热学孤立系统的同类实验也适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实例,说明热学中热量的符号规定,可用于处理量热学问题和循环问题,并具有方便、简洁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露 《物理教学探讨》2024,(3):14-16+37
以二轮专题复习“热学计算题”教学为例,将热学知识板块、热学物理模型和高考中热学的高频考点整合于一道题中,通过一题多变进行复习教学,呈现出“一题两模型四考点”的复习课堂,以此提高高三复习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杨先雄 《考试周刊》2012,(37):146-146
热学知识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但热学知识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满足统计规律。而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了解不够深刻,在对热学规律的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何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热学规律是学生学好热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中蕴含有真知美、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和谐美、语言上的准确美、简明美、生动美 ,教师应认识并利用这些美育因素 ,搞好说明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热学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计算机解决热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该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在热学课程教学中应用Matlab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2010年高考热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集中,对考试说明中的热学部分知识点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着重考查了一些重点知识。从考查的难度来看,采用新课标的部分省市的题目,和往年一样相对比较简单。北京卷和天津卷中没有涉及热学内容;上海卷物理为单列卷,物理中热学题所占比重稍大。下面对各地试题中考查的知识点统计解析,以期对2011年热学内容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诗作品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而这些自然现象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以下本文从四个部分加以解读:(1)力学现象;(2)光学现象;(3)声学现象;(4)热学现象.让我们共同感受科学与艺术共鸣之美.  相似文献   

11.
雷瑜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108-110,116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会更高,追求审美价值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使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采用各种方法,注重课内熏陶与课外拓展结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应用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热学"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介绍了丰富"热学"课堂教学的多种具体实施方法,这些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教育活动中的审美评价尺度与立美育人属性的确认 ,提出语文教学审美化课题 ,简要分析了达成语文教学审美化的立美要素 ,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着手 ,描述了审美化教学的立美操作过程。试图用美学的教育观为教育及语文教学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教学美的意蕴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美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审美因素和美感效应综合而成的整体。作为综合美的教学美,其综合性有多侧面的表现:它体现着教学与美的统一、教的美与学的美的统一、教学目的美与手段美的统一、教学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教学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教学美的创造与欣赏的统一等。教学美与教育美、教学艺术、美的教学、审美化教学、教学的审美性、教学审美等相关概念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常永红 《成才之路》2020,(3):134-135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结合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通过问题设计强化美育,运用信息技术凸显美育,使学生学会鉴赏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受社会美,体会内在美,学习和完善人格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追求语文教育的技艺之美,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寓美于教,怡情育美,培养学生感知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育中的美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涵盖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形成一种具有综合特征的历史美。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美育渗透中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而且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美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认为人体美、运动美、课堂教学形式美和精神美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从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出发,提出应采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美是科学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它是一种真实美,是发现真理、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科学美。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数学美的特征为基础,探索了数学分析中的审美因素,研究了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我们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