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思政课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带有一定的历史色彩,承载着一个民族对国家未来的期望。然而对于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的思政课则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使教师们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因此,针对青少年当前对思政课存在的逆反心理,需要结合学生心理、思政教育课程本身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地位之高不言自明,但近年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却出现了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究其原因,包括除自身原因外的许多其他因素:教材难易是否得当,教材内容与现实是否脱节,教师教学素质是否过硬,对学生认知心理是否有正确的把握等。长期对思政课逆反心理的大学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产生消极影响。探讨这一问题,既有利于大学生思政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大学生思政课逆反心理现象的分析,提出建议对策,以深化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思政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应不断优化思政教育环境,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模式,同时社会、家庭、学校要建立联动机制来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逆反心理是非常普遍的,主要表现为对正确观点的怀疑和否定、对正面教育的反感、对榜样的否定和对不良情感的认同。逆反心理的成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所处环境的因素。利用思想政治课,合理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能够促进中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重复、忽视大学生个性发展等因素是诱发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运用单双面论据,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疏导,进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促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本文首先界定了逆反心理的概念,然后从教育方法不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两个角度详细的分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接着提出了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促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的几条途径,其中包括充分发挥情感因素作用,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在文章最后提出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希望.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工作中逆反心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康清 《考试周刊》2010,(28):195-196
近年来,部分高校学生出现了一种逆反心理现象.成为做好思政工作的严重障碍。本文拟从逆反心理成因入手,提出矫正方法,以对思政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老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逆反心理主要有超限逆反心理、自主性逆反心理、情境性逆反心理、公平性逆反心理等几种类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措施,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老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逆反心理主要有超限逆反心理、自主性逆反心理、情境性逆反心理、公平性逆反心理等几种类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班级氖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措施,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宿万周 《甘肃教育》2014,(17):33-33
正逆反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初中这一阶段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的一个突出心理特点。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和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了解到,初中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得最为严重的年龄段,本文试图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面加以分析和探究。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这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11.
从众心理作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它会弱化学生的学习目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解构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应明确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探寻规避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消极影响,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对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90后"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心态首先需要明晰社会心态的科学内涵,在思想意识上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培育"90后"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从心理学的视野对"90后"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结合理论与教学实践,从了解世情国情、解决心理疑惑,坚定理想信念、填补心里空虚,提供人文关怀、抚慰心理无助,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心理焦虑等四个方面帮助"90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制约教育的预期效果。由于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景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析。从教师视角看,学生的主体性内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薄弱、人文关怀式微等三方面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程翠平 《高教论坛》2009,(10):55-5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应当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入手,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学生在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表现出"逆反、排斥、乏味、无用"的心理,其原因是多种因素所致.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来看.怎样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必须从学生入手,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才能做到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试从学生心理特点的角度阐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构建社会和谐必然要求。从畸形社会心态的概念及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就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边远地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边远地区高校贫困生思想心理的实际出发,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重点进行自立意识和劳动观教育;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要重视诚信教育,增强道德行为能力;要关注成才教育,端正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层面,对高校贫困生思想特性及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要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完善健全多元化资助体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对象所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克服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现阶段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的新特点出发,将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肩负起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以弘扬孝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基础上,阐述了孝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提出了以弘扬孝文化为突破口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