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厂中校"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是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也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举措。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厂中校"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进行积极探索。为"厂中校"现代学徒制实践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转变办学思路、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把课堂搬到工厂、实施生产一线教学、探索"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方共赢的招生招工方式、探索"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文章最后介绍了实施"厂中校"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所达到的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的紧密结合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学徒制度.在归纳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和总结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浙江工贸市场营销专业与孩子王公司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为例,从合作原则、合作模式、合作方案、合作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新路子,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以学校为中心、企业参与、市场调节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地方样本.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煤化工企(行)业人才的需求,借助企业办学优势,探索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提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及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的优势,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煤化工专业的现状,探讨企办院校煤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途径,提出了开展"五对接、四建立、三完善、二探索、一推进"的技能人才培养实施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小琴 《职教通讯》2017,(29):14-17
以宁波地区电子专业为例,一方面,分析和比较了宁波地区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几种模式;另一方面,通过与合作企业和学生进行交流、访谈,了解公司和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找出现代学徒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求建立更合理更科学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模式。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出了多样化现代学徒制模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的。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3):120-121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新模式,本文阐述了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应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举措和实施步骤,实现校企共同构建"校企交替,岗位轮训"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徒制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立足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以技能训练和职业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岗位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满足生产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发展,经历了技工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发展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等形式,形成了自身的表现形态、突出特征和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以学校、企业为"双元"主体,学生又兼具学徒"双重"身份,通过教师、师傅的联合授教,来确保学生学到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与技能。中奥双主体现代学徒制在我校的实施,由中奥双方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监管,如东经济开发区政府、奥地利经济发展局及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中奥合作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办学特色,提升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校厂一体、二元合一"中职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于2009年开始研究和探索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在吸收和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基础上,学校以电子与信息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为试点专业,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加强统筹,制订了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形成了"校厂一体、二元合一"中职现代学徒制的办学特色,为全国同类中职学校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企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何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从企业的需求、利益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工作过程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中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出了4点试点工作内涵。2015年,笔者随中国模具教学研究会前往瑞士考察瑞士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深入企业培训机构、访谈学生和"师傅",初步了解瑞士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于2014年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笔者对中瑞现代学徒制内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工作实践探讨了中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金融与证券专业综合实训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策略及实施内容,指出现代学徒制是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任务中最重要、最全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是在综合实训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上岗"磨合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探索符合本校特点的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标。现代学徒制的特征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与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典型项目或任务学习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学习形式,以教师与师傅的深入指导为导师支撑,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实施与推广。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对于现代学徒制进行探索,并取得成效,学生学习效果好,企业获得了储备人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合理的分配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学,弥补了学校实训场地不足,设备不够的缺陷,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初步探索出适合黄冈畜牧行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在国家示范专业建设中以"校企共建、产学一体"为指导,确定了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目标,在实践中先行先试、不断创新,形成了校企双赢,互动参与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本文系统分析了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并针对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现代学徒制的含义特点、实施路径、三个方面,就平面设计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获得一些启示和思考。对平面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本基于工程造价专业内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探索符合专业发展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校企联合培养之路。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现状,开展从校企双方负责的工作内容、共同培养方式、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定岗培养和轮岗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学徒制培养方式的探索,为工程造价专业提供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学徒制在其他专业的实施提供可移植性和推广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部的推动之下,"现代学徒制"正在积极探索中。作为较早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学校之一,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在实践中实施和制定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课程体系及加强"师傅"的选拔培养等策略,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绩,为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学徒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推模式。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从2014年开始中英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试点,到目前学校所有专业都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在4年多的实践里实现了许多本土化的创新,为我国现代学徒制推广提供了样本。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现代学徒制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学徒制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企业合理承担学徒成本,学徒制等级,学徒学习成果评价的独立性、公正性等这些问题上,我国现有的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学历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职业教育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我院举办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志和机电班"。该班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二元合作机制构建等,进一步提升了本专业学生服务产业与企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1949年至1965年,国家颁布的与学徒制有关的政策主要是1957年《国务院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的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文章以《规定》为中心,就该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与拟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半工半读"教育实验产生的社会背景、运作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半工半读"是对学徒制的一种变形,是学徒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与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