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曹操有完备的人才理论系统,这是他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统一北方的重要筹码。本文从曹操使用人才的意义、用人的原则和用人的策略三个方面对曹操的人才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曹操从起家之时就把创业的立足点放在盼才、爱才、敬才、信才、用才和驭才的基础上。曹操的用人策略成就了其霸业,也成就了像荀或、郭嘉等一批谋士。曹操“唯才是举”与“德才并举”的用人方法及“用人策略最优化”及“激励主义普及化”的人才经济学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简称《本志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这段话表明了他确确实实“尊汉”“拥汉”、是东汉朝廷的“忠臣义士”。藉以排除人们对他的猜疑。实事果真如此吗?令不妨从东汉时期的政治社会历史进行一番回顾,并结合曹操的《本志令》进行探讨,就可证明曹操所说的上面那段话,不但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而且是“欲盖弥彰”,完全是欺人之言了。考察曹操有无“不逊之志”,应根据曹操本身实力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曹操的本志初衷。考察曹操能否代汉称帝,又须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来自朝廷内外的阻力。今可就此二者,试作剖析于后。  相似文献   

4.
试析曹操不敢代汉称帝之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简称《本志令》)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这段话表明了他确确实实“尊汉”“拥汉”、是东汉朝廷的“忠臣义士”。藉以排除人们对他的猜疑。实事果真如此吗?今不妨从东汉时期的政治社会历史进行一番回顾,并结合曹操的《本志令》进行探讨,就可证明曹操所说的上面那段话,不但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而且是“欲盖弥彰”,完全是欺人之言了。考察曹操有无“不逊之志”,应根据曹操本身实力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曹操的本志初衷。考察曹操能否代汉称帝,又须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来自朝廷内外的阻力。今可就此二者,试作剖析于后。  相似文献   

5.
王慧珍 《文教资料》2014,(28):78-79
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为争夺全国政权展开了殊死搏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军事集团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选择与人才使用的较量。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在革新人才选用体制、充实曹营实力上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曹操本人心胸狭隘,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也错杀了一批人才,这对曹操集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曹操多次颁布“求贤令”,虚怀若谷,礼贤下士,使曹魏拥有大批才智之士,在三国争雄战争中占据上风;然而,曹操又杀戮过一些名士贤才,尤其是诛杀“颇有才策”的杨修,这被人引作他心胸偏窄,嫉贤妒能的根据,因此曾有人贬斥曹操是个猜忌成性的奸雄。从现象上看,颁布“求贤令”、汲引人才与杀杨修等名士是极为矛盾的,但是,如果加以仔细分析和研究,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以及曹操的政治生涯来考察,探究其用人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那么这个矛盾便会迎刃而解了。历史心理学认为:每一时代的人,都在特定的历史社会中生活,其心理活动就是所处  相似文献   

7.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生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非常重视人才和人才问题。在任京官时,他就以“转移人才之道”为起点,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其转移、培养、考察人才的设想与方法,试图扭转当时世风日敝、人才日衰的局面。投笔从戎之后,他以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政治活动作为其“转移”人才的具体过程,从实践中又总结出了其访求、任用、待遇人才的经验与方法,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其用人思想,最终凭借其造就出来的一大批各类人才,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造成了所谓“同治中兴”、人才济济的新局面,也基本上实现了他当年提出的“十年以后,人才必大有起色”的梦想与追求。批判与总结曾氏的“转移人才之道”,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是制定我国人才政策的基点。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应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化人才环境,提高人才地位。营造良好的用人机制,把我国由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可谓西汉盛世,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其用人政策的成功。符合当时王朝统治实际的用人政策源之于较为进步和客观的人才观的指导。汉武帝16岁即位,至71岁去世,叱咤风云50余年,其统治经验之丰富,统治方式之多端灵活,用人思想之实际,以及用人政策之成功,在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汉武帝人才观的形成,基之于其善于总结前代的统治经验和用人思想,根据当时的统治实际,在不断地用人实践中形成及丰富自己的人才观。在其人才观的指导下,西汉王朝高举着“独尊儒术”的政治旗号,实则对各流派…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人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他提出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爱护培养人才的用人条件。学习和研究毛泽东人才思想,对于今天实现跨世纪人才战略工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勇 《大学时代》2006,(7):24-26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编辑、记者、出版家和政论家,他十分重视对新闻事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大力推“行人才主义的用人政策”,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他所经营的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重点和难点关于曹操的历史地位曹操是三国时代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他出身于宦官家庭,父亲曹嵩是阉宦曹腾的义子,官至太尉。东汉末年,军阀割断混战,生产破坏,人口大量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曹操《蒿里》)。社会的统一与分裂割据已成为主要矛盾。在这些军事割据集团中,曹操是个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实行了一些较好的政策。终于统一了北方。他的政策主要有:(1)压抑豪强。曹操二十岁任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官渡之战后,他下令“重豪强兼并之法”,指责袁绍在冀州地区放纵豪强兼并小民,下令不准豪强逼迫小民代出租赋。(2)兴立屯田,安定民生。曹操听从枣祇、韩浩的建议,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实行屯田,同时修复和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一贯重视人才,有着颇具传统道德色彩的人才观念。他认为举贤用能既是治世之道,也是“仁”德之举;主张在用人原则上要广收慎用,珍视国家“名器”;在用人标准上,强调要德才兼顾,重视品德优劣;他还认为,人才以陶冶而成,主张对人才应以身垂范,“勤教严绳”,尤其要注重诚、廉、俭、勤诸德之养成  相似文献   

14.
科场蹭蹬的凌濛初对封建科举制的不合理性有较深刻的认识。“两拍”中,他很同情那些怀才不遇之人,特别赞颂了那些有才之土和识才者。他主张“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要求朝廷广开门路,选择各方面人才。这种人才观在明末黑暗社会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操在建安后期发布的三道求才令,都是有实际内容的用人教令。建安二十二年令列举了五类人才,其中四类都是曹操实际选拔叙用的对象。建安后期选举拔用人才,是经常性的和制度化的,也是在求才令的指导下进行的。求才令与曹操谋划禅代的活动的关联,只能从宽泛的意义上言之。  相似文献   

16.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本文着重从曹操的人才战略、选人标准、用人思想等几方面分析阐述,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从中给予我们以崭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用人问题,历来是一个关系到政权存亡、国家盛衰的重大问题。唐太和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及取了历代特别是亡隋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 了条正确的用人路线,推行了一整套颇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用人政策,使一大批人才集中到他的摩下,跟他一道“同治乱,共安危”,同心同德,共同开创了备受后人交口称赞的“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很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曹操的用人思想,概括起来有两句话:为我所用,唯才是用。为了充分网罗人才,为我所用,曹操采取了“广施恩惠,打造爱才的形象;建立制度,积极营造求才的氛围;来者不拒,充分表露惜才的情感”等策略,聚集了大批人才,为其成功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曹操本着“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用人思想,坚持唯才是用。但是,曹操的唯才是用,是以能不能为我所用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各地引才消息令“市场供大于求”的人才困局激起阵阵涟漪。大规模延揽人才的方式,也让人在化“危”为“机”的呼声中看到了希望。危机,带来新的机会。而解决人才之困,引进只是第一步,善加利用才会长期收效。灵活的用人制度和对未来机遇的良好预期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如何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人才荟萃的时期,也是各个英雄争揽人才应用人才的时期。曹操能在争霸过程中取得节节胜利,最后统一北方,是与他的用人政策和思想分不开的。在他从政三十多年里,逐渐形成了一套招揽贤能,应用人才的独特思想和方法。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引下,所订政策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