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石鲁芳 《新读写》2023,(3):42-43
<正>荠菜卿卿(1)开过花的泥盆里,不知何时,竟冒出一棵荠菜来。等我发现时,荠菜已很荠菜的样子了,碧绿粉嫩,活活泼泼,直把我的花盆当故乡。我没舍得拔去,一任它自由生长,等着它开花。辛弃疾写,春在溪头荠菜花。在我,是春在泥盆荠菜花了。(2)因这棵荠菜,家里的对话又多了许多。常常是在茶余饭后,我和那人踱步过去,站定在花盆前,四只眼睛齐齐地,笑微微地看着这棵荠菜。荠菜肥嘟嘟的,  相似文献   

2.
挖荠菜     
“龙龙,想吃荠菜不?明天我们挖荠菜去。”周末的晚上,妈妈坐在床前对我说。啊,荠菜,那清香、鲜美、可口的荠菜,我怎能不想吃呢?每年阳春三月,荠菜刚刚长出几片叶子,水灵灵的,清翠欲滴,又鲜又嫩。放到口里嚼一嚼,清凉凉、麻酥酥的,像吃了块薄荷糖,清爽宜口,沁人心脾……想起荠菜,我口头似乎仍余  相似文献   

3.
荠菜饺子     
早上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是又做了荠菜饺子,让我拿回家给女儿吃。每次从母亲那儿拿回一袋袋荠菜饺子,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萦绕在心头,让我无法平静……我自幼体弱多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常做些荠菜素馅饺子给我补充营养。阳春三月,母亲领着我和弟弟去挖荠菜。"春在溪头荠菜花",嫩嫩的荠菜,鲜绿绿的,菜地里、田埂上随处可见。母亲教我用小刀沿着荠菜的根部插下去,再轻轻一挑,一棵荠菜就挖出来了,还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相似文献   

4.
关于荠菜     
弓木 《现代语文》2007,(5):F0004-F0004
我的记忆里,荠菜是兄长的传说、母亲的叹惋餐桌上却难得一见荠菜是一个很滑稽也很深刻的话题在母亲的回忆里荠菜难以下咽却能充饥,荠菜与饥肠辘辘的岁月有关在兄长们的记忆里荠菜能决定他们的贡献当时的河边或田间一棵也很难觅见,挖回半筐就能换来全家人的笑颜听说,现在的荠菜已经富贵不再散落在民间住进了温室一年四季叶肥苗繁如同芍药牡丹关于荠菜@弓木~~  相似文献   

5.
挖荠菜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老师带我们去民俗园挖荠菜。我们来到了民俗园的院子里,把早已准备好的铲子、塑料袋都拿了出来。“同学们,开始挖荠菜喽!”随着李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们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看!有的同学一手拿着“荠菜样品”一边比照一边找,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荠菜,荠菜,  相似文献   

6.
初春的荠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天来了,荠菜绿了。荠菜是我们家乡人常吃的野菜。清明前后,春风吹拂,冰雪消融。荠菜悄悄地从泥土中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密密地生长在田野中。这时,妇女和儿童  相似文献   

7.
初春的荠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天来了,荠菜绿了. 荠菜是我们家乡人常吃的野菜.  相似文献   

8.
《老年教育》2011,(4):53-53
荠菜被称作春菜,别名野荠、地菜、护生草、鸡心菜,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与春天常见蔬菜相比,荠菜的草酸含量相对较低,所以荠菜中的钙、铁等物质相对也更易被人体吸收。荠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9.
<正>“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说起荠菜,似乎总离不开春天,荠菜俨然成了报春的使者。其实这是对荠菜最大的误解。荠菜先春而萌,“拨雪挑来叶转青”,其生长时间可以从十一月持续到清明前后,经得起冬天的寒霜冷雪,耐得住春日的气温多变。虽说我是个地道的农村人,但之前对荠菜却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10.
荠菜饭     
夏历二月初二,我们温州农村有吃荠菜饭们温州农村有吃荠菜饭的习惯。据说荠菜饭可以防治皮肤病,所以民间有着“吃了荠菜饭,疥疮生弗着”的俗话,况且这荠菜饭还得到下江南的清朝乾隆皇帝的连声称赞。今年二月二前夕,妈妈从意大利回国探亲,我又可以一饱口福了。中午,妈妈开始了工作。她先是仔细地清洗荠菜,洗好后,把荠菜按在菜板上,用菜刀切成一段段的,“吱吱”声音真是美妙悦耳。切完菜后,妈妈又点起了火,往锅里放油,随着油炸声,倒进切好的荠菜,“嚓嚓”声立即响起,接着倒进准备好的冷饭,又放进了一些调料,一边混炒,一边…  相似文献   

11.
春天的滋味     
大嘴:春天到了,小草儿绿了,小花儿开了,小溪流哗啦啦地唱起了歌儿。春游的路上,除了小花、小草、小蝴蝶,还有一种特别的滋味——野菜!你也想尝尝春天的滋味吗?快来认识它们吧!报春菜:荠菜“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咏荠菜的名句,道出了荠菜这种野菜是先春而萌、返青最早的报春菜。荠菜的叶子呈羽状分裂,花是白色的,嫩株、嫩叶都可以当作蔬菜食用,全草均可入药。荠菜的味道清  相似文献   

12.
《同学少年》2013,(4):25
"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每年这时,奶奶便用荠菜煮鸡蛋,据说吃了能清热解毒,平安吉祥。每年,奶奶都看着大伙吃得干干净净才安心;今年,我有幸随奶奶一起来到田野挖荠菜。荠菜花不用寻,田野里处处都是。碧绿的茎叶,繁星点点般的小花,一下子绿了我干涸的眼,润了我枯萎的心。奶奶小心翼翼地蹲在田垄边,将荠菜一株一株地拔起。为什么要拔呢?奶奶  相似文献   

13.
由于学生已经练习过并已初步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制作和观察方法,加上荠菜胚发育切片的价格也较高,模型又缺乏,而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实验材料的采集和保存又简单方便。因此,根据我校多年的实验情况,首先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观察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切片”演示实验改为《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装片制作和观察》的分组实验。当然设备条件较差的学校从实际出发,变“观察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切片”为“观察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模型”的演示实验也是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荠菜漫谈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代诗词家辛弃疾的这两句诗,道出了荠菜的两个特点:一是先春而萌,为最早返青的报春菜;二是伏地而生,任风吹雨打无所畏惧。荠菜极耐寒,能忍受短期零下8℃的低温,似松竹一样坚贞,适应能力很强,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荠菜属十字...  相似文献   

15.
教《挖荠菜》时我干脆把学生带到郊外结合课挖了一回荠菜,吃了一回荠菜。那景那情、那滋那味,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正>荠菜迎春。春天里,最早醒来的是荠菜。当柳枝还未来得及抽动,其他小草还未萌发,荠菜就破土而出,为大地镶上最美的绿色。小河边、沟渠旁、田埂上,满是荠菜。颜色一点点加深,淡绿、青绿、深绿、墨绿,个头也一点点变大。它不断地从心中抽出叶子,一点点地摊开,一点点地舒展,最后从自己的额头上顶出一朵洁白的小花。荠菜是我的最爱。小时候,每到春天,我总  相似文献   

17.
挖荠菜     
常听奶奶讲起过去闹灾荒时吃过野菜,那对我来说是遥远的事了。说实话,如果不是实在没吃的,谁愿意吃野菜呀!可如今的我就爱吃一种野菜——荠菜。吃荠菜的乐趣不仅在吃的时候品它的味道,还在寻找它时经历的“艰辛”。要挖荠菜,就要知道它的特征:锯齿状窄长的叶,白白细长散发着清香味的根。只要这些都符合,那就没错。大人挖荠菜,不一会儿,就会累得腰酸背痛。可我并没有这种感觉,我认为寻找荠菜就像  相似文献   

18.
春光明媚,杨柳青青,莺飞草长。踏春吃春,是从我奶奶的祖辈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图的不只是一口嫩鲜。"在古代,就连皇帝也特重视这开春第一口。"春天吃春菜,春菜在香、味、色等方面不仅要求清淡、素雅,而且要突出春的颜色——绿。吃春菜的首选蔬菜,非荠菜莫属。"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诗句是关于荠菜最美的诗。民谚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荠菜的鲜美,非一般菜蔬所  相似文献   

19.
黄珊同学问:课文题为“挖荠菜”,为何不直接描写挖荠菜的情景,而要写“馋丫头”的故事呢?女作宗张洁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文章开篇即点题:“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接着便宕开一笔先从“馋”字写起,为下文  相似文献   

20.
《挖荠菜》的抒情技巧江西广昌驿前中学邱志民《挖荠菜》是一篇感情深沉的优美散文。假如把这篇散文比作一支乐曲,那么,“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则是这支乐曲的主旋律,统摄全篇,贯穿始终。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荠菜的深厚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