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职业教育意义重大,目前,铜陵的职业教育还比较薄弱。一方面,"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办学模式创新不足,各层次职业教育之间、教育与产业之间脱节、职业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等问题又不断出现。针对铜陵这个资源型城市,铜陵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应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引导作用,把握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点,加强预见性,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加快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以产业转型为动力,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实效性;掌握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提升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范式,正加速改变着传统业态,也将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引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潮流。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教育"和"产业"双重属性,为"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带来了丰富的逻辑内涵,通过产业网络重构、社会多元协同、资源优化配置、办学模式再造等,促使职业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度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力、适应力和竞争力,进而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战略布局、优化院校内外治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等方面厘清"互联网+"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走出去,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现代学徒制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校、政、企、行、培五方共建高水平的"兰州拉面工坊"国际化育人平台为研究案例,总结了"一盟一院"聚焦地方产业,推动兰州拉面"传承实践创新项目"开发、创新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典型经验与做法,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如何扎根地方,整合校企资源,构建育人平台,推动职业教育共建、共享、共赢,建立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为相关院校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建设山东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的关键。从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四个维度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格局,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采取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等举措,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李政在《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5期中撰文,探究了职业教育软环境的内涵、结构与要素,分析了职业教育软环境建设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面向2030职业教育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表明,职业教育在未来将强化"促进教育平等"与"助力全人发展"角色,并根据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规律,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面向2013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硬环境的系统变革引发了对软环境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为密切的现代教育类型,其发展的原动力集中体现在与产业发展的对接上。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并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面对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发展趋势,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应对挑战,实现创新发展。具体而言,应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步升级;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方向,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模式转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推进职业教育跨界教学组织建设;保持专业动态调整,提升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的协同度;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是提升为产业服务的能力。职业教育融入现代产业链将产生互动效应。为了促进高职教育为产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应尽快消除误区,回归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根据产业建立专业,"产业导向"取代"就业导向",建立健全政府统筹管理,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通过体制创新带动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8.
结合政府、学校、企业等三方优势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趋势。为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存在的产教融合合力不够、驱动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等产教融合机制结合政府服务、行业指导等方式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采用更加贴近产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向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现代产业学院实施路径,创新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模式,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机理。教学对接企业、人才对接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高速发力期和职业教育学校机遇期相重合,职业教育学校需主动加压,打造"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活动围绕互联网展开,职业教育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教材编写以企业和学生需求为核心,教师团队化执行教学任务,学习效率极大提高、实现精准教育和解决校企合作老大难问题。实施"互联网+职业教育"时要重视结构设计,循序渐近,借好外力和转变观念,转变观念要做到"五个创新",即创新教学体系和教研模式、创新互动方式、创新评价办法、创新教师角色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在即将来到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必须符合产业发展,实现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实现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师资队伍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二、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保障;三、教学方法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是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出真正承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文章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专业群"专创融合"中存在的专业建设未能满足区域产业创新需求、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度不高、专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创共享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基于产教融合的深化高职新商科专业群"专创融合"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也是跟经济发展建设贴得最紧、见效最快的教育.职业教育的产业性特点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要素的良性互动,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的一体化.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不但能够发挥职业教育的产业优势,而且有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内涵与特点,分析了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教育现状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会,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张理剑,安光在《职教论坛》2019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在经济新常态和职业教育新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校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诉求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应然结果。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层分段"的渐进模式、"资源对接"的依托模式和"以点带面"的嵌入模式。当下高职院校典型  相似文献   

15.
本阐述了在即将来到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必须符合产业发展,实现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实现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师资队伍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二、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保障;三、教学方法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全社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教师应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树立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从单纯"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者+教育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导演"作用,开发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新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有产业集聚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河南省通过机制创新,结合地域特点,组建了政府主导、以城带乡、校企合作、社会联合的多元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河南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产业文化育人》是系统探索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创新力作。这一成果聚焦职业教育领域重大价值问题,以研究者的学术前瞻,开辟一个"高大上"的研究领域,意在实现对职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的高端引领。书中的系统的产业文化观的建构,产业文化育人创新实践的探索,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原创品质和实践启迪效用,必将对职业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武静  戴莉 《林区教学》2020,(7):38-40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的融合而忽视职业教育的融入、以通识教育为主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师队伍单一专业人才缺乏等现象。基于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意义,有必要在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构建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为一体的"三教融合"创新创业课程模型。通过对模型载体、融合点及实施方案的研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型构建与实操体系落地。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由结构、功能、发展和竞争力等要素构成,产业发展中也形成了集群、融合、转移和竞争力等要素。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变化以具体要素间的联系体现。为加快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应当从变革教育结构、创新教育发展方式、定位教育服务功能、提升教育竞争能力等路径出发,采取具体措施调谐两者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