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城市出现的公园,是时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从民国时期宁波公园可以发现,公园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彼时公共伦理生活的真实状态,同时也成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地方精英等进行风俗改良与道德规训的重要空间。他们虽然对公共利益有所关注,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尤其是过于强势的公权力量下,公园对近代中国公共伦理生活的作用是有限的,广大民众更多时候也停留于“空间”享有上,处于“被教育”“被规训”“被启蒙”的地位,对公共伦理观念、道德意识等的认同与遵循表现不足。因而,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伦理生活的形成并非易事,充满着诸多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2.
生命伦理与公共健康伦理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与公共健康伦理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它们有不同的任务与使命,这使得它们在研究目标、方法、原则、理论基础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冲突,这些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个体善与公共善的冲突;个人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冲突;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冲突;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冲突。因此,生命伦理不能作为公共健康伦理的起点,公共健康伦理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应对公共健康中不断出现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关于“公共生活伦理”问题的研究状况表明,“公共生活伦理”是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伦理秩序视作研究的出发点和最高尺度,它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4.
公民伦理的显现领域与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伦理作为市场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其本义是以公民身份出现的个人、组织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可以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就公民伦理的主体而言,有以个人形态出现的公民伦理,也有以组织形式出现的公民伦理。前者表达的是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个体公民和企业公民相互交往时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后者描述的是企业公民、公益组织在与其他个体公民和组织相互交往时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于是,公民伦理的显现领域和实现方式就主要表现为以个体和组织为主体的公共交往活动及其规则的有效性。从性质上看,公民伦理作为公共伦理的主要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它的功利性,即便以友爱的形式出现,其终极目标是自利。  相似文献   

5.
政治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个体生存问题以覆类生存问题构成了政治伦理的双重底线,个人美德和公共道德的价值共契成为化解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之间五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政治,亟待建构一种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的”、“宽容的”以覆“发展的”等价值观的底线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日常话语,却是伦理产生的基本场域。随着实践交往的扩展,现代生活空间已经由"私人领域"逐渐走向"公共领域",而公共生活的有序进行必然需要一定的伦理维度。公共生活伦理围绕着公共利益"如何有效地实现"、公共生活"应该怎样趋善"的目标进行。公共生活伦理主体建设、公共生活伦理的环境建设、公共生活行为准则即公德建设、公共生活伦理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内容,是公共生活伦理建设的最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不同学生提供共同生活的空间并提升其参与的品质,是课堂公共职能的关键所在。课堂参与不仅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本身承载着育人价值,成为有待学生自愿选择和建构的一种伦理生活。但在现实中,并非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或有机会作为能动者参与到课堂中,这同“集体”与“个体”两种典型取向之间的张力有关。超越这种二元框架,宜倡导课堂参与的“公共”取向,培育学生对伦理生活主动负责的态度。为此,需要创造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促进审慎持续的公共理解、引领平等共享的公共行动、发挥教师的公共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共健康伦理是关于公共健康问题的伦理解读,即在促进和维护公共健康活动中产生并用以约束与调节政府、公共健康专业人员和公众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伦理精神.作为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健康伦理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尊严为逻辑起点、以健康正义为根本目标、以公民权利为价值尺度、以责任伦理为内在要求的综合伦理.  相似文献   

9.
试析当代我国学校教育公共伦理资源的亏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玉华 《中国教育学刊》2006,5(12):25-27,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推进与深入,学校场域中,政党精神伦理的祛魅成为一个不争事实.井感染式地造成了我国学校在学生公共伦理精神培育中伦理资源亏空的事实。在公共伦理精神养成的主阵地——班级生活和课堂教学在此方面的使命弱化,以及学校培育关键人——教师公共使命的式微是最典型的表现。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学校对公共伦理责任承担上的不充分。  相似文献   

10.
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主要部分,公共生活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基本境域,社会和谐是良序公共生活的直接表征,所以,公共生活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公共生活伦理意蕴主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公共和谐”。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一种有意识的“生活”。它不断叩问、追寻和创造生活的意义.努力提升自身的生存质量.追求人生的幸福。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信条草案中曾说过: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的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个人幸福的追求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因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即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把这两个方面内在地具于一身。所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公共道德问题成为关于公民社会的热门话题.通过对转型时期伦理领域面临的主要困境--公共伦理缺失的成因如传统伦理的隐患、公德具备公共用品使用和回报的特殊性以及公德行为道德监督情境的弱化等的分析,提出加强和完善德福一致的公德制度建设、加强公德教育、提高公德意识以及重视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关怀及其德业以构建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3.
经济形态与家庭伦理刘光明家庭是在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形成的,以两性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本质上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制约的一种经济组织.《说文解字》中说;“家居也.从门,省声.”有关“家”的甲骨文考证说,“家”象征房子下面有一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社会转型时期日常生活的“重情”和公共生活的“重理”的伦理冲突着手,分析了这对伦理矛盾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表现,最后提出调适冲突的原则方法,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对人的进一步社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公共伦理作为一种公共伦理精神和行为价值取向应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社会伦理、职业伦理和政治伦理等形式作用于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各子系统,对确定政策目标、设计、评估论证政策方案、抉择政策方案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伦理理论对人性的假定以及人的什么特征对伦理分析是关键的都存在差异,因此它们对克隆技术的伦理分析也有差异,不可能达成共识。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为了获得器官、组织的克隆把人类作为一种手段并且创造出更多的需要,是不合理的;克隆作为个人对生殖方式的偏好选择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将其普遍化,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民伦理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它形成并作用于公民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呈现了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民德性核心要素的民主、平等、责任、信任等价值观念,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主导元素.现代公民教育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情境,以交往、对话和协商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公民道德理性水平的提升,是公民社会构建伦理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王倩 《华章》2013,(28)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事业及其相关的体育活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体育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在当前已成为了一个备受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篇文章对公共体育管理社会责任,以及体育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伦理问题进行论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控制策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事务实施管理活动中所应确立的伦理精神和应当遵守的伦理行为规则,成人高等教育公共管理活动需要公共管理伦理作为重要的理论支持。本文尝试从公共管理伦理的视角,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未来。  相似文献   

20.
公共伦理是公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处理人际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时下造成中国公共伦理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影响中国公共伦理体系构建的因素主要包括价值取向迷失、道德评价标准紊乱、公共伦理监督机制弱化、公共伦理教育扭曲以及非道德主义泛滥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为当代中国公共伦理体系构建提供了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