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问卷测试和书面表达,对某理工科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调查,并对不同专业、性别的学生进行对比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理工科大学生大多存在无法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问题。其中,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胜过非英语专业学生,另外,较男生而言,女生更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同时,就如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测试卷与访谈为研究工具,调查了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发现由于文化输入失衡、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了提高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对于对外推广地方文化,将各地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描述了对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翻译能力和阐释能力两部分的测评发现:就整体而言,目前大学生的地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普遍偏低,但个体之间差异不大;按院校类别所做的进一步测评显示,重点院校和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地方文化英语表达力方面均优于普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和各类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84):77-78
"中国文化失语症"可以定义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事物、观念或现象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或低效的现象。作者于2014年采用测试和问卷的研究工具,对理工科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2013、2014级英语专业的18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5.
外语院校主要学科为语言专业。本文探讨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与英语专业学生不同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始学习其专业之前,都有英语学习的经验,其对英语国家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因此,对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对中国文化,目标语国家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之上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对开设相关课程愿望迫切。依托反思性教学理论,从测试、体验式教学、教材及课程设置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近五年来,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直接到海外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比五年前增长了近12%。所以,具有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无疑会为理工科院校学生升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对开设相关课程愿望迫切。依托反思性教学理论,从测试、体验式教学、教材及课程设置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迫切任务做出英语教学应有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实施访谈,希望了解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和文化教学在中国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提高非英语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策略。研究表明,目前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培养虽然存在不少困难,但是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采取积极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基本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语言测试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15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借助SPSS软件统计数据,分析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增强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可行性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吴君  张炎 《海外英语》2012,(10):34-35
与专业外语院校相比,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出"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等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鉴于此,文章以长安大学为例,提出一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EGP+ESP(工程方向+英语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包括需求分析、目标体系、教学方法、教材选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模式既能奠定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符合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雨课堂"测试的形式,对防灾科技学院300余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亟待提升,具体问题体现为:对中文的隐喻内涵理解困难,英语表达和跨文化能力不足,语言理论知识缺乏。对此,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概念隐喻的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融入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手段四个方面应对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抽样访谈等方式,对铜陵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及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原因,分析和探究相关策略以有效缓解该现象发生。同时,呼吁地方高校重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关注中国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问题,实现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不再"失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方课程的开发,陇右文化成为众多教师、学者关注的焦点。研究陇右文化的目的之一是弘扬中华文化,将这一地域文化更全面、更系统地传播出去。英语专业学生是传播陇右文化的重要群体,因此,有必要了解英语专业学生陇右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现状。通过调查问卷、测试、访谈三种途径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陇右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陇右文化知识掌握情况较差,陇右文化中相对应的英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提升人文素质、巩固人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空间,同时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从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通过对1079名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理工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但是目前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英语语言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严重缺失,中国大学生尤其理工科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低下。通过在云南省某理工院校进行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教学实践,证明融入了本土民族文化的文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意识。最后探讨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革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一次关于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存在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避免文化身份焦虑,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在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材、教师素质、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凸显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次关于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存在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国文化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避免文化身份焦虑,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在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材、教师素质、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凸显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英语写作”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种种不利因素造成英语专业学生中英文表达准确度不足、批判思辨能力不强、中国文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英语写作”教学面临巨大挑战。探索性实践表明,可以采取经典文本深度阅读、中西类比融入思政内容、构建多维度全过程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性任务型教学等策略破解困局,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商务英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更有效的培养其中国文化表达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