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文以载道",是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重要使命。聚焦价值取向,基于四个维度,即场域取向、人物取向、道德取向以及政治取向,比较研究民国"开明版"与当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可以窥见我国语文教科书历经70余年其价值取向变更的基本图景。这一变更的特点既表征为超越时空的稳定,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革新。这些透视,将为我国未来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之基本格局的构建提供有益观照。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科书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以百年的发展历史为背景,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利于以整体的、历史的视野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促进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聚焦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时期12套教科书的中国神话、中国寓言、名人故事、古典诗词四类传统文化篇目,借助六维价值取向分析体系,能够发现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引导儿童智、勇、勤、学,修身养性,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尊重自然,求真务实,辩证思考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星 《江苏教育》2014,(8):41-45
百年荏苒,我们无法确切统计出有多少江苏人曾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作过努力,但从本人所藏900余种清末民国语文教科书中,依然可以发现近现代史上江苏大部分名家名人的痕迹。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清末语文教科书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更有不少教科书编者,虽然能从保留的实物中获知姓名,但生平已然不可考。本文对语文教科书与“苏派”教育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疏漏的梳理,以此向曾致力于中国近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苏派”教育先辈致敬。  相似文献   

4.
<正>百年荏苒,我们无法确切统计出有多少江苏人曾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作过努力,但从本人所藏900余种清末民国语文教科书中,依然可以发现近现代史上江苏大部分名家名人的痕迹。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清末语文教科书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更有不少教科书编者,虽然能从保留的实物中获知姓名,但生平已然不可考。本文对语文教科书与"苏派"教育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疏漏的梳理,以此向曾致力于中国近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苏派"教育先辈致敬。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能够最直接、形象地映照母语教育足迹的史料当属语文教科书。其中能够具体反映我国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教育的内容及其方法理念的生动史料,当属那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近年来,出版界刮起一阵"民国风",大量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重印上市,民国课文选本、民国小学生作文类出版物也十分兴盛。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民国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反思现行的语文教育。本文的研究从"民国教材热"这一现象出发,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立足于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及编排方式特点的分析,将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现行教材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教育目的、内容选择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以期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语文学科独立之后,“文选式教科书”大行其道。不论是国语时代,还是国文时代,抑或是1949年以后的语文时代,语文教科书最主要的形式一直是文选式。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选式”这种主流教材形态从来不曾有过突破。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片探索的空间。在文选式语文教科书里,究竟该如何认识“选文”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有关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问卷调查,我们到底能发现哪些启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树德立人"的宗旨,各门基础课程的教科书都应指向教育总目标;而这又必须以首先实现各自独立的学科目标为前提。教育总目标才能够达成。各门学科教科书为了达成本学科的教育目标,必须凸显各自的学科思想和学科价值取向,成为各自教学实施的稳固依托。对于教学目标相对清晰的其他学科来说,这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但是,由来已久的"文选"式语文教科书,却往往因其内容本身的庞杂多样而极易导致育人目标的"综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工作是一种具有价值立场和价值尺度取向的行为。文道统一是语文教科书选文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坚持文道统一原则,有利于具有文化价值的内容选入教科书;有利于语文教科书编者守中持正,更多地从知识、社会、儿童三个维度的价值诉求,阐释和建构语文教科书选文的自觉价值立场和合理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9.
蒙学教科书承担着"启蒙"、"养正"的神圣职责,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心脏"。蒙学教科书的编写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教育思想息息相关。清朝蒙学教科书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传统教育的精华,其前期的价值取向主要为"伦理本位"、"人格本位"以及"知识本位";后期的价值取向主要侧重"科学素养"。审视清朝蒙学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可以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的语文教育虽已成为历史,却由此拉开了语文教育价值变革的序幕。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涉及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内容及教育宗旨等多个方面,语文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而不断更新。自清末至1949新中国建立前夕,语文教育从单纯注重社会价值发展到后来并行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这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新旧思想争斗的过程,也是新的语文教育价值取向孕育、产生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肇始于清末民初,是移植西方近代大学制度的结果。它的发展历经了清末的萌芽期、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和民国后期的完善期三个时期,也历经了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学位制度相分离、相并存和相结合的三个阶段,而且它的发展与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是基本同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始于清末民初。贡桑诺尔布作为杰出的民族教育家,于1903年7月在内蒙古地区引用了西方学校教育模式,创办和实施了学校音乐教育。他所创办的学校音乐教育,开创了我国民族学校音乐教育之先河,具有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的一般特征和示范意义。这一创举在历史上对开启民智、富民强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忠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孝道德观,主要调节家庭父子关系和国家君臣关系;清末(1902-1911年)中国训育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深受赫尔巴特的训育思想影响,民初(1912-1919年)中国训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学校忠孝道德教育成为向学校公民教育转轨的前夜。  相似文献   

14.
晚清及民国年间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即由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贵州教育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民国时期的贵州教育,不仅具有时代演变的特征,而且因为贵州政治、经济、社会诸种原因而呈现区域性的特点。贵州近代教育发展的轨迹,起伏很大,清末出现一阵热潮之后进入低潮,经过20多年缓慢发展,在抗日战争期间又勃然兴起,战后又回落下来。在兴衰起伏之中,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也有许多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从清朝到民国,经历了政权更迭,但清末新政中创设的许多司法制度在民国时期得以传承,民初的司法变革就是其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就司法官制度设置而言,民初司法改革强调司法官必须是新式法政人员,这导致大量旧式刑幕人员“下岗”;而在清末已经担任司法官的新式法政人员,则可在新政权中继续任职。历史变迁往往如此,新旧并存,更迭中包含传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先决条件。追根溯源,其产生主要有三条线索与路径,即起源于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清末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及民国初年的中小学。萌发状态的海洋教育活动大多体现在地理课程与教学中,包括教材编撰、课程内容安排及具体活动。从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到晚清新式学堂,再到民国初期的中小学,海洋教育因素与内容逐渐增加与丰富,它们是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创作和发展的主要标志,它伴随着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而诞生,在中日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展,形成了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区别的新的音乐体裁.学堂乐歌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并且作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在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劳乃宣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冲击中国,劳乃宣在新旧杂陈的多元文化影响下长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传统礼学和新兴西学并存的思想基调。他提出了蒙学教育及推广简字的若干教育主张,并亲身付诸实践。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女子教科书随着清末民初女子正规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其选材涵盖面广,包括“新女德的涵养”、“树立优秀女性典范”、“倡导读书学习”、“培养生活和谋生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受日本女子教育的影响颇深,具有鲜明的“贤母良妻”的时代内涵,与传统的“贤妻良母”相互区别,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对当代女子教育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晚清民国时期校董会制度经历了从清末民初的法外生存与制度失序,到北洋政府时期的进入立法与权力规范,再到广州、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强化与权力转向等发展阶段。校董会制度的教育立法进程受到制度来源、制度试验,以及国家战争、民族主义、教育经费、文化观念、教育权力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遵循着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断裂平衡原则,并借国家政治权力的介入,从民间试验走进国家立法,从制度失序走向制度规范,从制度危机走向制度平衡。晚清民国时期校董会制度的立法进程,实质是政府与学校、社会、教会等多元办学群体的一场教育权力博弈,并在学校所有权与治校权的离合之中,最终完成了校董会权力的合法性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