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在一种体验氛围之中,逐渐形成的健康心理认知、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积极的思考导向。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并从具有互动性的氛围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了进一步解析"积极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探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从挖掘学生心理困惑,促进学生情感释放,营造课堂互动氛围,强化学习体验结果四个层面,总结"积极体验式"教学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最后,提出"积极体验式"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策略,希望为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高行为的正能量必然要从提高心理品质出发,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去除影响行为质量的不良品质。作为班主任必然要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消极心理品质,并且采取恰当的措施给予积极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能够使小学生走出自私、沮丧、叛逆等负面消极情绪和心理阴影,教师通过自身的优秀品质影响学生,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都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学生社团活动,既是活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活动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德育重要载体。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的学生社团建设,创新了德育机制,丰富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德育内涵,培育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揭示了"育人必先育心"的德育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庞辉 《成才之路》2023,(11):37-40
心理健康课是培育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阵地,它可以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走向社会。文章概述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含义,分析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并提出以心理健康课程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等举措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在小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该文提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成为重点,应让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他们的积极人格品质,同时应建立家校合作的积极组织系统,搭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平台。最后,该文建议从家校合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三个途径来进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仅通过学校安排的心理健康课来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常规的课堂教学来辅助进行。而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就更应担负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主要可以从教师自身、课堂教学、课后学习三方面来进行,从而达到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来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正向、主动的心理品质,如自信、进取、挑战、执着、奉献、宽容等。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每个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呢?笔者看来,只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定的积极心理品质,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潜力存在,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每个学生都可以比现在更好。如果能够发扬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从事课堂教学活动时,其心理品质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对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教师在认知、情绪和性格三方面的消极心理品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调查问卷中发现,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教师缺乏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深入了解、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较少运用多元化评价,缺乏具体行为评价等问题,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从上述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实践过程中,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逐步确立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这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经过近10年的发展,指向积极心理品质的小团体活动的开发与应用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来,大学生中不断涌现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成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教师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教师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中会起到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教师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结构、特征和作用出发,阐述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14.
幸福和幸福感有着自身的丰富内涵,培育积极心理,建设幸福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和建设幸福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幸福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一个人的成功,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邹文 《西部素质教育》2019,(16):229-230
为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文章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包括深挖教材,以榜样育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画教育之“点”,延课堂之“线”,扩积极之“面”。  相似文献   

17.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一个人的成功,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人的缺陷和问题,更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成绩评价等方面,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丰富教学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阅读、写作等方式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研究人群,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在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中,志愿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这对少数民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志愿行为(倾向)问卷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对255名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进行了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志愿行为倾向在积极心理品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