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高等职教衔接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问题凸现了出来。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脱节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几年前一直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 ,即职业准备教育 ,只是为学生就业作准备。那时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相当薄弱 ,实际上没有什么能与中职相衔接的高职。一度还规定应届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不能直接参加高考。即使让考 ,大多数中专毕业生 ,更不用说技校和职高毕业生了 ,也是榜上无名的。因为高考是按普高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模式与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为就业做准备的中等职业教育处于正规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又称终结性教育,其毕业生没有继续学业的机会与权利.本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在许多国家相继被打破,中职毕业生获得了继续学业的权利和机会.目前,我国正在经历教育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中高职的衔接已成为社会各界和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启娴在《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撰文认为,长期以来,为就业做准备的中等职业教育处于正规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又称终结性教育,其毕业生没有继续学业的机会与权利。目前,我国正在经历教育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中高职的衔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对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基本原则及思考启迪作了详实的分析探讨。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模式与原则初探  相似文献   

4.
有关中职与高职衔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为何要实行衔接,目前实行衔接的方法和效益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职和高职的衔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衔接与沟通模式分析从当前各国情况分析,有两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1.中职与高职不相衔接,普通教育对职技教育单向沟通.阿富汗等国即为这种模式.普通中等教育毕业生能分别进入高一层次的普通教育和职技教育.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既不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又不能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职技教育仍然是一种终结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模式与原则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长期以来,为就业做准备的中等职业教育处于正规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又称终结性教育,其毕业生没有继续学业的机会与权利。本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在许多国家相继被打破,中职毕业生获得了继续学业的权利和机会。目前,我国正在经历教育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中高职的衔接已成为社会各界和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比较研究各国解决此问题的普遍做法和基本原则,探索适合我国职教制度特点与高职发展实际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与原则很有必要。一、中等与高等职教衔接的主要模式目前,世界各国推行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大致有三种,这…  相似文献   

7.
魏丽丽 《现代教育》2014,(10):17-18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是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具体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衔接、积极探寻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加强中高职学校联系等建议,希望以此促进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8.
中职直升高职一直是许多家庭和学生的梦想。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对招生政策、院校合作、专业接续、目标定位、课程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构建中高职立交桥提出了务实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制约中高等职教衔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健康发展。目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两的衔接,从外部因素看,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普高热”及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对中、高职衔接遣成消极影响。从职教发展内部因素看,两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制年限等未能做到有效的衔接与沟通。从政府部门看,管理体制及对职教的政策使得中高职各自为战、互相分离;我国现行的招生政策也使得中职难以为高职输送充足及合格的生源。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影响了其与中职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全面统筹及有效衔接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高移学历层次、提高专业能力的关键。从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模式出发,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以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汽车服务企业三方为育人主体,统筹制定中、高职衔接一致性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订单前置、能力递进、学历提升"、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并重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协同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中、高职院校三方参与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问题是课程衔接。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涵盖两大方面的内容:内部的教育层次衔接或联盟;外部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这种衔接的建立也赋予了校企合作更新的内涵,即合作模式由"一对一""一对多"变为"多对多".文章从衔接目标、衔接内涵、衔接形式、衔接途径、衔接的检验标准、衔接的调整与再实施等几个角度出发,提出构建高职与中职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的构想,并论证了校企合作在中、高职衔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与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不仅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续,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大部分生源都来自于中职院校,这就产生了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关键是教学内容的衔接,这就要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才能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1985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五年制高职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  相似文献   

15.
论点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学术界就"高职‘高’在何处"、"中高职的区别"等论题进行了辩论,同时,中职与高职之间缺乏衔接、定位模糊、趋同现象招致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中高职衔接"意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连接或承接,为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率,以最小的教学消耗使中高职形成递进、系统的教育关系。衔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涉及学制结构、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入学考试等多方面问题,尤其是中等职教内部存在的不少问题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的障碍,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一种终结性教育,它打开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的大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不仅解决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紧张问题,而且有利于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有鉴于此,对我国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及其具体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晓征 《教师》2013,(11):105-10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和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的协调发展。中高职的衔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培养目标的衔接、学制的衔接、课程的衔接、教学模式的衔接、评价模式的衔接等。本文主要探讨中高职评价模式的衔接,分析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评价模式,并对中高职教育评价模式的衔接体系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技工师范教育,后先后经历了中专试办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等阶段。进入21世纪,衔接的形式更加多样,初步形成了五年一贯制、对口升学、单独招生、免试推荐、注册入学等形式。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加大四方面的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20.
洪玮 《江苏高教》2002,(3):127-128
一、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可能性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而来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与拓展,所以高职与中职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多天然的相承、相通之处。正因为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年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的修订本将高职的代号编为5B(普通高教是5A),与5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