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毛泽东领导"三反"运动的艺术特色浸透在"三反"运动的整个过程之中,突出表现为四个系统整合.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三反"斗争的系统整合;内部"三反"斗争与其外部"五反"斗争的系统整合;放手发动群众与严密控制群众运动的系统整合;开展"三反"运动与不误生产建设的系统整合.正是这四个决策化的系统整合所具有的巨大内涵力,保证了"三反"运动的全力开展和系统、健康地进行,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信号与系统"硬件实验系统干扰强、易故障等缺点,利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信号与系统"的相关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数学运算,明显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的有机结合是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立足信息化时代,阐述了"三支柱"理论及e-HR系统的基本含义,梳理了"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了e-HR系统建设的变革成本.  相似文献   

4.
"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的有机结合是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立足信息化时代,阐述了"三支柱"理论及e-HR系统的基本含义,梳理了"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了e-HR系统建设的变革成本.  相似文献   

5.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知识系统建模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系统论的观点和原理,提出了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建模的方法与原理,用情境学习理论论证了在课程学习系统与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系统内通过活动、环境、角色三要素的映射和模拟,并指出了该二元系统的非同构必然和同态性应然.同时,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工作过程"论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二元过程(产品过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与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6.
2012年以来,商洛市教育局坚持"以普法为基础,以育人为重点,以治理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建设,有力地维护了全市教育系统大局稳定和教育教学正常秩序. 一是建立了依法行政联动机制.该市教育局与各县区教体局组建了依法行政工作市县两级联动的领导管理机制,将法制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并与县区教体局签订了"六五普法"责任书,确保了全市教育系统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从其最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已经历了模仿"苏联模式"和学习"美国模式"两个阶段,下一个趋势是"多重组合普通教育 多样性的主修"模式.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有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性的问题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四大问题.关于创造性问题,尤要引起重视.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但创造性是激发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创造性培养需要知识系统、思维系统、动力系统、时间系统和实践系统五大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8.
行动体系课程视野下中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性因素.由于行动体系课程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与之对应的中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需要建立"引动"系统、"助动"系统和.驱动"系统,并关照"扰动"系统的客观存在及其转化机理,使四大系统形成一股整体力量,共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信号与系统"和"自动控制理论"等课程中许多知识相互重复的弊端,根据电子电气(EE)类各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将其科学地综合成"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新课程的具体方案,提出了依照"先信号、后系统,先连续、后离散"的顺序,按分析方法展开的知识结构,并在试验班的实践基础上,从节省总课时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两方面,进行了"信号、系统与控制理论"新课程的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构建法学教学模式——从法律职业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教学应关注法律职业化需求,从法律职业的角度构建法学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结合、纵向系统与横向系统的联合构建的教学模式,即由"讲、练、看、干"四个环节构成的动态系统、纵向系统,由"诉讼模块、非诉讼模块、综合实训模块"三大模块构成的静态系统、横向系统。动与静的结合、纵与横的统一构建了法学职业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四.三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14.
"I"and"We"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和"我们"     
《班主任》200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