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孩子成绩好、表现好,我们要“奖励”孩子,上一期《家长学堂》谈了“奖励”的话题。可孩子犯了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一期我们来谈谈如何“批评”。在孩子犯错时,我们要有客观、冷静的态度,要本着帮助、教育孩子的目的,不要光顾着自己的面子,就任着自己的性子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免不了要犯错,关键是我们大人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在批评孩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么一想,我们的心就会平静许多。“批评”不是心罚,更不是体罚。批评的方式有许多种,不一定非要用严厉的方式孩子才会接受,很多时候,一个暗示的眼神,一种平等协商的态度,更加能够触动孩子的内心,让我们部学学批评孩子的智慧和艺术吧。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2013,(17):2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这是一门艺术,用好了比表扬还有用。孩子犯了错,如果批评时机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警示目的,还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黄帝内经育胎智慧》中提出批评孩子"七不责"原则,值得家长参考。1.当众不责:大庭广众之下最好不要责备孩子,以免伤害其自尊心。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懊悔,就给孩子留个台阶,你的宽容会让孩子更加真诚改过。3.暮夜不责:睡觉前不要批评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入  相似文献   

3.
3~6岁的幼儿好奇、好动,时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做父母的免不了要加以批评。但如果批评不当,则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而,在批评孩子时,家长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宽严适度。当孩子玩危险性的游戏时,要严厉批评,以使其牢记。批评之余,不要忘记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而一般的调皮,则不宜过多批评。 2.及时批评。幼儿的记忆以暂时性记忆为主,因而批评要当场进行,否则,早上发生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它能使孩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能帮助孩子走好人生之路。但批评要讲究科学,注重效果,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这里谈谈批评孩子的“八要”“八不要”。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长沙市一位父亲来信说:我儿子11岁,学习成绩还行,就是听不得批评,犯了错还跟你顶嘴,气得我直想揍他。不知用什么办法才能使他心服口服。答:批评,是一种负强化。它可以使孩子认识到什么是不能做的,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一发现孩子犯错就心急,一心急批评就容易过火,那孩子就越反感。所以,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法,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下面几点建议供你参考。1.要尊重孩子,不要居高临下“。说,究竟怎么回事?“”我看你也改不了了,没出息的东西!”这样态度粗暴、言语尖刻,是最容易伤害孩子自尊的。另外,也不要当众令孩子认错道歉,…  相似文献   

6.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检查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原则,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只谈眼前,不翻旧帐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他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勇于原谅孩子的过错,动辄就翻老帐,这样很伤孩子稚幼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但这不意味着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孩子时,如果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那么往往事与愿违。批评孩子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所以家长要学会一些批评孩子的技巧。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是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二是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  相似文献   

8.
批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常我们批评孩子时总是声色俱厉,如临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不如换一副表情,比如我们可以用凝重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也大可不必高八度。相反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2、批评孩子一定要客观,实事求事,就事论事。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所犯错误会带来  相似文献   

9.
教育二题     
(—)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决不应该拒绝,更不要随便哄骗搪塞,而应循循善诱,乐于回答,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长知识。(二) 当孩子和小朋友在自己家玩或在别人家玩时,父母要教育孩子先人后己,互相谦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不要只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7,(6):32-33
一、慎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  相似文献   

11.
冷处理是家长对付孩子任性较常用的一招,但在用冷处理办法对待孩子任性行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大人要事先协商好,目标一致,态度一致。假如有分歧,决不能暴露在孩子面前。(2)必须前后一致,坚持到底。在开始采用冷处理办法时,孩子的脾气可能会发得更厉害,这时候,只要没有危险,千万不要心软下来,脸上不要有担心的表情,不要和孩子说话,更不能和孩子“讨价还价”,否则不但前功尽弃,而且会使孩子脾气变得更坏,工作更难做。在孩子停止发脾气以后,如果家长走到孩子身边,孩子脾气又发起来了,家长就要立即离开,直到孩子停止发脾气为止。(3)不能指望…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孩子犯错后家长千万不要揪住不放,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因此,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上帝绝不会惩罚犯错误的孩子。然而,对于这个普通常识,许多家长却并不理会,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批评说:你怎么又做错了?前两天做错的事怎么还不记着?这些家长每每抓住孩子  相似文献   

13.
钟科 《教育》2009,(24)
批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家教信息     
接受孩子比表扬孩子更重要方新是一名心理医生,她以切身经历给记者讲了“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做妈妈的除了要给孩子安全感之外,还要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爱可以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这是孩子愿意活在这个世上最基本的东西。有人认为,经常表扬孩子,孩子才会拥有自信。但是滥用表扬,就会让孩子不去注意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的快乐,而是从别人的表扬中去寻找满足。当然,教育孩子也需要批评,但一定不能总批评,总批评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我理解的批评,第一,要对事不对人;第二,在批评孩子时,要发现他的优点。孩子厌学,家长应该怎么办?北…  相似文献   

15.
①有危及生命的举动时要批评;②有损社会公德时要批评;③妨碍别人时要批评;④要当场批评;⑤父母批评的态度要一致;⑥先表扬后批评;⑦不要在饭前批评;⑧批评后不唠叨;⑨批评时不  相似文献   

16.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但是,惩罚也好,批评也罢,如果策略运用不当,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做教师的懂得一些惩罚与批评的技巧。惩罚与批评是有分寸的,就像世上最美的东西一样都有黄金比例,如果正确掌握惩罚与批评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还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家长与教师的苦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防御方法不要把宝宝交给不认识的人看管,睡觉时要锁好房门。带不满1岁的婴儿出门时,要使用背婴儿专用的背带,最好将孩子抱在胸前。孩子坐在推车里时,要给他系好安全带。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或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带孩子外出时,要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可疑的人或车跟随。走在路上时,尽量靠便道的里面走,这可以避免坏人骑着摩托车抢走孩子。带孩子出门后不要一心二用,买东西、聊天时不要放任孩子自己玩儿,不要让宝宝  相似文献   

18.
慎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诱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1.慎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引导他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