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事件中或显或匿的"逼视"频频出现,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传播媒介主动介入到新闻事件中,操纵新闻事件的发展,给报道对象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且直接导致了暧昧的媒体真实产生。这是媒介权力的滥用与功能的异化,是媒介以道德崇高者的姿态对个人领域的僭越,对真相的亵渎。文章在分析传媒自身的原则与社会普遍"善"之间的冲突后,对构建符合伦理的新闻价值观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当下,社会大众与农民工群体的媒介互动越发呈现叙事化倾向。鉴于新闻叙事的多元主体性与日常化接受性,农民工媒介形象在叙事建构中存在诸多的伦理问题,不仅涉及新闻故事的选择,更涉及报道视角及新闻事件的文化语义结构等方面。因而,从叙事伦理批评出发,剖析新闻文本中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隐蔽过程及深层故事结构中的叙事意识,探究文本中潜藏的伦理观念体系,将是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的崭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论群体性事件中的传媒竞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传媒近年来围绕群体性事件报道,呈现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党报(台)与市场化媒体、本地媒体与异地媒体复杂多样的竞争与合作的态势.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中,传媒的技术偏向特别是体制偏向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媒介间的竞合.群体性事件报道中不同媒体竞争合作过程的背后,实质上是不同媒介偏向的融合与平衔.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已经不太可能使媒体保持"集体沉默"或被某一家媒体有意识的叙述,媒介的竞合取消了单一媒介的话语霸权,满足了公众对群体性事件"整体"真实的诉求.群体性事件中的多元媒体呈现并不是简单的反映新闻事实,同时还积极地建构事实,利用特定视野下所形成的报道框架影响和左右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方向.群体性事件对媒介具有依赖性,媒介合力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如何保障不同媒体的媒介偏向朝着积极的方向自由的展现,为理性沟通的实现提供合理的媒体环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农村和谐是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媒在构建农村和谐的进程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强化新闻传媒的基础建设,做好农村互联网普及工作,树立全面报道思想,促进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传播风格的平民化和走专业化建设之路是应对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存在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西藏"3·14事件"是大众传播媒介与意识形态相互构建的事件.从西方传媒的生产流程,可以探寻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之间象征形式的建构谋略,从而探究其谋略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权力形式以及媒介与国家的互动等,为揭露西方国家对该事件的报道提供独特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现代传媒与司法经常会发生碰撞,"媒介审判"、新闻权不自由等问题就由此产生。一方面司法机关认为媒体报道干预正常的司法审判,有损法院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媒体认为法院武断地阻止对争议案件的报道,损害了其作为媒体的采访权与报道权。试以现代传媒与司法的冲突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现代传媒与司法理想的良性互动模式,实现二者共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医患冲突事件频发,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借鉴框架建构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考察大众媒介关于医患冲突事件的报道是否客观、真实、全面地构建了新闻事实。研究发现,大众媒介虽涉及了多种主题框架,但偏重依赖官方或其他高权威消息来源,医方话语被强化而患者话语被淹没,新闻框架存在显著的倾向性。"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成为目前医患冲突事件报道的主要症候。  相似文献   

8.
论传媒道德的合理倾斜——以公众兴趣与个人隐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报道的客观性要求其不偏不倚,整体上做到平衡。但具体到不同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又必然要以社会公德、公平与正义为基准来进行合理的偏向与适度倾斜。如果偏向与倾斜不当,就会造成“传媒失语”或“传媒媚俗”等一系列媒介道德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以公众兴趣与个人隐私为例探讨了具体报道中传媒道德为何要倾斜,向谁倾斜以及如何倾斜,试图为传媒道德的合理性倾斜提供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千年木乃伊怀孕、比尔·盖茨遇刺,到美国医生操刀换人头;从纸馅包子到虐女后母,新闻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新闻造假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也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本文从媒介生态的构成要素角度对新闻造假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只有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着手,方能杜绝新闻造假,最终实现媒介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媒介责任是一个内涵甚广且相当复杂的概念,是对作为整体的媒介对国家、民族、历史、人文应担负怎样的责任的系统探索。对媒介责任的探索,则是将媒介这一复杂变动的社会有机体,与诸多社会历史伦理道德重要因素进行价值碰撞的多元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培养大学新闻专业学生系统整体的媒介宏观意识的第一步。目前我国传媒表达中常出现孤立性、没有历史观、偏重感性缺乏社会背景的现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媒介责任教育缺失,对比美国大学展开的媒介伦理研究,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应系统引入媒介责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的动态式采访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它把广播电视媒介的新闻传播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媒介对事件的记录功能完全地展示出来,从而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广播电视动态式采访要求遵循新闻事实,兼具鲜活特色,使报道更有力度,也是顺应现代新闻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高校突发性事件过程中,由于"以人为本"精神的缺失,时常导致新闻伦理问题凸显,在坚持客观报道与有助事态平息、坚持正确导向与强调新闻价值、坚持实事求是与营造新闻卖点等方面存在着两难困境。新闻从业者应以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个人品德建设为抓手,规范和完善在高校突发性事件宣传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相似文献   

13.
新闻价值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有关新闻价值的判断与取舍,是开展新闻工作绕不过去的首要环节。新闻传媒在面对如"三鹿奶粉"事件这类突发事件时,在报道角度和报道内容的选取上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践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灾难就是民生,灾难新闻就是民生新闻。现代传媒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将生命面对灾难的无助与坚强的充分展现,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采取必要的行动,使得政府对灾难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由被动报道而转向公开和透明。从2010年三次较为严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可以看出媒体的强烈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传媒社会发展迫使人们反思过去的历史,重新估量传媒发展与媒介生态之间的关系。在传媒发展与媒介生态关系之间有几个核心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厘清。媒介融合改变传媒信息的生产方式、受众市场、广告市场,最终改变传媒消费市场,改变传媒控制层面生态。而传媒生态体系的重新建构,将极大促使整个传媒业的融合与调适。制度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体制的原则的或本质的规定。体制是制度具体的现实存在形式。机制特指一个部门或组织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机制的建立主要依赖良好的体制和完备的制度。文化体制在外延上包含、引领、指导传媒体制;传媒体制是文化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文化体制的核心问题所在。新闻体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可以利用新闻体制改革的推动。新闻体制又是是传媒体制的核心所在,新闻体制改革影响甚至决定传媒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以来,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陷阱新闻”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介肩负着比其他行业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提倡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新闻的价值,如何宣扬社会道德,以及如何正当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等都是媒介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从伦理学角度入手,重新思考新闻价值,研究媒介伦理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力度加大,必然要伴生出一些特定的现象和问题,对这些热点的关注和引导,已成为近年来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功能和任务。然而随着热点报道的普及深入,也出现了一种滋生物——炒新闻。从理论上讲,社会热点报道与炒新闻是两个含义迥异的概念:社会热点报道是指新闻媒介对广大受众共同关心并急于了解的事实或问题所作的及时报道;炒新闻是一些人利用传媒工具将一些本不应引起轰动的事件或人物通过人为的“炒”作,甚至搞“地毯式”轰炸的方式来引起受众关注。现实中,媒介将一个个社会聚焦点投射给受众的同时,也把一些不冷不热的事件或人物翻炒后一并“奉献”到受众面前,从而使受众在迷惑中将社会热点报道与炒新闻划上了等号。为了使新闻能正确地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本文拟对这两种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不仅给新闻传播业界带来了显著变化,而且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结合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对传媒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广西高校传媒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广西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改革和优化广西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媒假事件”与新闻真实分析问题,文中介绍了新闻策划与“传媒假事件”的现状,探讨了新闻真实性与“传媒假事件”的分析,从唐骏假文凭案例分析了“传媒假事件”与新闻真实性的区别,希望媒体工作者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真实的媒体时间,为人类的昌盛文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台湾《苹果日报》实践的“动新闻”是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基于新闻伦理和媒介融合两种视角对“动新闻”进行全面解读,认为要一分为二地予以认识,既要看到它违背新闻伦理的一面,又要看到它在新闻报道形式方面的创新。只要坚守新闻伦理底线和予以必要限制就可以将“动新闻”健康地移植到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