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十堰市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优化区域布局、实现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生态文明、打造南水北调优质水源区的必然要求.水上交通是汉江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水上交通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汉江生态经济带各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质的需要,是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促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需要,也是反哺十堰丹江口库区发展的需要。从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线路区位来看,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十堰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深度开发,打造经典;要善于整合,突出重点,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经济社会学角度对"汉江生态经济带"进行了解读,探讨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原则和目标,确定了以"一个核心,两个支点,三个三合一团队,四项申遗工作"作为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点工作,突出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文章围绕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保障研究务实管用原则下,遵循五大发展理论新要求,着眼汉江生态经济带全流域,以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发展理论解读为框架,在分析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不协调的四个主要表现基础上,从生态、区域、产业三个维度入手,依序分别聚焦流域综合治理、主体功能区规划、现代服务制造业,提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发展路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北"红河谷"生态城镇化建设是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产生的。"红河谷"生态城镇化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新型城镇化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合作共赢的原则,走相向发展、融合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红河谷"生态城镇化建设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湖北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湖北构建中部战略"支点"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汉江生态经济带刚刚建立不久,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节能减排是牵涉到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研究经济带内的节能减排问题非常必要。文章阐述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各行政区域间有关节能减排利益冲突的现状,分析产生这些利益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尝试构建了用于解决区域间利益冲突的利益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7.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汉江生态经济带突出发展生态旅游,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良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应该从开展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精准定位、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多渠道宣传生态旅游形象等方面进行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8.
汉江生态经济带所属植被具有南北过渡特征,多样性自然环境孕育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科学管理汉江经济带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风险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是实现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文章依托公共池塘治理理论,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森林资源分布现状,聚焦跨行政区域的森林资源开发风险,发现跨区职能部门间的不合作、森林资源的异质属性、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开发是汉江生态经济带的跨行政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而以"生态为内核、智慧为手段、文化为驱动"为理念,提出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s)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的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面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汉江中下游的生态补偿是南水北调工程补偿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生态补偿量的确定与分配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汉江中下游襄阳市为补偿客体,运用机会成本和等标负荷量法,预测2020年汉江襄阳段因过境水量减少和水环境容量减少给襄阳市带来的损失,结果显示:过境水量减少使襄阳市各产业发展权受限,襄阳市应获得补偿金7.43亿元;水环境容量减少对襄阳市造成的年经济损失为2.39亿元.并基于此,分别以各受水区的受水量比例与最大支付能力两种方法来分配生态补偿量,对生态补偿分配方案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水源区气候条件、地质结构、污染源等对生态经济的影响与破坏,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水源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绿色经济、生态旅游经济与环保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治污为突破口,以集约化生态家园建设为支点,建立国家补偿机制为动力,开发建设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资本经营与生态服务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稀缺的自然生态资源,已转化为可以增值的经济资产;实施生态资本化运作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生态资本循环运动过程既遵循市场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体现自然属性与资本属性的有机统一.保持生态资本循环运动的连续性,关键是构建符合生态资本营运要求的生态服务补偿机制,即着力解决"谁补偿谁"、"补偿多少"和"怎么补偿"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正在联合陕西、河南争取把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十堰独特优势,打造汉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对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乃至于全国都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十堰具有汉江经济带最丰富和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核心是三组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双子星座,即以恐龙文化、古人类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武当文化、郧阳抚治文化为代表的明清文化,和以东风汽车文化、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十堰还拥有五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生态文化资源,即三大通史文化、三人文人文化、三大民间文化、三大名人文化、三大未解文化。  相似文献   

13.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生态城镇带建设。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科学准确的总体规划,将生态理念融于城市建设。积极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城镇带,发展绿色产业,结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生态宜居的城镇连绵发展带。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安徽省池州市生态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态势,研究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提出适合皖江区域池州市生态补偿的五大基本策略:即投入式生态补偿、救助式生态补偿、问责式生态补偿、消费式生态补偿和奖励式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国外经济学者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中国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补偿定义、机制、制度、补偿额以及区域生态补偿方面,需要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结合传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理论上的既具有广泛适用性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条件,生态补偿量化是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本文以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3S"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以社区为基本空间单位,以生态健康划分补偿等级,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区域景观价值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三江源国家综合试验区实际状况的上下限动态补偿标准,将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补偿的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长期以来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掠夺性"开发,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生态补偿制度应运而生.文章在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及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量化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反映生态系统市场价值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生态足迹模型为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分别计算了鄂尔多斯市能源消费(包括生物资源消费与能源消费)和能源输出的生态补偿金额,从而量化了鄂尔多斯市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2012年生态补偿总额约257.73亿元,其中能源输出生态补偿220.59亿元,占生态补偿总额的85.59%。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土地管理主要采用国家行政强制或法律管制来限制土地利用的传统方式。而域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则采用激励性机制,主要表现为生态补偿标准市场化、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公众实质性参与、补偿资金来源政府与市场双重驱动。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对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设计具有重要启示。应建立生态补偿专门机构、实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强社区实质性参与、健全财政金融法律,构建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激励性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长江干流9省市的经济分析入手,从生态长江、现代物流视角,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问题。文章利用智猪博弈理论,针对长江经济带难以真正形成经济体的症结,提出以国家战略管理长江,呼吁“大猪”(下游省市)先动,以此推进和完善长江供应链体系并建立上下游资源与生态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