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荀子的名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善假于物”常被人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假于物”,也会收到奇妙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巧借相关材料来突破教学难点谈谈个人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名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善假于物”常被人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假于物”,也会收到奇妙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巧借相关材料来突破教学难点谈谈个人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的惩罚让人类清醒,让人类重新审视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的生活范式。关于这类命题,古人早有一些思考,苏轼的“物”“我”观便是其中之一。苏轼的“物”“我”观,启示人们以审美化态度面对物质欲望,以超然旷达的态度对待世事人生,从而抑制人类日益膨胀的自大心态,“反乎其真”,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彩莲 《辅导员》2014,(20):43-44
物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有不少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很难让学生真正领悟,正所谓“耳闻目睹易,悟物穷理难”。联系生活,巧打比方是物理教学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与生涩的科学理论巧妙结合,使模糊变得清晰,枯燥变得有趣,深奥变得浅显。  相似文献   

5.
君子不器     
鲍鹏山 《新读写》2012,(4):56-57
孔子说:“君子不器。”这句话的内涵之一:器不是君子。器,即工具或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君子岂能像一件让别人称心称手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谢晨  周红心 《现代语文》2005,(12):57-58
古人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而易见,“交际工具”是就其手段功能属性而言,人文性是就其意义内容属性而言。工具作为载体,是表现方式和承传的基本途径;人文作为灵魂和内容,是工具的蕴涵物。工具作为“表”的成分,是基础和凭借;人文作为“里”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袁逸仙  赖学军 《文教资料》2013,(28):47-49,60
“善假于物”语出《荀子·劝学》,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人之所以为人才”的识别技术和方法。发现和认识人与人才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可以帮助理解语文特级教师之所“特”,对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部分语文特级教师“善假于物”的教学案例,根据教师所“假”之“物”与所授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对特级教师之“善假”进行实证性研究,期望能为语文教师教学创新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对立面是“以物为本”。“物”是一个哲学范畴,“物质”的概念不能取代它。物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这是产生物本主义的客观根据。近代物本主义有经济物本主义和技术物本主义两种基本形态,都会导致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9.
子曰:“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烈·莱维解释为:“君子不要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器”即工具,可这“器”的对象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10.
在物资丰沛的现代,用于规范和约束人类行为的物的设计存在于多个领域,物在很多环境里为人类担当着“执法者”的角色,对人的行为实施他律。他律性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作为造物手段的设计也应具有积极的他律意义,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荀子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它们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风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新事物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甚至于鬼迷心窍,迷失自我。  相似文献   

12.
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3.
砥砺的智慧     
《诗经·卫风·淇奥》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执掌教鞭的老师,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只有不断地切磋打磨,才能抹去附着的灰尘,让自己的光华闪耀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外物,即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里不是要和大家谈古文,而是要说明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手头所拥有的工具、道具来攻克难点知识!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是高中微观领域知识的大本营。很多学生在高中第一学期较顺利地完成了必修1的学习后,一接触必修2的  相似文献   

15.
贾文燕 《考试周刊》2010,(16):94-95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沐浴着生活的阳光。  相似文献   

16.
如今,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也已悄然走进学校,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正形成这样的共识: “没有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落后的生产工具,产生不了先进的生产力。”事实的确如此,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巧妙结合起来,使传统教学中许多抽象、不易突破的教学重点、难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直观,易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7.
“观”的源初观念是“见”和“示”,而“象”是它的结果和表达。老子的“玄览”观念消解了人的主观性,而庄子的“物化”观念使主体自我退隐,并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从而使“以物观物”成为可能。“以物观物”是物的自我涌现,是一种无我的境域。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时尚之风吹进了校园,“泡网”、“QQ”、“黑客”等一大堆新名词扑面而来。面对天真的“酷”男“酷”女们,教师们一夜之间好像都变得不知所措,课程改革后如何把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教师们都陷入了茫然。作为教师,我想我们何不换位思考,也从时尚的角度出发,将网络与课堂教学进行“嫁接”,让《品德与社会》课堂也“酷”起来。笔者本人对此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网络课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引。”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社会,很多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学生很崇拜“黑客…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演化的数百万年历史中,99%的时间都没有钱这个概念,直到最近三四千年,钱才出现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现在人类已经不能摆脱有钱的生活。不仅如此,金钱还影响到了人类的社会和心理行为。最新研究显示,它会改变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还会使人变得孤立。  相似文献   

20.
学习,使我们变得聪明,学习让社会永远进步。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个新的理念出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风靡全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可能也始料未及。放眼世界,在人类生存的各个角落,只要是奋发图强的国家,都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当作企业进步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