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士”     
士在先秦典籍中的含义颇多.西周初期的士包括了诸侯在内的大贵族.《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商、西周、春秋时的最低阶层的贵族亦称士.《周书·多士》:"用告商王士."《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此外,西周春秋时的自由农民通称为士.《礼记·曲礼》:"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诗经》中的许多恋歌,反映了自由农民的生活情趣.《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春秋中叶以后,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士不再具有特定的阶层内容.《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皇侃义疏:"士,通  相似文献   

2.
"敬天长"、"依地德"出自《吕氏春秋·仲夏季·古乐篇》中《葛天氏之乐》,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乐舞种类的部分乐舞,其中蕴涵着远古先民关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理念:人是天地间自然界之产物;用"敬"、"依"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民康物阜,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理念至今仍能向现代人类发出警示:保护生存环境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周礼·秋官·士师》:"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郑注:郑司农云:"傅或为付,辩(按原文为辨,据《校勘记》改)读为风别之别,若今时市买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正之."《周礼·秋官·乡士》:"辨(按原文为辩,据《校勘记》改)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朝."郑注:要之,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贾疏:云"要之,为其罪法之要  相似文献   

4.
"何有"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何有"最早见于《诗经·邶风》,即"何有何无,黽勉求之."在这里,它的意思是"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盛济民《不可忽视这个"小节"》一文,力排众译,把"不羞小节"视为动宾结构中包含动宾结构,译解为"不会因轻视节义的行为感到羞愧",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史记·鲁仲连列传》之《遗燕将书》中,鲁说:"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他指出管仲有三项过错:"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并进一步分析:"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伸)于诸侯."他抓大弃小终于"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霸)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战国策·齐策六》).鲁在信中总结说:"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而是甘愿"去感忽之怨","弃忿悁之节",以"立终身之名","定累世之功".  相似文献   

6.
张巧云 《现代语文》2006,(11):125-126
"隐语"一词的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樗里疾,秦之将也,恐犀首之代之将也,凿穴于王之所常隐语者."另,《韩非子·喻老》:"右司马御座而王与隐语."这里都用作动词,后来成为名词,就是隐蔽性话语,是一种特殊的方言,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人为创造的特定性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7.
《论语·先进》篇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简称《侍坐》.这是《论语》标题的惯例,以首句或首句中的语词为题.这段文字也有以"论志"为题的.这是根据内容命题.但细想一下,"论志"实在不能作这一章的独一无二的标题.因为《论语·公冶长》就有孔子与颜渊、子路的"论志".这次子路还反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的回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另外,《韩诗外传》中还记载了两次孔子与弟子论志之事.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景山,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言者何期愿,丘将启汝".于是各言其志.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戎山,孔子喟然叹曰:"三子各言尔志,予将览焉."这些文字均可题为《论志》.因此,《论语·先进》篇这段文字的标题还是以传统做法为好.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音乐词典》的定义:"‘乱’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曲式术语。在琴曲中称为‘乱声’‘契声’。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乐舞,以及汉、魏相合大曲中,均有‘乱’的歌词实例。"~([1](P24))这就说明"乱"不仅与音乐有关,而且有相对应的歌词存在,即"乱曰"。尽管中国早期文化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但为了更好地理解"乱"之内涵,下面将其分开进行详细分述。《乐记》:"《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乃《诗经·周颂·大武乐章》中的一篇,至于处在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中有许多近义词,它们可以构成一组,但在释义和使用上有不同之处。"征、伐、侵、袭、讨、攻"这六个词,在古汉语中都是军事术语,虽都指军事上的进攻,但在意义、用法和感情色彩上却有细微差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分。1."征",从"彳""正"声,声兼义。《说文·辵部》:"征,正行也。"此为其本义。如《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帝王巡行是一种"正行",故用"征"。后引申为远行。如陶潜《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又引申为征战,褒义词,强调施事和受事双方身份与地位的不同,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敌国不相征也。"《尚书·胤征》:"奉辞伐罪曰征。"孔颖达疏:"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墨子·七患》:"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用为进攻,一般指长距离的攻伐。《资治通  相似文献   

10.
《论语·述而》第16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该章把孔子安贫乐道的精神表现得活灵活现,备受历代读者赞赏.语文版《〈论语〉选读》将该章编辑在《君子之风》一课中,对"疏食"作了注,将"饭疏食"译为"吃粗饭",但未注解"饭"字.《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提醒学生关注文中一些文言特殊现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饭'和'枕'用作动词."很明显,编者把"饭"字当成了词类活用.这其实是以今义解古义的臆测行为.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指出:"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12.
在晋代和南朝的史书中,常见"北府"、"东府"、"西府"之名.它们都是当时的军事重镇.本文拟对这些名称的缘起及其在东晋时代的历史情况作一些粗略的考证;此外,"南府"之名不见晋、宋史书,需要探讨一下有无其实的问题,故题名曰《东晋四府考略》.一、东府东府之名遍见于《晋书》、《宋书》、《南史》.例如:《晋书·儒林·徐邈传》:"邈尝诣东府,遇众宾沉湎,引满喧哗."《晋书·王恭传》:"道子尝集朝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指出:"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14.
"感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有所感触而领悟."与"感悟"相近的词是"意会".在《庄子·天道》有这样一句话:"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思是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简单地说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由  相似文献   

15.
《辞源》对"殛"字训释: "纪力切,入,职韵,见. 杀.《书·尧典》:殛鲧于羽山."(商务印书版2011年4月修订) 如是说,"殛鲧于羽山"是舜在羽山把鲧给杀死了.对此,笔者颇有质疑.我们先来看看《尚书·尧典》中的有关记载: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西汉学者孔安国《尚书孔氏传》有训:"殛、窜、放、流,皆诛也."其"诛",广义上讲就是治罪,它固然有"杀死"义;但"诛"字从言,《说文》:"讨也",即声讨、责罚.《尔雅·释言》:"殛,诛也."(宋)邢昺疏谓诛责也.(《康熙字典·辰集·歹部》上)"诛责"意义上应该不是"杀死".郝懿行《尔雅义疏》:"殛,诛不必杀矣."那么,鲧究竟是被诛杀了还是被责罚治罪呢?  相似文献   

16.
人为什么要写诗?《诗经·大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旋宫"--唐代"祖孝孙音阶及其宫调体系"的发现是音乐界大事,也对"燕乐词源说"发生冲击."唐乐"之标志,是祖孝孙旋宫体系的"大唐雅乐".它是真正催生和哺育"词"产生的温床."燕乐"之称,应从音乐实质上予以重新定位,"宴(燕)乐"只是指使用众多音乐以为"宴享"服务的仪式和场合,它自身并没有统一音阶,不能与以"胡乐"为主体的实质性"燕乐"相混称."燕乐"并不能涵盖当时的音乐全体,它仅属于祖孝孙宫调体系改造"胡乐"后的一个组成部分."唐乐"是多调性结构,"音乐"与"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艺术门类,词的产生既需要有适当音乐的配合,也有其"诗之裔"的传统影响.苏轼作词,有其"见微知著"的发展过程.《竹枝歌》应属填词性质,它是苏轼"通判杭州后大量写词"的前奏表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阿里山纪行》就是一篇美学价值很高的游记散文.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应该利用文章中的美育因子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对于《阿里山纪行》美学价值的探讨,我们往往更多地聚焦于探讨它的语言之美、音乐之美、形象之美,如果说这些是这篇文章美的外在,那么情韵之美则是这篇文章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9.
张新 《现代语文》2007,(3):106-107
《周易》是汉之瑰宝,被儒家奉为经典,因此被称为《易经》.《周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其中所谓的"太极"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与之相对应的太极图就是一对阴阳鱼状合二为一的圆体.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因此,太极图的内部是一对阴阳鱼,这一对鱼,一阴一阳,阴阳互补;"对立"存在,和谐平衡;但又合二为一,"统一"于一个圆,象征着宇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和谐统一的普遍规律,由此奠定了汉文化"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在《啸赋》里描述道:"动唇有曲,发口成音。"吟啸之风俗较为古老,最早可追溯于《诗经》。《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都是借"啸"抒发遭遇遗弃后的痛苦和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