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法战争外债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国库空虚、财权分散,内债难筹,国防经费长期不足,强敌入侵,不得不向伺机而动之外国资本援例举债应战。债权银行(洋行)追求高额利润,英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在华利益考虑,积极支持了本国银行的放贷活动,各有所图。列强在中法战争期间贷款权的争夺,掀起了19世纪80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中国借款权的高潮。中法战争对债对抗法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中方的举债活动催生了中国近人第一批实业外债,就债务方而言,中法战争期间所借外债应予以相当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晚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家财政内外交困,入不敷出。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收复新疆,清政府找到一条新的出路——举借外债。胡雪岩作为清政府与洋人交往的统领人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解决了西征军军饷的燃眉之急,但一直以来,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后人对胡雪岩的西征借款利息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对他的功过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采取严格限制举借外债政策,外债只是其作为财政应急的临时策略。甲午战争中,张之洞力主借债备战;为扭转战局,张之洞还提出借巨款来重整海军,突袭日本本土计划;为了保住台湾,张之洞不惜以借巨款,将台湾抵押给债权国为诱饵,以实现"押款保台"的目的。张之洞的这些外债主张和实践体现了其"外债救国"思想。张之洞借债备战主张主要出于对财政的应急性补充,并且表现出对外债依赖的趋势。而"押款保台"策略充分体现了其举借外债的政治性目的,而这种政治性借款对甲午战后晚清外债导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借师助剿的背景下 ,清廷对雇佣军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反对到赞成的变化过程。雇佣军合法化以后 ,清政府比较重视对雇佣军的控制 ,一方面约束洋将 ,对使用洋将作出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则是将人数控制在一定规模上。  相似文献   

5.
近代的中国和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同样遭遇了财政危机,但是两国在处理财政危机上的做法却大相径庭。清政府面对财政危机采取的广开捐纳、发纸币大钱、举借外债、自筹军饷、财权下放等做法成为了日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阻碍,而日本政府则采用财权收归中央、发行信用货币、财权集中和金融改革等措施则为明治维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为应付庞大的支出大举外债。这些外债主要用于清政府的军费支出。在争夺贷款权的激烈斗争中英国占了主导地位。借款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剥削性,对清政府财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宋教仁反对举借政治性贷款,反对列强凭借债权干涉中国内政,告诫人们提防外债的政治危害性。他认为借外债要遵循均势原则,强调政府要整理财政,加强债款管理,债款只能用于经济建设事业,并要预先筹划偿债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华侨教育的发展分3个时期:19世纪70年代以前为华侨自发办学时期,该时期清廷在华侨教育上毫无政策可言;19世纪70年代起到19世纪末为部分清廷官员推进华侨教育的发展时期,该时期清政府的侨务政策发生缓慢变化,对华侨教育问题也渐渐重视起来;20世纪初至清末为华侨自觉创设新式华侨学校的华侨教育大发展时期,该时期清政府采取鼓励国内教员到海外任教、设劝学所、派视学员、制定华侨学堂规则、创立暨南学堂、推行“新政“广揽华侨人才等措施,使得华侨教育出现第一次兴学高潮.尽管晚清时期,清政府是在其思想、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利益驱动下才采取措施推进了华侨教育的,但是从客观上讲,这对华侨教育政策的转变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教仁的均势外债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教仁的均势外债思想中有三个中心环节:一、均势--力避外债亡国的钥匙.二、联美制日--推行均势外债思想的方策.三、限制用途、强化管理--实现均势外债效用的根本.宋教仁有关外债的文著之中,固然有宣传反清的意图,但其基本思路应该说是理性的,富于现实可行性.这既与清末社会整个舆论氛围--外债妖魔化、"商办情结"等有相当大的差异,亦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其他精英如杨毓麟等借拒外债而斥清廷多有不同.前者彰显的是理性,后者则折射出宋教仁不因反清、"反满"而牺牲国家,置国家利益于党派利益之上,联系到他对间岛等诸多问题的关注而落脚点并不局于反清,及与张之洞等清廷要员在均势外债方面的共识等,则其思想的超前、先进,当无疑问.宋教仁有别于孙中山,此乃重要区异.  相似文献   

10.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它的来历可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市的工人大罢工。19世纪80年代,为了攫〔jué〕取最大的利益,美国和欧洲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的前半期,广州和恰克图都是清政府两个重要的对外口岸。就贸易对象而言,俄国人独享在恰克图的贸易权,广州则是除俄国人外的欧美商人的天下。从两个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和在两地参与贸易的行商与“西商”的经营手法上,可以看出在联系国内与国际市场方面,两者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样,19世纪前半期对外贸易商品的历史性转变也明显地影响到相距甚远的两地。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以后,清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其直接原因是这一时期清政府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或主动或被动地推行了三次变革,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变革首尾相衔,代表了晚清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三个不同阶段。笔者认为戊戌变法受洋务运动的影响甚大,因此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清代统一新疆以后,清政府向天山北路大量移民,而在天山南路则实行汉、回隔离政策,不准内地人口迁入。19世纪20年代末在平定和卓后裔叛乱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随之调整,逐步将移民南疆作为巩固边疆的方略。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南疆的民族状况迫使清政府改变初衷。清朝国力衰退,国库空虚,社会矛盾激化,已不具备大规模移民的能力以及维吾尔族人口的增长,1828年到1850年在南疆开垦大量土地大多数交予维吾尔人耕种,这无疑对南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邵飘萍是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著名记者,他经常对军阀政府内的丑闻进行曝光。段祺瑞为此伤透了脑筋,他为了控制舆论,规定政府开会时严禁新闻记者采访。有一次,邵飘萍听说段祺瑞为了向法国借巨额外债,召集财政总  相似文献   

15.
北洋政府成立后 ,因财政上的压力开始提出整理外债问题 ,曾设立专门整理机构 ,提出过各种解决方案 ,但最终未能与列强达成全局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债方案。其原因 ,除了当时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限制之外 ,主要在于北洋政府在经济、财政、金融、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无法继续统治下去 ,难以对积欠外债进行认真的整理和达成确实可行的整理方案。在理债问题上的困境直接影响到北洋中后期达成新的重大外债 ,而且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积欠外债 ,成为以后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面临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公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吸收巨额款项的一种形式。在国内发行的是内债,在国外借款是外债,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发展的产物。公债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后期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在我国,外债比内债出现的早一些,单就内债言,最早在清末甲午战争前夕,当时,“海防吃紧,需饷浩繁”,为了给行将爆发的战争筹借费用,清政府以息借商款的形式发行了我国第一次国内公债。此次公债没有明确数额,实发1102万两,月息7厘。四年后,即1898年戊戌维新期  相似文献   

17.
杨毓麟的交通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毓麟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子,他的交通思想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其中心认识之一是拒外债,主要动因是我国无偿还能力,外债因政府不负责任、人民有失监督而危险异常,以及铁路等交通业是列强侵华的工具、先导;之二是倡商办,反对官办、官督商办、绅办.在今天看来,由于内资匮乏,借外债筑路乃不争之必然,对此问题,不存在借与不借的问题,而是借多借少的度的问题;就官办与商办而言,双方各有自己的资源优势,皆非十全十美之举,比较务实的手法便是,使两种制度由对立而相容,适合商办者商办,适合官办者官办,或者官督商办,亦未为非可.官办 商办,官商合作,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必由之路.总之,杨毓麟的交通思想中之两大中心点拒外债、倡商办,乃非理性的认识,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需要.但是,这一主张并非杨毓麟所独有,也非革命派的一家之言,而是包括立宪派在内的民间舆论的共识、共同诉求,这充分显现了失控了的清末我国社会之非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外关系上,列强入侵的耻辱令人不堪回首。那么,如何看待这期间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呢?我以为许多人带着纯朴的“民族感情”,把问题简单地笼统地斥责为清政府的“腐败”“卖国”是不足以服人的。事实上,在对外关系上,中国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  相似文献   

19.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几乎同时派遣留学,而几十年后,所得到的结果却迥然不同。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持续时间上,中国都超过了日本。到20世纪初年,中国留学日本者就达2399人,这还不包括未到中国驻日使馆注册者和自费生,留学运动可谓盛极一时。但是,这声势浩大的留学运动非但未能挽救清政府的覆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还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清政府派遣留学的目的没有达到,甚至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留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30年代,鸦片烟毒已经大肆泛滥于中国,给当时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禁烟成为当下政府不能回避的问题,禁烟成效如何,也往往成为当下政府管理能力的映射.从雍正朝到咸丰朝,历届清政府都采取了严厉的禁烟举措,但烟毒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除弊而弊愈甚"之势.究其原因,其间政府关乎禁烟的决策、组织、控制都存有管理职能缺失的弊端.政府管理能力如此低下预示着烟毒泛滥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