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反垄断法的精神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反垄断法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均衡利益,缩小收入差距,为实现社会的实质性和谐提供了制度支撑,虽然它还不够成熟和不够完善,但却是经济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经济宪法。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垄断是指知识产权人凭借其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应当规制知识产权垄断,而制裁的方法则用解除知识产权垄断。由于知识产权垄断,产生了信息的垄断,进而形成和发展了市场垄断。它的无形性和"合法性"使传统反垄断法无法规制。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应当制定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垄断。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加深,人们一直呼唤着我国的反垄断法的早日出台.反垄断法的矛头指向主要是企业的限制竞争、控制市场的行为,这些行为通常以"排他"或"独占"为特征.但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知识产权.在这方面,如何协调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以确定知识产权这种法定的独占性权利在反垄断法体系中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为己任的反垄断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而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一个高效运行的反垄断执法架构。针对我国即将实施的反垄断法确立的"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双层架构"模式的不足,建议我国反垄断行政机关的设置要遵循权威独立、精干效能等原则,单独创设反垄断委员会,并只在中央和省两级设立;另外,反垄断法还应进一步完善反垄断行政机构和行业监管部门的关系以及明确反垄断司法救济程序。只有完善了这些反垄断执法架构,才能使得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后得到真正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有权申请禁令救济,但这项权利的行使应当受到适度规制。具体规制路径的选择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欧盟模式。我国在积极学习域外代表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反垄断法为框架结合FRAND原则考量的禁令救济规制模式,并在立法、执法、司法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对于"反向专利劫持"认识不够、缺乏认定被许可人"善意"的标准和相关法条完善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法被誉为"经济宪法",在西方各国备受推崇。反垄断法作为制止垄断、保护自由竞争秩序、维护消费者权利的重要法律,被保护的市场范围大小自然是一个关键问题,范围大小的界定与反垄断法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是指作为国内法的反垄断法适用于一国主权范围之外的外国企业的情况.它是反垄断法的空间效力和对人效力的扩展.一般来说,反垄断法是国内法,适用国内法域内效力的原则.但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市场的逐渐形成以及国际范围内竞争的日渐加强需要反垄断法具有域外适用效力.目前,各国对于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的态度已经从强烈反对和抵制发展到逐渐通过立法予以认可.我国反垄断法在第二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确立了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制度,在今后的执法中有效地实现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效力将对保护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执法机构.针对我国即将实施的反垄断法确立的"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双层架构"模式的不足,建议我国在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模式上应借鉴国外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反垄断执法的特殊性,建立一个独立的、专业的、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以保障我国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没有明确规定经营者集中控制所采取的实体标准,这不仅与立法宗旨不符,使反垄断法极具不确定性,也与现代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的整体宽容趋势相左.笔者认为,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经营者集中时,应将"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并严重地损害有效竞争"作为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经营者集中的实质性标准.  相似文献   

10.
网约车平台两大巨头滴滴出行公司与Uber公司合并案引发社会上是否构成垄断相关市场、限制市场竞争争议,商务部采取了不同以往对于合并方涉及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并购案的态度也使得此次合并案成为反垄断法实践过程中一个指标性案例。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等法律条文,从滴滴出行公司与Uber公司合并案角度入手,探析"经营者集中"在反垄断法机制下规制边界。  相似文献   

11.
反垄断法执法机构作为行政主体,在反垄断法的实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其实施工作的专业性、复杂性、社会本位性和不确定性既是对反垄断法执法工作的挑战,也对反垄断法的司法审查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反垄断法中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我国反垄断法司法审查制度面临的障碍和我国反垄断法司法审查制度的障碍克服的角度对我国反垄断法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法律概念的厘定,能够更清晰、更准确、更全面的理解法律概念本身的内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新出现的概念"经营者集中"的厘定更是如此。由于世界上反垄断法的国家对此概念的表述名称不一,内涵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对此概念的准确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本文试图通过对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相似概念的比较,来阐述"经营者集中"概念的内涵,并且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20条立法的得与失,以及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法中的适用除外制度,是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共有的法律制度,其基本作用是修补反垄断法的不足。尽管我国反垄断法已经出台,但其中对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却规定甚少。本文分析了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含义、特征和适用范围等问题,以期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确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效果原则在限制他国对本国公共利益侵害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适应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现实价值。但随着这种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一些国家便以"效果原则"为借口,对他国的主权和公共利益造成侵害。现阶段,为有效遏制"效果原则"的不合理扩张,应实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阻却制度,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有利于防范和遏制国际"卡特尔"行为对本国的不利影响,是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抉择。借鉴国外经验,正确定位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原则,对于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避免争议和选择性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维持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我国于2008年出台《反垄断法》,以期通过该法规范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行为。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在私人执行制度方面规定得比较模糊,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使反垄断法执法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主体、程序、赔偿等方面着手,建立切实可操作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高《反垄断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维持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我国于2008年出台《反垄断法》,以期通过该法规范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行为。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在私人执行制度方面规定得比较模糊,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使反垄断法执法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主体、程序、赔偿等方面着手,建立切实可操作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高《反垄断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行业协会对市场竞争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维护竞争秩序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排除和限制竞争的一面。《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作了规制,但要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规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反垄断法是政府对商业集中和经济力量的干预。长期以来,反垄断学者、执行机构与法官围绕着反垄断法的价值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折射出其背后浓厚的意识形态冲突。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进化派强调反垄断法的经济效率,而以民粹派为代表的干预派特别关注反垄断法的社会政治价值。双方相悖的政治信仰强烈地影响着反垄断法的执行。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立足于维护自由竞争,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目的就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本性。要使《反垄断法》充分发挥作用,反垄断法不应有中国特色,而应与国际反垄断法规接轨,克服在反行政垄断上存在着的认识偏差。我们在协调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时,更应该注重反垄断法而不是产业政策。反垄断法的颁行对我国政府行政垄断提出了严重挑战,需要在有限政府框架下,厘清政府行政职能、所有者职能与反垄法执法者职能的关系,使其愿意并且学会用反垄断法的执法方法和程序来履行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