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们常见到老一辈专家学者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原因就是他们在记忆力旺盛的少儿时代,下过一番熟读和背诵的工夫,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
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有厚实的积累才能施展大作为,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生记忆能力强于理解能力,让他们积累语言,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分之一以上的内容是要求积累背诵的,在小学教学中做好语言积累,对学生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8,(2)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  相似文献   

4.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则主要依赖于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是眼高手低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于",教学中要善于"小题大做",关注学生语言积累的细节,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才能提高语言积累的效率。语文教学中的"小"断不可小视,更不能被忽视,因为它们往往都是进行语言训练,达成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5.
"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而要让这一能力实现精准落地,自然离不开学生用心地去品味语言,在提高语言表达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他们语言的表现力.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理解、感知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积累语言形式和行文结构等方面,引领学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学生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际上是谈积累与作文的关系。《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字组织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强化了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积累。1.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下同归了本位。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对培养创造能力有独特的作用。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好语文,能提高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并受到读物情、理、美的感染与熏陶,进而形成能力。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尽人意。不少学生拿到一篇文章不能进行正确理解、评价和赏析,使得语文教学面临一个高消耗低效率的困境。也许,从培养语感这一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能顺利地向写作迁移,能够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增强对语言信息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的语言个性不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反映,同时还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学生们的个性语言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个性语言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正确指导学生们运用语言,既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又体现自己的人品素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强调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语文教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失去了真实的语文教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中,反复强调"语言的积累",如第一学段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第二学段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特别是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要使他们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教师必须在课内课外经常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则主要依赖于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却是眼高手低,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学中要善于"小题大做",关注学生语言积累的细节,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才能提高语言积累的效率。语文教学中的"小"断不可小视,更不能被忽视,因为它们往往都是进行语言训练、达成语言积累的着手点。那么如何敏锐地抓住"小",并做出大文章来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符春燕 《云南教育》2008,(11):18-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对语言积累的丰富性、准确性和迁移性的把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要做到这一点,语言积累的充足性、准确性和迁移性的把握非常重要。下面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写作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积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做"奠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们以为要作好以下工作。1.明确一个中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习语言,让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语感训练,让学生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范例.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文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内化". 众所周知,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效率相当高,他们没有专门的语文教师教他们说话,只是靠着他们大脑中的语言功能体系,不断地听取、记忆、分析、比较,终于弄懂了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轻松地学会说话.这是一种积累与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过程之一,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构筑语文知识的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陈桂英 《辅导员》2012,(33):41-4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通过不断积累养成了语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一、"听"中促积累(一)听磁带,养习惯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书都配有一盒磁带,充分地利用好这盒磁带,经常反复地听。学生耳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