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比比课程开展初期,我们常常发现幼儿在课堂活动中,对于一些应对问题的策略理解得很到位,说得也很好。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就走了样,脱了节。形成一种说、做不一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幼儿从课堂上所学的与生活中的实践之间缺乏桥梁支持,如何才能为幼儿搭建起这座适宜的桥梁呢?在单元二《沟通》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抓住了“情景扮演”这一主要的学习方式,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合适的操作活动材料 1.情趣性原则。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它寓教于乐,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后用游戏情节贯穿幼儿数学活动的始终,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增强活动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如小班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及感知排序”活动时,我设计了“搭楼梯”这一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插塑作“小圆砖”来进行“搭楼梯”,  相似文献   

3.
蔡小真 《家长》2024,(7):58-60
<正>在双减政策的督促下,教师自觉提升幼儿活动的设计性、体验化、实效性,积极打造高品质、高价值的人文环境,助力幼儿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了优化幼儿的成长环境,教师深度考量“情景式”户外体育活动课程的简介,全面总结“情景式”户外体育活动课程的活动特点、设计原则以及育人价值,科学阐述“情景式”户外体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因此,“情景式”户外体育活动课程能够为幼儿提供主体式、设计性、能动化以及素养型的生命成长空间,以教师的育人智慧与职业素养促进幼儿的快乐生活、友好交互、多维集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七年级教材中,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它是一项全新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语学科的基本目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学习内容上,  相似文献   

5.
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为例,采用整体化教学策略,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概念化、结构化、情景化、活动化的整体设计。以“情景构建—具体问题—学生活动”为主线,整体化设计单元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社会,课程”的综合要求,创设教育情景或是环境,使幼儿由“动机,兴趣、需要”展开各种活动,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幼儿只有在自己作主的活动圈子里,在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果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自主活动的控制,通过成人去导演和指挥活动,那活动就不成为其自主活动了。自主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心理活动和精神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幼儿的权利。因此,在自主活动中,幼儿是主人,是幼儿在活动,而不是教师在主导幼儿。教师的指导应迎合幼儿的需要,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本文试就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几个方面作了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汪丽 《幼儿教育》2001,(10):14-14
从教师的角度看,“田野课程”强调尊重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从幼儿的角度看,“田野课程”强调主动学习并作深入探讨。在实施“田野课程”时,我们设法提高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引导孩子根据兴趣和经验选择活动,并主动运用学过的技能进行调查、探索、扮演、记录、自我评估等。如在“天气”主题中,有些孩子看了录像《小老鼠的朋友不见了》后画了各种“雪花”。此时,我们想引导幼儿剪雪花,可孩子们继续关注自己的活动,并没采纳我们提出的建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自2013年起开始研发幼儿园全面性教育(以下简称“性教育”)课程。该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相辅相成。课程第二个单元的名称为“新生命的诞生”,是在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的学习基础上,为幼儿介绍与生命诞生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一、知识学习:生命的诞生真神奇婴幼儿对生殖和生育的认知水平遵循其发展规律。美国缅因大学学者卡农等人对比了英国、荷兰、瑞典和美国幼儿对受孕和生育问题的认知情况,发现在不同文化下,6岁幼儿对受孕和生育的理解是有限的,但良好的性教育有利于幼儿更准确、科学地认识受孕和生育,避免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1]该研究也启示性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进行生殖和生育相关内容的性教育是可行的,这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阶段,与生殖和生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受孕过程、怀孕过程、出生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张莉 《华章》2011,(36)
蒙台梭利说过:“没有所谓的好方法,我们应该看到孩子成长的自然法则,因此,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发现孩子的自然本质,同时帮助他正常发展.”幼儿的学习活动就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情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幼儿在自然、自主的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正是儿童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扮演好“授人之渔”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发展表现,在适宜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以提升幼儿自主活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语言文学中的故事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活动通过幼儿扮演小动物在“小猴连锁店”购买圆圆的东西的游戏活动,丰富《小猴卖“圆”》这个故事的内容,让每个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去学习故事,提高描述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发挥“娃娃家”最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对小班幼儿三个发展阶段的活动情景进行分析,力求准确把握幼儿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针对性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与快乐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陆春燕 《早期教育》2003,(11):34-34
“助跑跨跳”是幼儿园体育基本训练内容之一。以往的教学是老师示范、讲解,幼儿反复练习,内容单调枯燥,练习效果不甚理想。新《纲要》“让孩子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的理念启发了我们,于是,我们尝试以游戏“小花鹿学跳沟”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这一新颖的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现将教学方式和感受介绍如下: 1.出示小花鹿标记,鼓励幼儿扮演小花鹿的角色,和鹿姐姐(老师扮演)一起到户外游戏,以扮演角色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周兢 《幼儿教育》2003,(2):22-23
在进行活动整合课程研究时,我们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获得了这样的认识:(1)我们希望提供一种能兼顾儿童发展个别差异性和儿童发展全面性的课程构架,寻找相对符合儿童兴趣和可能容许不同儿童共同学习的内容。(2)我们需要寻找各个发展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并将此有效地整合到课程目标、内容中去,使儿童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和发展这些领域概念和技能。(3)我们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尽可能地为不同需要的幼儿提供轻松自在的、合适的学习情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而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考虑两种领域划分的对应关系。在此,我们借用一个课程单元的网络图来说明这套活动整合课程在建构课程目标和内容时,如何处理课程整合观和领域观之间的统一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成了教师们的热门话题。其实,作为课程的生成方式,“生成”一词并不惹眼,它只是一个没有思想内容的动词而已。然而,当“生成性课程”被视为一种课程模式时,它突然变得惹眼起来,特别是当《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将“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存在方式而加以理念性宣导时,新一波讨论在实践领域展开了:教师预设性活动和幼儿生成性活动的内涵是什么?两类活动的关系怎样,如何转化?如何关注和回应幼儿生成的活动?教师预设性活动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有什么区别?等等。  相似文献   

15.
《家教指南》2006,(5):32-33
“表达和交往活动”是法国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法国幼儿园经常开展木偶戏表演、听故事、角色游戏等活动,帮助幼儿习得新概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促使幼儿有能力与教师、同伴交往。  相似文献   

16.
幼儿研究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主题”活动和中小学研究性学习,其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即正确教育理念的构建者,环境的创设者,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活动方案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支持幼儿自主探究能力与品质的发展,幼儿园应大力建设探究性课程,并应依据儿童发展证据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使课程具有以幼儿生活与兴趣为基本线索,以幼儿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既鼓励幼儿协商合作,又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的实践特征。建立在儿童发展证据基础上的幼儿园探究性课程基于幼儿发展的实际与潜能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协同“反思型教师”和“伙伴式家长”,把幼儿培育成“小小探索家”。  相似文献   

18.
“田野课程”是借鉴瑞吉欧教学理论,以整合的观念设计组织教育活动,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思考并寻求答案,注重真实生活和环境在幼儿自主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和帮助。“田野课程”还通过互动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引导和促进幼儿充分地学习和发展。“田野课程”融合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问题中心设计”理论,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园多年来主要是以“结构性教学”为主,“田野课程”与“结构性教学”相比较有几个特征:从比较可以看…  相似文献   

19.
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必须与游戏整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熟知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之一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那么课程与游戏如何整合,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金丽萍 《考试周刊》2009,(40):235-235
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和游戏为基本内容,以幼儿自主的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活动型、整合性课程。我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中改变了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活动,注重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条件,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