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梅花以高洁、坚强、谦虚而著称,历来是画家笔端的宠物。山东省老教授协会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光明,就喜爱画梅,他师承齐白石入室弟子娄师白、潘天寿入室弟子高冠华,堪称当代画梅之翘楚。  相似文献   

2.
金农“扬州八怪”画家之一。近年来,对金农绘画艺术争议甚多,主要表现在:金农何时开始从事绘画艺术创作,金农是否会画画,金农代笔画诸多问题上。本文根据金农画梅的艺术个性,画面风格,以及遗留在世的多种文字资料的研究与分析。阐述金农在清代画梅艺术上的定位,画梅之中代笔画现象与实质等看法。  相似文献   

3.
彭玉麟画梅原因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玉麟之画梅确有对昔日恋人梅姑的怀念 ,但并非完全是为情而作。彭玉麟画梅的主要原因乃是他欣赏梅花那种傲雪斗霜、历苦寒而芳香的精神 ,并终生以此作为自己坎坷身世的自喻和耽介气节的自励。  相似文献   

4.
<正>也许是因为母亲喜欢画梅的缘故,我喜欢梅花。不过,我并未真正读懂梅的含义。那一次,观看母亲画梅,感动之情涌上了我的心头……一支毛笔,握在母亲的手中,只见母亲稍作沉思即泼墨。瞬间,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就呈现出梅花苍劲的枝干,那枝干由右下角向上伸出,稍作倾斜,再向左上角伸展,稍作皴笔点染,梅骨的苍劲之意便跃然纸上。我真不明白,母亲这样一位看上去柔弱的女子,她的笔下怎会  相似文献   

5.
正画梅的开山鼻祖当推北宋仲仁(即华光和尚),他用清淡的水墨晕染,写出梅花古峭奇崛的神采。继南宋扬无咎和其甥汤正仲嗣承仲仁的衣钵,并进而创用勾瓣点蕊的圈花法,益增梅花清俊冷逸的韵致,蔚成墨梅流派。到了元代,画梅名手不乏,而卓然出众、最负盛誉的画家当数王冕。他善于吸收前人之长,同时深入观察自然物象,无论在构图还是在笔墨技法上都有独特的创造,自成一家风貌,  相似文献   

6.
正汪士慎(1686—1762),字近人,号巢林,别号七峰居士、溪东外史、晚春、甘泉山寄樵等,安徽休宁人(一说歙县人),寓居扬州。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他擅花卉,精于兰竹,尤擅画梅,因有一目失明,遂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其作格调清淡秀雅,素有"汪梅"之说。金农称汪士慎画梅之妙和高西唐(翔)异曲同工。其书法擅狂草、篆隶,另著有《巢林诗集》。清代初、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通画家李方膺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在画梅方面艺术造诣极深。其画风纵横跌宕,崇尚气势,师法自然,潇洒飘逸,尤其在梅花艺术作品的创作上,不拘成规,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静夜月华明,开门满山雪。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竹斋,别号梅花屋主,诗多描写田园生活,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梅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梅五言绝句,全诗风格冰清玉洁,空灵华美,细细品读令人  相似文献   

9.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王冕童年放牛时学画荷花,给读者以很好也很深的印象。其实王冕以画梅出名的。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四有《王冕传》。略云:“……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语含讽刺。人欲执之,冕觉,乃亟归……”故宫博物院收藏他的《墨梅图》,其中一幅自题云:“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又一幅自题云:“江南雪消春渐回,谿东谿西梅花开。幽人得句兴不浅,招得老逋携酒来。”清人高士奇《苑西集》卷十,有《题元人王冕墨梅》一则云:“冕字元章,会稽…  相似文献   

10.
三友图     
陆抑非 《继续教育与人事》2005,(11):F0004-F0004
在《三友图》中,作者以双钩法画竹,以没骨法画梅.以写意法画松.多种笔法并用,墨色变化丰富,疏密得当,浓淡相宜,画家有意识地将松、竹、梅这“岁寒三友”在画面中辅不居主,让它们前呼后拥、相互穿插、簇拥着一块巨石。巨石以淡墨勾勒皴擦.  相似文献   

11.
黄独峰是山水、花鸟和人物兼而能之的大家,在艺术实践中,他清醒地看到了笔墨除塑形写貌之外,还有其独立意义上的审美性。此外,黄独峰先生深知传统绘画中精神性表现的至关重要性,他在如何看待中西绘画相互发展的问题上,有着卓识远见,他在提倡学习西方绘画的同时,始终强调要把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发扬光大,他表现的题材广泛,已突破了“四君子”的束缚并且首创了神仙鱼的艺术形象。他坚持的是“亦古亦今、中西兼融”的绘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林逋隐居孤山,以咏梅著称于世,遂有所谓"梅妻鹤子"之说。但林逋咏梅八首律诗中,所写多称"小梅"、"孤根"、"一枝"。同时文人造访其所,所见也以松竹为主,由此可见其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所谓"梅妻鹤子"说也不见于宋人著作,是后世的想象之辞。  相似文献   

13.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4200百余首诗中有140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他生性爱花,特别是梅花,在蜀的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多首“咏梅诗”,这些诗融进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现了一种民族的伟大而永存的精神美,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为此,从四方面对陆游蜀中的咏梅诗做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在诗歌史上,梅花很早就被文人赋予了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到了宋代,咏梅成为文人的一时趣尚,两宋之交的杰出诗人陈与义一生以大量的诗篇咏梅,在梅的意象中,或寄托高远的人格理想,或传达脱俗的诗艺理念,或寄寓深切的怀乡之情,托意丰富,风格清迥,梅花的人文色彩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词中大量描绘了各样的花卉,尤以咏梅为著。她常以梅自比,梅成了她的化身。结合李清照一生的经历,探析女词人大量咏花词中所反映的其前、中、晚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以梅写意者层出不穷,然屈骚之下,以梅入骚者并不多见。今骚体长诗《梅赋》以骚之体式写梅之气韵,深得《楚辞》神韵。全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诗境阔而意绪悠长,格调迂徐而不乏昂扬之态,深追屈骚之体,是当代寂寞骚坛上的一朵奇葩。《梅赋》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救世、醒世、敢为天下先,奋发向上而又饱含爱国热忱的有志之士形象,同时也是新时代千千万万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爱国劳动者形象,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是对苏轼黄州时期咏花诗的审美解读。黄州贬谪是苏轼人生旅途中的非常重要时期。他的感情,他的人格操守,他的内在精神,通过咏梅花、海棠、老枳等得以寄寓。章从三方面对其黄州咏花诗予以赏解,指出咏梅诗是其精神格调的映射;咏海棠诗是其灵魂道德的投影;咏老枳诗是其美学情趣的展现。由此也能看出苏轼对诗品与人品、物与我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水墨兰花,名列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是中国花鸟画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兰花有清、幽、远、超的品格特点,历朝历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写兰”作品。写兰要讲究立意、章法,要长期锻炼积累,才能画出满意的兰花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