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尼珍 《西藏教育》2009,(7):43-4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使学生借助这些认知工具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探究问题、更新知识和追踪科技前沿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贾秋卫 《考试周刊》2012,(58):128-12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使学生借助这些认知工具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探究问题、更新知识和追踪科技前沿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网络学习中的认知系统进行剖析,指出教师不仅需要通过网络课程控制好向学生输出的认知信息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还应设法通过网络课程调节学生的认知加工状态和教师本身的认知加工状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潜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使创优产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开发和运用恰当的认知工具是达到深度学习的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切能促进学习者认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工具,包括纸、笔、模型等都可称为认知工具。基于心理学、知识科学、教育学而开发的计算机认知工具能极大地便利学习过程,并促进深度学习。(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支撑。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要性1.信息技术的渗透运用,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的各类课件可以将来自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上的文字图像,师生自己拍摄的、照片等信息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基于Moodle网络课程学习中认知系统的分析,指出教师不仅需要通过Moodle网络课程控制好给学生输出认知信息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而且还应该设法通过Moodle网络课程调节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认知加工状态,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1 信息技术与程整合的基本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只是活动中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其四大要素,因此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理想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现代汉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现代汉语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相似文献   

9.
程新华 《教书育人》2007,(9):110-112
一、课程整合的不同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作用不仅是呈现信息和传递知识,更是学习者用来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强调认知的社会与物质的双重属性,为信息技术支持的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系统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理论框架。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具体实践,也是基于互联网的知识构建的学习型组织。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为实例,从分布式认知角度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外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质量对学习者学习课程具有直接的影响。认知负荷理论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性出发,认为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存在着3个方面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无关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庞咏兰  杨健川 《考试周刊》2011,(85):101-102
基本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方式都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本文从语义范畴认知观的角度阐述了基本范畴词汇和隐喻认知方式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基本范畴词汇是学生扩犬词汇量的强有力工具,而隐喻认知方式对学生掌握一词多义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质量对学习者学习课程具有直接的影响。认知负荷理论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性出发,认为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存在着3个方面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无关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从网络教学的本质和技术特质来看,其主旨是向学习者提供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个性化教学支持。将认知风格理论用于指导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与之匹配的网络课程学习内容组织结构和媒体策略,以期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学习的优势,并引导学习者建构适应性更强的认知风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网络课程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认知理论的学前课程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建构认识结构的过程。(唐淑主编.国外幼儿园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7~39页)(一)凯米—德芙里斯课程1.课程的目标凯米认为,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儿童的“发展”。“发展”是获得高层次的认知和道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她把课程目标分为长期和近期两种。(1)长期目标发展儿童的“自律或自主性”,培养未来的具有批判性…  相似文献   

16.
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针对这一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一节课里的每一环节,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探  相似文献   

17.
谈"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广义上,课程整合是指使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的整合。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的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一个整体,将不同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信息呈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角度出发,对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学习者、信息内容和媒体类型)的各自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概要分析,并从网络课程中的信息呈现形式、超媒体信息表征、信息结构组织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网络课程信息的组织和呈现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减少阻碍学习的认知负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的开发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能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的重要手段。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扩展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组织了“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该研究以“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为理论基础,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总结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环境下“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下均简称为网络环境下三位一体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并大大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