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郑和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七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促进了与到访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却有多种说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宣扬国威说。《明史·郑和传》载:“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王景弘等通使西洋。”郑和的随员巩珍在《西洋番国志·自序》中也说:“永乐之初,遣中外重臣,循西海诸国昭示恩威。”  相似文献   

2.
郑和下西洋是中外交通史上的大事 ,因此绝大多数中国古代史教材都会用较大的篇幅去叙述它 ,人教版的中学历史教材也不例外。最近《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转给我一些读者的来信 ,内容都是关于教材对郑和下西洋的表述的。这些教师好学肯钻 ,提出了不少富有价值的意见 ,但对于个别建议的内容和思路 ,我认为仍有进一步辨析的必要。在这里我不揣浅陋 ,提出来与广大读者商讨一下。(一 )一位教师根据《明史·宦官》的记载撰写了《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明成祖派遣的吗 ?》一文 ,指出“郑和前六次下西洋是明成祖派遣的 ,第七次是宣德皇帝派遣的”。应该…  相似文献   

3.
郑和下西洋是否到达我国的台湾岛,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从郑和船队出洋的目的和使命、郑和下西洋时遗留下的《郑和航海图》以及记载郑和下西洋诸多史料中的疑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郑和及其主船队没有到达台湾岛。  相似文献   

4.
一、1402年“靖难”之役,燕兵入南京后,明建文惠帝下落问题,成为明史五百多年来悬而未决之谜。二、广西地方志有关建文帝事迹的纪事:(1)《宜山县志》是“明惠帝云游至庆远。”(2)《武宣县志》是“建文逊帝微眼南下,云游到此(武宣仙岩)。”(3)《徐霞客游记》是(横州)“宝华山上有寿佛寺,乃建文君遁迹之地。”三、广西地方志的纪事,对明史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材料,对解决明建文惠帝下落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164页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从 14 0 5~14 3 3年 ,“郑和前后航海七次”。那么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明成祖派遣的吗 ?明成祖 ,年号永乐 ,14 0 3年即位 ,死于 14 2 4年 ,使用永乐年号 2 2年。查《明史·宦官》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永乐三年 ,即 14 0 5年 ;第六次下西洋在永乐十九年 ,即 14 2 1年。 14 2 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 ,明仁宗即位。明仁宗朱高炽即位的当天 ,便下令停止郑和出使西洋活动 ,命郑和率船队守备南京。朱高炽在位一年就死去了 ,宣宗朱瞻基即位 ,改元宣德 ,仍命郑和守备南京。宣德…  相似文献   

6.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武装政变获胜的明成祖朱棣,攻陷南京进入皇宫之后,曾“遣中使出帝、后尸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闵帝纪》)。但不久,“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明史·姚广孝传》)之类的说法传开来了。于是,朱棣不但另找借口,逮捕了溥洽和尚,而且“疑惠帝亡海外”,特派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一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兼且“踪迹”建文  相似文献   

7.
明太祖不许内侍识字之说,见于王鸿绪《明史稿》和张廷玉等《明史》,而《明太祖实录》不载。《明太祖实录》于宦官机构建置沿革和太祖对前朝宦官窃权干政的评论,均详加记述,独不载这一并非无足轻重的禁令,殊难索解。成书早于《明史稿》、《明史》的《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明书》诸书也均无记载,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曾参与《明史》的后期编撰工作的杨椿,在他的《惠帝论》一文中,列举明太祖时先后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中国古代史课本第六章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重点是介绍郑和下西洋及中俄雅克萨之战的历史。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教科书写道:“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要,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说到下西洋的情节与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9.
糟了,今天学习《郑和远航》时,我把它上成数学课了。 《郑和远航》用生动的文字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教学中,我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这一问题统领全文。学生默读、圈画后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相似文献   

10.
郑和卒年卒地,正史无载。郑鹤声、郑一钧“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一说,现已成为主流看法。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全文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及卒年卒地无关,其附录《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作为孤证,作者来历不明,且内容错乱残缺,关键之句“时有太监郑和等”,“和”为小号字,乃后人小注,不足为凭;郑文摘录之有关文字与明万历刻本影印件有多处差异,误将小号字“和”抄录为大号字“和”,将小注讹为正文,据此立说实不可信。明代郑和下西洋原始史料《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天方国”条,及2010年南京祖堂山洪保墓葬出土的《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葬铭》表明,宣德八年正使太监郑和本人并未亲自出使古里国,而是副使太监洪保充正使率分艨出使,不存在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材料】材料一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启航6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国家安排了一系列重大活动: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中央电视台拍摄了郑和下西洋电视专题片,2005年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材料二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与福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册》2004年年底在福建正式发行。邮册中精选了近50张精美邮品,围绕郑和当年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这一宏伟历史事件,反映了郑和和他的船队成员们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2.
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不是寻找建文帝。也非炫耀国威。前期主要目的是通过“金钱”和“大棒”并用的政策来获得海外各国的“外交承认”。后期是郑和及其使团人员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主动要求下西洋。朱棣是前期下西洋的推动力。后期这一主要推动力就变为郑和了。  相似文献   

13.
郑和铜钟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只在中国航海史上,而且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壮举。他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这前两年有尹庆航海到达印度半岛的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见《明史·外国传》),并且古里酋长沙米的喜还派遣使臣随尹庆到中国朝贡,供纳方物。永乐皇帝诏封沙米的喜为古里国王,并赐予印诰及文绮等物。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尹庆又一次出使,向南到达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尹庆的远航出使,可以看作是郑和下西洋的前奏。  相似文献   

14.
1980年7月2日,在江苏太仓县刘家港,出土了长达四十四丈、宽达十八丈的大桅杆,相传这就是明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十一日“三宝太监”第一次率船队下西洋时使用的大桅杆。“三宝太监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领导这一壮举的人物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介航海家,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先导者郑和。郑和(1371——1435),原姓马,小字三保(保,一作宝),云南回族人,在宫中当宦官。不久他到了燕王朱棣手下。明太祖死后,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经三年战争,攻破南京,从惠帝手中夺取皇位,称为明成祖。在朱棣发动的政变中,郑和显示了非凡的机智和才干,“出入战阵”并“多建奇功”,得到朱棣  相似文献   

15.
小学《历史》《郑和下西洋》一课,我体会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历史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像电影的技巧一样要用"特写镜头"使重点突出.郑和下西洋发生在什么朝代,下西洋的目的,在当时具备哪些下西洋的条件是"远镜头"的内容,当然也需要脉络清楚.这些不是重点,在课堂上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但这几方面的内容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特区教育》2009,(6):42-43
一张被历史封尘了的《郑和航海图》,详细记载着郑和七下西洋的不朽航程。郑和率领70艘海船、3万多将士最后一次远航归来的盛景,我们只能在阅读古文字的时候去体会了。  相似文献   

17.
(明)张洪<归田稿·华夷胜览序>与吴讷<思庵文粹>卷三证实:匡愚曾从郑和一、二、三次下西洋,著有<华夷胜览>,郑和使团船队到过淳泥.与此链接,<明实录>等相关的明代史料,支持郑和船队第一、二次下西洋时期到过浡泥的看法.陆容<菽园杂记>等的记载,表明郑和船队第三次下西洋时期到过浡泥.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记有浡泥,表明它为郑和船队所通达之国.茅元仪<武备志·郑和航海图>等,有福建长乐--占城新州港--加里曼丹岛浡泥的航线.张燮<东西洋考·文莱>述及,闽人有随郑和至此留居的.显然,<明史·郑和传>关于郑和七奉使,所历三十余国中有浡泥之说,并非没有任何史料根据,纯属臆断.郑和使团船队分 ,促进中浡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功绩,值得纪念,不可埋没.  相似文献   

18.
郑和舰队驻闽原因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和杰出的军事家,他率领庞大舰队七下西洋,每次出航之前必在福建逗留一段时间,短则二三个月,长则八九个月。人们不禁要问,我国东南沿海港口众多,郑和为什么要选择福建太平港作为他舰队的驻泊地?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祈求中外学者教正。 太平港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或下西洋期间,明朝政府为了发展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西亚及东非诸国间的友好关系,不断派遣使节航海出访这些国家,以达到“宣德化而柔远人” 的目的。仅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明朝政府派往亚非国家的使节达60多次,正副使节中,太监、中官所占的比例也很高,有的还是郑和下西洋使团的领导成员,如侯显、王贵通、洪保、李兴等人,但其使团的规模远不能与郑和相比,据马欢《瀛涯胜览》记载: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壮举不仅是中外交通史上浓重的一笔,而且对明代海洋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是中华民族“云帆高张,涉彼狂澜”的时代精神与“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的宏伟气度在海洋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其二是与海洋有关的作品成批地出现,《西游记》有着浓重的海洋情结,《三保太监西洋记演义》专写郑和下西洋之事,水傀儡戏、《下西洋》、《八仙过海》、《五龙朝圣》等演出了海洋故事题材的戏剧:其三是展示了海洋交通所带来的异国文化和风俗民情,开拓了海洋文学题材。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听一位教师上《郑和下西洋》一课,课尾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郑和下西洋分别到过哪些国家?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具体介绍一下。乍一看,这符合课改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仔细推敲,又觉得有点问题。尽管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可要查阅郑和下西洋时的具体情景还比较困难,不要说学生,就是成人,也有一定难度。教者一味追求拓展延伸,没有把握合适的“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笔者以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延伸的“度”。一是延伸的深度。我们知道,学生的延伸探究和科学家的探究有着本质区别。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