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书法艺术是技与道的完美结合,书者应悟其何为技何为道,如学技不入道则不可成大家。而学书有成者,必是有极高灵性者。所谓灵犀相通,艺精道深也。艺术源于社会、人文、自然。学书之快感并非在于超越古人,而在于品味人生,臻于天人合一之善境。鲁迅先生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蹈,  相似文献   

2.
老庄道家对于"礼崩乐坏"的回应不仅是反思性的,也有正面建构意义,其建构性思路表现为:第一,人心处于与礼乐文明技术的互动建构中,礼乐文明技术对人心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性影响;第二,对人心性的建构要有基于礼乐文明的提升,不可本末倒置以"俗学"来"缮性",而应"进技于道";第三,"进技于道"的主要含义在于一种"以道观之"视角的培育,这是"以道养心"而非以"俗学缮性",由此而达到"圣人用心若镜"的超脱境界。其问题在于:其一,"以道观之"易流于阿Q精神胜利法;其二,"以道养心"的前提是人心对"道"的体认;其三,真正的逍遥之路不是"看"出来的,"改造世界"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宋人院体画的发展已臻中国绘画史的高峰,其中翎毛花卉作品繁多,亦为后世所推崇。其于“以形写神”一路登峰造极,“刻画”之极却也为人所诟病。笔者在对宋人院体花鸟画经过反复品读后,感受其“以技进乎道”的高妙,院画家惨淡经营后,赋予画作以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品读其中与庄子艺术精神相合的巧妙况味。  相似文献   

4.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古琴艺术之“禁”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琴艺术中"禁"的观念作为历代琴论中的重要议题,受到了当代琴学、美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却并未得到详细的阐释。而通过对琴禁观念进行释义和思想溯源,可知古琴之"禁"分别对琴音和琴人进行规定,它一方面受到了儒家尽善尽美的审美观和艺术功能论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源自道家"返其天真"和技与道关系问题的探讨。通过这样的辨析,可知琴禁观念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却凸显了中国古琴艺术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绳墨"工具,与墨子之姓的来源及其学说的构建有着密切关系。墨子出生于木工之家,通过对于绳墨的使用而体悟出规矩绳墨之"器"所蕴含"揣人间曲直"之"道",以之作为他救世哲学的出发点而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姓当是墨子出于对绳墨之道的推崇,在当时百工阶层以技为氏的背景下自以墨为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魏晋之际玄学之风盛行,两汉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传统群体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受到了士人们的质疑,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老庄思想,试图从中寻找到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个体人生价值意义.当时,嵇康著有<声无哀乐论>,主要从反对儒家传统乐论所认为的音乐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声有哀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乐记>)的观念出发,提出声无哀乐、"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声音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的思想,把音乐从儒家传统文艺观中解放出来,赋予其独立的地位,使之成为修身养性之道,成为个体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理想独立之途径和方法,其观点具有鲜明的反儒学思想精神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提出了"道"这一最高哲学概念,以"无为"为核心观点,把"柔弱"看做生命存在的方式。"无为"思想以及"道"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怀的思想对后世中国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万物变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反者道之动"入手,解读老子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深沉思考,进而阐释"无为而为""以柔胜刚"是安身立命之道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庄子认为人的不自由主要表现为人为物所役,而人之所以会为物所役,是因为人与物有分,从而失去道的规定。人只有通过"物化"重新实现与道合一,才能重获自由。庄子的物化思想本质上是一种身体美学,它虽然深刻影响了传统中国人格的形成和传统艺术精神的发展,但也因缺乏历史性而存在被超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庖丁解牛"为《庄子》中极具深趣至理的一则寓言,尽管广传泛释,但是不乏义理未明。只有结合《庄子》全书诸篇的意蕴关联,契中"庖丁解牛"的关键命题,领会庄子层层转进的情致理境,才能最终揭示庄子的生命视域及处世艺术。亦即庄子以"道也,进乎技矣",通过技而通达道的境域,并进而"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突显生命主体的挣得和生存空间的敞开,最终"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则是君臣乃至万事万物在"人相造乎道"、"相忘乎道术"的道域中各得"养生",其中实则蕴含一种以道为依托而具平等自由的生命理念。  相似文献   

11.
陈维贤 《班主任》2011,(9):22-24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借解牛来说明养生之道,其中"道"所代表的事物的规律,与"技"所代表的技术的追求,也为我们的班级  相似文献   

12.
戴震以"气化即道"的宇宙本体论为基础,自然而然地推演出"理存于欲"的自然人性论,反对程朱理学的伪善。他猛烈地抨击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揭露了其"以理杀人"的实质,论述了以理欲统一为中心的伦理学思想,含有近代科学思想的萌芽,体现了一种近代自由精神,具有近代反封建、反礼教的进步意义,深具启蒙价值,是中国近代反对封建旧道德的先声。  相似文献   

13.
以电影《入殓师》为例,通过论证入殓仪式的艺术性,揭示"艺术之道"和"入殓仪式之道",最终阐明真正的艺术完全超越了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出发点之争、目的论之争,真正的艺术既是为艺术也是为人生。  相似文献   

14.
对庄子的"存在式"信仰,阮籍与嵇康以特有的艺术家的眼光体悟到了在庄子身上不仅能取其愤世嫉俗的现实批判精神,若能进一步研究则可契悟其返归自然之道。阮籍与嵇康不仅继承了庄子的养生、论乐以及为文的抒情传统,而且开创了魏晋的艺术之道,最后借着玄音在诗歌中达到了冲和恬淡的境界。在儒家仁爱精神之中体验着道家无为而自然的逍遥之境。通过艺术之心,在心斋中把政治加以净化,因而使政治得以艺术化。他们所要求做的政治,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也只有通过想象而使其在艺术意境中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庄子"道"技"合一思想,分析外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史上,师资培养所使用的三个不同概念所反应的教师身份定位及其隐含的"道"技"思想,从而探索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从以"技"为中心转向"道"技"合一。这有利于加深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也有助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策略的开发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和"人文素质",有其不同于其他语境中的具体所指和特定内涵。"人文"主要有"人之道"、"为人之道"及"做完整的人之道"等三种具体所指;"人文素质"着重指由人文意识和学养、人文情怀与精神、人文行为及实践能力等相互关联的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人的心理品质或人格。大学人文教育,或说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人之道"、"为人之道"及"做完整的人之道"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具有这种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7.
庄子思想对我国绘画影响至深,约之主要表现在五方面。一是“道法自然”的思想使之崇尚画家的“解衣般礴”,屡为后人所称道。二是“蝶梦庄周”的寓言启迪了画家“物化”的思想,作审美的、非功利的关照。三是通过称道工匠之技,贯注“道进乎技”的精神,说出了艺术创造的规律性。四是以“心斋”、“坐忘”的学说,在神秘之中昭示了“虚静”对创作的重要。五是从美丑的相对性中进一步发掘丑中之美,对后世的人物、花鸟等画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工匠精神"的视角分析艺术设计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分析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保障和方法,以工作室制和导师制度为基础,以项目式教学方法为指导,探索"工匠精神"视角下的项目式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精益求精、道技合一的设计品格,力图培养出具有高品质设计创造力的艺术人才,满足新时期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题三反者道之动老子的这句话,我把它看做艺术的一大原则。艺术是对身体的反动。据说人的寿命和腰围成反比,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节制食欲,多做运动。而艺术更是在对身体的压榨、摧残中追求极限的超越。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可以腾空而起,旋转1080度,甚至有人宣称自己可以把这个记录刷新为1440度,即腾空4周。大书法家张芝、王羲之练字练到了"水池尽黑"的程度。而民国有个叫唐驼的人为了超越  相似文献   

20.
台港新儒家唐君毅是标举和系统阐释“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一人.他从四个层面探讨此论题:一、贯注于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二、中国艺术主体之精神;三、中国艺术所显发的人的精神;四、儒道两家分别体现出的艺术精神.唐氏的相关论点问题和意义并存:“中国艺术精神”这一概念模糊而不固定,有泛化倾向,二分儒道以抬高儒家艺术精神的做法体现了新儒家的立场和偏见.但唐氏提出此命题有发轫之义,以心性之学和中西比较的视野解读中国艺术颇有洞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