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基于推演式、深挖式和指导式研究,教师学科德育素养的内涵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制定学科德育目标,挖掘并组织学科德育内容,将其有效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学生认知与道德全面和谐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养,主要由学科德育认知、学科德育情感和学科德育行为三方面构成。营造学科德育良好氛围,完善学科德育教培体系和鼓励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教师学科德育素养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科与专业、学科专业与行业专业既相互依存,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共同决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学科专业知识是学科、专业和社会行业实践发展的科学基础,社会行业实践需要是学科、专业及其知识发展的不竭动力,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都是学科、专业及其知识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设置和人才培养应该是学科知识标准和行业活动性质标准的结合,既满足学科发展及其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又满足行业发展及其对人才和知识的需要。但中国高等教育过去的专业划分和设置基本以学科为本位和标准,轻视满足行业实践需要;重视学科专业、教育宏观实践和基本理论研究和教学,轻视满足行业专业需要和对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教育、教师教育与注重理论和宏观研究的教育学学科教育关系模糊,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组织及其教师长期游离于教育学学科之外;以自然科学的科学化为评判标准评价教育科学和不能很好应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有效指导教育实践的合理性教育理论而不断遭遇质疑;由于过分追求科学化、专门化和专业化,而远离大众生活,不能很好应用于大众生活教育,造成许多严重问题。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有不同的需求,教育学发展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改造专业结构和相互关系,通过合理定位专业目标和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持续强化学科专业与行业专业及其自身相互给予有力支持的关系,解决实然轨迹与普遍逻辑的矛盾,提高创新能力和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教师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各层面教育的科学发展及其对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的需求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目标导向理论,确立KSCQ(知识、技能、特色、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其中的行为目标导向教师,生成性目标导向学生,表现性目标导向社会;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构建了由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技能拓展模块3部分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根据社会需求预测进行动态化专业方向调整,以提高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依据什么来划分专业,也就是依据什么来确定专业服务的方向与范围的问题,通常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考虑:一、按学科划分学科是根据理论知识的内部联系划分的知识体系。应用这些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的指导培养训练出来的技能和能力,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制造出来的仪器设备,有它特定的服务方向与范围。只有当这个知识体系达到了一定的深广度,它才能被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有当与这个学科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一、专业设置的依据高等教育是在普通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专,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对学科专业设置和划分的原则和做法上,存在着差异。设置和划分专业的基本依据有两个方面:(一)人才培养规律,包括学科形成的内部规律及高等教育的培养规律;(二)社会的需要,主要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基础和传统。教育有许多方面并不都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在专业设置上的这两条依据,就表现了这种情况。就高等工程教育而言,人才培养的规律受上层建筑影响的因素就比较少,而一般共性比较多,可资借鉴的国际有益经验也比较多。例如: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老化周期缩短,而高校培养人的周期较长,学生在校学习根本  相似文献   

6.
学科理解研究是对浅层学习和离身认知的省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整体育人价值的需要,也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需要。学科理解是对学科本体知识的回溯性、结构化的深层认知,是教师有效开展学科教学的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时代意义。但是,对学科理解的概念把握障碍、理论与实践割裂、理解结果外显困难等现实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学科理解研究亟需推动全学科参与和学段联动,形成学科理解内涵的全域性解读;破除传统授受教学困囿,导向实践性、意义性的学生学科理解;让理解在行动中表现,以真实问题解决促进学科认知和创造。  相似文献   

7.
王卫东 《现代教学》2013,(7):139-139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社会紧密相关的学科。化学学习不只是完成化学知识的传递,更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道德意识,培养环保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感的过程,这些育人因素都是化学学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专业具有知识体系更新快、需要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电气工程专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同时,作为当前热门的学科之一,自动化专业同样存在着质量与规模、质量与资源的矛盾,如何充分融合地方高校有限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协同培养,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欧美诸国,专业教育就是培养专门职业人的教育,此时的专业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既可以参照学科划分,也可以只服从于一定的办学理念或人才市场的需要,专业是围绕特定领域组织的知识能力结构,由此形成了美国以课程组合为中心的专业教育模式。我国的专业教育往往指的是专门学业的教育,通常依据学科分类划分,由此形成了我国专业教育的学科本位传统。从专业教育的本源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模式应从学科本位转向职业本位。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改进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德育,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新课程背景下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现象的重要举措与重要途径,更是唤起全体教师学科德育意识、增强学科德育实施能力的教学研究成果. 厘清学科德育的几个问题 1.关于课程德育与学科德育的范畴 课程德育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通过各类课程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教育,包括地方和校本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在教学目标上,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在教学内容上,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内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不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2005年中考化学试题要求体现初中化学课程性质,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在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体验探究过程,强调化学实验设计和方法.体现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学科内综合不仅指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更重要的是强调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化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强调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指化学与物理学科有关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定位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学习活动,帮助中学生提高基础学力,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发展,使未来的社会公民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其发展的需要。所以,除了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化学学科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于日常生活中应用化学,服务社会与人民,从而体现化学更好的价值。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任翻身 《考试周刊》2010,(50):19-20
教师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应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肩负着为地方培养法治人才,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加强其专业特色建设关涉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但是,我国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专业同质化以及知识技能平庸化的困境。因此,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应该结合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侧重职业取向,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科学定位专业方向;从现实性、针对性以及独特性等途径加强专业内核建设;通过学术活动加强学科文化熏陶、增强学科内部的文化认同与理解、注重学科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转化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等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而化  相似文献   

16.
以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非合作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课堂行为、心理行为、认知行为、社会行为,并深入分析其所属非合作类型及形成原因,最后从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来研究应对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大赛注重学科素养的有效展示高中政治教师的学科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内涵既指向学科基础性,又指向学科发展性,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政治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根据学科特点,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由六部分组成: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知识,指教师理论知识、职业知识、教学行为知识。二是教师教育能力领域,主要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社会与文化生活条件,向学生传授价值观与人生准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  相似文献   

18.
PCK(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核心,也就是教师除了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外,还要拥有二者的综合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师对一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了解程度、对学科内容的知识构成的分析以及呈现某一学科的策略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既要有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学科教学知识。要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学科知识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9.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发展是用科学、合理、辩证的观点认识社会发展中各领域的问题,依据建立的化学视角,应用物质组成、性质和转化等相关知识分析解释环境、健康、材料和能源资源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应用物质转化、反应原理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本文在分析2019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特点并对考生的作答表现进行诊断性评价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提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为发展学生学科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吕艳春 《广西教育》2014,(24):47-48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中的概念,获得化学学科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其习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应注重实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一、优化演示实验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