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人口文化”虽是一个尚未被确定的概念术语,但人类社会确实存在着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文化。人口文化包括了人类在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活动、方式和结果,以及在维持和发展这种生产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遗传基因、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内容。人口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人口文化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人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如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王余光认为:“阅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基础上,受社会意识和社会环境制约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和阅读文化活动。”幼儿园的阅读文化是阅读文化在幼儿园的独特表现,它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幼儿园阅读文化是基于幼儿园物质技术形态、由幼儿园教育意识和环境衍生而形成的共享的阅读观和阅读活动。因此,幼儿园阅读文化可以从阅读物质、阅读制度、阅读行为、阅读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新文化构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态化是人类化发展的最新取向,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将致力于校园生态化的构建,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努力和大社会辐射力度,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承担起“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人。在高等学校以至中学教育中,生态学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1 生态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自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以自然哲学思想方法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经过科学家们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广泛研究生物与复杂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建立了生态学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使生态学从思…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生产”(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三种文化”(人口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理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论点。人类社会从事“三大生产”的历史,同时也是创造“三大文化”的历史。无论从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还是从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看,构建“三种生产”和“三种文化”的网络系统,都是学界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马维平 《教学与管理》2009,(11):111-112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区域(空间)内所有的生物之间、生物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动态平衡之意。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生态学开始对人文社会各学科的渗透,生态学也从以往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转向与人文学科融合之路。随着生态觉悟的深入以及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成长,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美学等相继出现,使整个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生态化发展趋势,也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北京的“绿色奥运”给学校体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环境影响文化的形成,文化影响环境的变化。抓住文化对环境教育的干预机理,把环境教育置于文化视野中来讨论,不只具有拓展环境教育视界的意义,更是人类文化的觉醒。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视角研究环境教育,实现文化与环境的视界融合是本文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生态学研究反映了人类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学科发展的交叉性.文化的生态学研究既适用于对“简单村落社会”以及“细小的饮食民俗”等文化现象做出分析,也可以用于对诸如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的阐释.随着跨文化比较的深入,文化的生态学研究向着“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民族生态学”两个途径演进.文化的生态学研究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它有助于人们在多层次的时空上明白文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的总体。精神文化生产是人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劳动过程。编辑活动与人类精神文化的生产与发展休戚相关,它是为人们提供每日所必需的“精神文化食品”的活动。而文化产品的生产是创造性的,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必然与美学发现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朱建 《师道》2012,(10):39-41
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但是,对于一个个属于班级组成的具体个体、一个个有着各自不同成长背景的独特生命,如果我们不只是从物质、精神、制度的方面来看待和分析,而是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环境、群体与环境的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阐述将是大为不同的,也因此,我找到了一个审视班级文化建设的新的角度——生态学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语言“塔布”与委婉:人类话语行为的制衡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塔布”是任何一个文化社团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被看作是约束和调控人类行为的“神圈”,其价值非同凡响。离开了它,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文化、精神、教养与优雅便会荡然无存,人类社会的人文制度和伦理规范就会遭受涂炭而最终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无形的制衡之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潜在的心理导引功能和行为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口文化是“人口生产创造的精神结晶”。狭义的人口文化是由人口生产直接派生的直属直系的人口文化系列,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包括性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家庭文化、老龄文化、人口变迁文化、丧葬文化,这些文化因素,从多方面长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发展、进化和升华,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协调、互补互辅,共同推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义的人口文化是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姻、嫁接的旁支旁系的分系统和分支,包括各种人口文化的传统、制度、机构、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比较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始终处在边缘地位,导致教育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化状态,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带来了反向影响.对此,在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应基于文化生态学实施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从文化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入手,提出了文化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化,文冶与教化。”《辞源》明确指出了“文化”一词的教化功能。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已经给教育本身带来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重新审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真正做到把学生“扶上路,再送上一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行为及其环境关系;心理生态学研究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精神生态学则是研究人类和谐、均衡、持续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文化争论的文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文化视作物质或精神的本身,造成了认同过程中的结构错位,是导致近代中国思想史上中西文化争论的根本原因。其实,文化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生活认同的符号,是存在的特殊形式。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和物质的反映。它是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又制约了人类自身的活动。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恰恰为文化定位偏向的人们提供了争论的理论依据。但是这种争论并非完全没有意义,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促进了人类对现象界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文明演进中环境问题的生态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明的演进而存在。不同的明时期,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依赖于生态系统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自身明的发展中又影响甚至损害着生态系统,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作用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而经济活动又是由人类的化和社会所塑造和规范的,所以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应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角度来加以探讨。“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应用化的调适作用,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明观。  相似文献   

18.
西方最古老的“文化”概念是一个自然哲学范畴。从词源上讲,英文的culture、法文的culture、德文的Kultur均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而拉丁文cultura是指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统一的事物、以及通过人为的活动去整治自然。colcre(colo)的原意包含:保护、耕种、培育、崇拜、祭祀——其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涉和对自然的崇拜,即指人类“保护”和“加工”自然生长物。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注意、耕作、景仰、敬神——其原始意义在于人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即对土地的保护、耕耘及景仰,后来逐步引伸和扩大为对人的培养、教养,或表示人类应有的修养。而“修养”(culti—vation)则内涵“均衡发展”之义。因此,具有“保护”与“耕作”(开发)“二重性”的“文化”,作为对自然所作的人类性补充,内隐着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意向;“均衡发展”则内隐着“科学发展”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的开创者,在乡土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深切地“关注人生”、“启蒙主义”和“疗救病苦”为目的,用小说的艺术形式.孜孜不倦地批判和拆解着破旧的历史,呈现出解构的创作视角。现代文化生态学是受生态学影响而兴起的一个学科.认为文化的生成与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鲁迅乡土小说的视角成因进行一番疏理和分析.以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文化”(Culture)一词,从广义来说,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它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在现代人类学中,“文化”一词的涵义极为复杂。美国纽约社会科学家索罗金等人给“文化”下了规范性的定义:“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意识、价值、规范,此三者的互动与关联”。这种规范性的文化定义侧重于强调文化作为人类价值规范的作用。 作为“三点一平面”的大学生活的一“点”,学生宿舍工作历来被学校的其他工作所冲淡,尤其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遗忘。近年来开展的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不如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