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等效翻译与英汉成语的互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方面探讨等效翻译的实质以及英汉成语互译中文化形象的处理方法。等效翻译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束缚,力求保存原文的内容。在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成语的翻译中,不仅要进行语用综合对比,致力表达原作的意向,还要进行社交语用对比,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去考虑翻译的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英译,提出在翻译古汉诗的时候,要进行语用对比,达到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为达到这两种语用等效,具体的翻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译者理解原文和用译语传达原文的语用原则就是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换过程,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它涉及到两种语言负载的文化,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从跨文化认知语用对比分析的角度,对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就语言习俗、联想意义、词汇差异三个方面对语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在教学中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通过一系列英汉习语之间的语用对比,本文探讨了英汉习语的具体语言表现形式的异同和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基于此,笔者以语用等效翻译理论为依据,通过若干例证的剖析,提出了英汉习语翻译的语用策略,以期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语习语的语用语效。  相似文献   

5.
以汉英旅游介绍语篇平行文本之间的语用对比分析(包括语言语用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为基础,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指导,对温州地区景点介绍语篇的英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顺应语言结构、顺应文化语境、顺应读者心理的翻译语用顺应策略,以求达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便是翻译。因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表达法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个对应的表达法的过程。文章从对比理论出发,着重从词汇、语法、篇章、语用层面探讨了对比分析和翻译的关系.从而揭示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语用失误是指在进行话语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而造成的信息误导和信息交际障碍等。对话翻译可以看作是译者作为中介的一种间接的交际活动。又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进行对话翻译时。由于语境差异而产生信息误译和信息交际障碍也能形成语用失误。通过对《聊斋志异》两个译本中人物对话的对比,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角度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揭示语用失误在小说对话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 ,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 ,是一种等效翻译。它强调语言在使用中的转换 ,语境为其提供语义选择的线索。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 ,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 ,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 ,求得语境效果。正确处理和理解语用翻译与语境的关系对语用研究以及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用迁移是语用学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语用负迁移现象的分析,提出导致语用负迁移的原因在于学习者对荚汉两种语言本身及其文化了解得不够深入,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不能进行相应正确的转换.构建语用翻译能力不仅要有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对比语用是怎样影响翻译的过程以及怎样帮助译者完成等效翻译的。  相似文献   

11.
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语用对比,在对比的基础上,指出英汉广告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在翻译广告时,应根据具体广告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译法,译成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习惯和审美需要的广告,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2.
在语用平面中,汉语取舍句的“对比焦点”属于研究较少的一个问题。取舍句的“对比焦点”可分为:隐性对比焦点、显性对比焦点和蕴涵性对比焦点。这三类对比焦点在对比功能的强弱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与认知上的“距离象似性原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汉语和韩语中书写格式相同,功能和用法却不同的标点符号,对它们的语用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汉韩语写作和汉韩互译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运用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从句子的外部对句子成分前提的现象进行多方面的阐释,其结果是凡涉及到深层问题便多感棘手。本文尝试着运用信息场、波峰波谷效应与对比信息场等信息语用学理论,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办法分析了五种前置句子成分的信息语用价值,展示了前置句与常位句在信息量与语用效果方面的绝对差异,其目的在于试图把人们的视角从句子的外部转向内部,告诉人们语言信息的组合不仅包括浮出水面的冰山还包括深藏在水面下庞大的冰山体,同时揭示出句子语序的变异是语言的一种潜能,而其妙用全在发话人操作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5.
“怎么”“怎样”“怎么样”的语体分布和语用功能对比分析得出:“怎么”和“怎么样”多用于日常交际语体,“怎样”多用于专业语体和标题中;其语用功能主要分为询问功能和非询问功能,询问功能又分表求知、关心和征询,非询问功能可分为表不满的情绪、惊讶和感叹、傲慢和无奈。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越南留学生的语用偏误入手,对汉越人称代词进行对比,越南语的人称代词在汉语中虽有对应项目,但在感情色彩义和语用功能的分布上有差异,越南语因第二人称代词缺乏如汉语"您"、"你"、"你们"这样的礼貌式而不得不借用亲属称谓词、职务名词等用于交际场合,第二人称代词空项给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7.
"老"和"old"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经常被互译。然而,在它们比较相似的背后却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从它们的概念意义、语用效果;语法特征、句法功能;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成语、习语来对比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英语和汉语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频繁使用的情况,基于对所收集语料(主要为学术性文章)的统计分析,本文分别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重构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两种语言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在语法形式和语用功能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借鉴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通过英汉语用对比来寻求符合具体情境的跨文化言语行为模式。一方面,运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分析言语行为表达的非自然话语意义;另一方面,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探索礼貌原则对提高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Halliday的隐喻理论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中美报纸政治新闻语篇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关报纸政治新闻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均不高,在对国内政治新闻的报道中。中美报纸使用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的情态隐喻频率基本相同,但是在对国外政治新闻的报道中。情态隐喻使用频率出现一定差异。针对这一现象,从情态隐喻的语用功能和政治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其写作策略等方面分析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