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标像一股清新的气息吹进了校园,走进了老师们的生活,它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法,呼唤着充满生命的课堂。《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课程的性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实践,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显然,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教材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内容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引出现实生活的“话题”或“范例”,充分体现了其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性,旨在营造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体现这一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开放。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倡导的“小学课程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理念,以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教材内容特点体现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多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到,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而透过多元智能理论这一视角理解儿童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从而更有效地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8.
只要打开《品德与生活》这套教材,立即有一种心明眼亮的感觉。原因在于教材集人文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关注孩子的生活,而爱就是生活的调味剂。应该感谢这门课程,它给了我们生活课程中爱的教育思考。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老师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广泛的教育内容。教材设计中每一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保证措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生活质量的教科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时刻体现出它的“生活化”,又要注意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说:“作为一门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鲁洁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品德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如何实现这一课程意义呢?笔者结合执教的《我想要我能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遵循“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理念,珍视儿童童年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构建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会生活”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之一。《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品德课程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学科性、系统性的倾向,鲜明地体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要“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才能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才能“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这些理念标志着无论是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的实施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定位,意味着它不是原《思品》、《劳动》、《生活》等学科的简单相加或大拼盘,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品德与生活》不以具体的道德规范或劳动、生活  相似文献   

16.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低年级学生生活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主题构建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为学生体验感悟、回归生活提供清新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的课程。该课程对改变我国德育现状,解决原有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使用教科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教学经验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目标追求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学素材,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贴近于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找准了位置,为我们走进新课程,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创造美好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倪宇涛 《教育艺术》2010,(2):76-76,75
实现儿童品德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课程宗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必须始终立足于生活。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把握教材.组织教学.指导活动,才能保证《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曾丽丽 《新课程研究》2010,(6):128-128,139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从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再现生活、体验生活、超越生活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