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莎士比亚喜剧《皆大欢喜》是一部富于伦理内涵的剧作。剧中展示的多种人际关系,尤其是奥兰多与罗瑟琳之间的爱人关系,揭示了非整体主义的伦理观的弊端,间接地、象征性地提示了整体主义的伦理观的优越性。整体主义的伦理观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的实体作为伦理考量或者说伦理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能够解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如此,人与人便能构成整体主义的存在者体系,处于更加和谐的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是以一种以主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伦理观,它反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观所秉持的"价值无涉"的伦理观点,认为教育管理乃是"价值关涉"的,并不可能保持"伦理中立"。尽管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的哲学基础决定了其并非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伦理观,但其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认为不能离开人来谈论组织的管理和决策,强调重视人的价值和伦理理性及人的非理性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对当前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是以一种以主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伦理观,它反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观所秉持的“价值无涉”的伦理观点,认为教育管理乃是“价值关涉”的,并不可能保持“伦理中立”。尽管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的哲学基础决定了其并非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伦理观,但其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认为不能离开人来谈论组织的管理和决策,强调重视人的价值和伦理理性及人的非理性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对当前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期维特根斯坦认定伦理内容是作为形而上学主体所有的人生意义或世界的意义问题。据此,他也就认定了伦理学具有不同于各门自然科学的独特的性质。但是他对伦理性质的表述是散乱的,见之于他的多个作品当中。通过对这些散乱资料的考察,能够看出他拙劣语言表达之下隐藏着关于伦理性质的清晰思路:伦理是超验的,因而不能用命题的形式进行表达或言说,也不能进行理论化的解释;伦理关涉的事项只与人的实践行为有关,所标明的是绝对价值。  相似文献   

5.
自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自我教育与形而上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至今并不明晰。问题的答案及其解答方式是不明晰的,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显著的。一般化的讨论,很难推进对自我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个案剖析,似更有助于判定这类研究的得失成败。以维特根斯坦为例,分析一位卓尔不群的哲人,如何分析他自己。哲人的自我分析,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启示?这些分析、意义和启示,何以推展至自我教育的本质问题上?为此,从三个具体方面展开陈述:一是从奥地利哲学家魏宁格之于维特根斯坦自我认识的启蒙意义入手探究其自我教育的伦理根基问题;二是从维氏《战时笔记》看其自我教育的形式;三是哲学家个人从唯我论到类主体的自我教育进路是如何逐级上升的。在此基础上,表述若干有待评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是一种将效率和效用作为管理的元价值,主张"伦理中立"、"价值无涉"的教育管理伦理观.尽管从根本上而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并非一种科学意义上的伦理观,但其注重组织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强调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客观研究,主张通过培训的方法来使管理人员掌握教育管理理论等,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管理伦理理论和实践还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解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其中一条重要的线索是其主体概念,此概念是对他所提出的人生意义问题解答的关键。虽然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概念的处理非常散漫,但是他却非常明晰地区分了主体的两层涵义,即表象主体和意志主体。作为认识主体或经验主体,维特根斯坦是从叔本华意义上来谈论表象主体的,由于表象主体无法赋予世界和人生以意义,所以他直接否定了表象主体的存在,只承认意志主体。意志主体又被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形而上学主体,作为伦理的而非生理的存在,意志主体从整体上以或善或恶的方式赋予世界以意义,主体因而可以通过主体的升华使自身处于无欲、无求、无畏状态当中,人生的困惑和处世的无力感得以消除,使得所谓的人生伦理问题得以最终解答。  相似文献   

8.
我的神秘在于:无所不在又无处可寻.早期和中期的维特根斯坦,基于先验的或现象主义的理由,通过消除我来消除这一神秘.后期(包括中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则认为,我是无法消除的;虽然我们可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知道"我"是谁,却无法知道"我"如何指向了我,也不能知道我是谁.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说法可以合理地看成是康德相关论述的语言学继续.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军事制度和军事伦理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基于信念伦理的价值合理性的追求逐渐变为基于责任伦理的工具合理性的追求 ,实践理性迅速上升成为其伦理理念的基本特征。先秦诸子关于军事伦理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古代军事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是一种以后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伦理观。虽然这种伦理观主张使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来理解人们的主观性,将价值等同于或还原于某种事实以确立价值判断的科学性、真理性,最终滑向了科学主义一端,但其相关理论观点对于我国当前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的伦理特性新解现在流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诠释,唐凯麟著文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事实真如此,那么所谓经济和道德、伦理和社会发展的“二律背反”就无法避免;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就不是出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代军事伦理理念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军事制度和军事伦理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基于信念伦理的价值合理性的追求逐渐变为基于责任伦理的工具合理性的追求。实践理性迅速上升成为其伦理理念的基本特征。先秦诸子关于军事伦理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古代军事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佛教伦理提倡"行善积德"、"普度众生"、"大慈大悲",体现了其宗教道德的人本性和生态性伦理观。佛教因果观涵括了善恶有报、改恶从善、劝善度人思想,既注重平等、责任、尊严的社会伦理,也具有深刻的重视环保的生态伦理价值和生态伦理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表现在神话中的希腊伦理精神的核心在于对自然欲望的满足与成功荣誉的极力追求,其核心道德价值观建立在伦理层级的最基础层面,基本含义是不得伤害公正.但是道德价值在希腊伦理体系中之处于次要地位.而中国神话中的伦理观建立在伦理层级的最高层--普爱层之上,生活理想必须附着于道德价值之上方为有意义.中国神话神祗的理性化程度大大高于希腊神祗.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在《秀拉》中,她不仅触及和呈现了传统与现代黑人女性的生存伦理观,而且还揭示了生存需要与伦理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从伦理批评角度来审视《秀拉》,可以发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在《秀拉》中,她不仅触及和呈现了传统与现代黑人女性的生存伦理观,而且还揭示了生存需要与伦理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从伦理批评角度来审视《秀拉》,可以发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7.
孝和忠分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和社会伦理观,在理论层面上具有价值同一性,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中二者之间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老舍在儒家伦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塑造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三个兄弟的形象,阐释了自己的忠孝观:孝和忠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在战争的异常状态下,当家和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国家意识的觉醒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可以使二者之间的矛盾暂时消解,这是一种中庸的、体谅的忠孝观念。老舍这种体谅的忠孝观对中国当代和谐伦理文化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主旨是伦理的。但这一点却往往被许多研究其哲学思想的学者所忽视了。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特根斯坦独具匠心的理论思维品格与表达方式:维特根斯坦是从语言分析、语言批判的角度来处理伦理问题的。他通过搭建语言这样一个求知工具(一架梯子)从而进入伦理问题领域。但是,由于这架梯子太新颖别致了,所包含的哲学问题太多了,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眼光。反而忽视了该书的主旨.这是我们研究其哲学思想最应当注意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19.
表现在神话中的希腊伦理精神的核心在于对自然欲望的满足与成功荣誉的极力追求,其核心道德价值观建立在伦理层级的最基础层面,基本含义是不得伤害公正。但是道德价值在希腊伦理体系中之处于次要地位。而中国神话中的伦理观建立在伦理层级的最高层———普爱层之上,生活理想必须附着于道德价值之上方为有意义。中国神话神袛的理性化程度大大高于希腊神袛。  相似文献   

20.
天职观和世俗禁欲主义是韦伯新教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它奠定了资本主义伦理精神的基础,通过对人们生活要勤奋节俭的价值导向,为资本主义积累物质财富提供了精神支持。它对于当代社会构建面向未来的伦理精神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