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资源如何配置是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最基本的问题。大学的科研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情况,即科研资源在大学组织间的配置和科研资源在大学教师个人间的配置。大学组织间科研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是普遍存在的,引起这种非均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不同发展历史所形成的大学组织在科研实力与水平上的差异;二是政府的指令性优惠政策。教师个人间科研资源配置也是非均衡的,但是非均衡并不必然导致不公平。政府的政策应该是有利于建立起一个基于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科研资源配置体制。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教师配置的两大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是稀缺宝贵的大学资源。这种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大学都非常重视教师的配置。笔者从学术组织和组织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大学教师配置的两大转变,即大学教师配置从“单位”转变到“学科”,从“官本位”转变到“学术本位”。旨在于有效配置教师资源,加快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3.
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状况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由办学主体和管理主体通过行政权力和管理权力并按权力大小和职责范围来实现的,运作带有较深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配置中严格按照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教师个人服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服从地方政府(或组织)的原则进行,保证了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的教师数量。由于配置主体的多元性,农村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形成了事实上的受教育的不公平。各配置主体是以分级管理的权限,按照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处理好大学组织结构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我国当前大学制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层组织是大学学术权力存在的重要部门,充分关注基层组织的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层面考察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和变革路径,通过对基层学术组织合理的权力配置,构建充分关注教师群体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学术权力的基层权力主体。  相似文献   

5.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教师资源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教师资源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各种物质资源,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难点领域。当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教师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问题仍十分突出。为此,应深刻反思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特点与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6.
伴随人口政策变动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义务教育公平性和教育资源配置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合肥市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主要面临农村地区教师队伍老龄化加剧,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距,城乡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流动等现实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利用政策手段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鼓励优秀教师到基层,并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能够"留得住"。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过程是学术、市场、政府三种配置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过程。“三种配置力量制衡”模型可用来描述在三种配置力量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资源相对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换过程的考察表明,确立在法律框架下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制度,确立政府在新的市场经济与法制框架下的行为“重构”,是实现资源配置相对优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约束条件。大学组织治理模式深受社会制度的约束,我们应该研究它的不同组织治理模式与市场、政府、学术三种力量制衡背后的制度关系,从中把握某种规律和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8.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化趋势,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学校迎来巨大挑战,教师资源的配置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基于陕西省X市农村学前教师资源现状的调研,发现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缺口巨大且结构失调,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相关主体对教师资源配置认识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质量不高,影响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拓宽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补充渠道,采用多途径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增强相关主体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构建学前教育高效循环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及相关政策设计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教育资源配置即是以学校为单位,采取行政手段将这两类要素配置到各个学校中.然而,当高流动性社会背景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前提时,需要将学生资源纳入到教育资源的要素构成范围内.从流动性上看,办学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相应出现了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权力性资源配置与非权力性资源配置,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权力性资源配置的扭曲失灵,由此给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困境.因此,从应对社会高流动性出发,本研究提出需要重新检视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假设,扩大资源要素范围,重构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化空间,建立受教育权分配与教育资源要素配置之间的适配性关系,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来实现权力性资源配置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内部资源配置失衡表现在资源的数量、形态组合、配置对象时空分布以及职能等方面。外部资源配置总量不足、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偏离、参与机制的缺失、平均主义和竞争机制滥用、利益与情感因素私用等都可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其后果是破坏高校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化高校的行政权力,导致校内学科与专业发展不平衡、教师群体分化和高校风气败坏。管理者可从资源数量的充足配置,多主体的参与决策,配置权力的分解和资源配置的审核与评价等方面建立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