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默生与孔子在人性观上有很大程度的契合。他们都重视人,承认人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他们有对人共同的期许,希望通过"君子""美国学者"这样的理想人格教化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建造和支撑他们的理想社会;他们同样拥有乐观坚定的信念,相信人本身是可教化、可提升的。相信这些思想将引发当代中国的教育者对教育目的思考,进一步深化对受教育主体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一般认为孔子极少言及人性,更未触及人性的善、恶问题。如果将孔子的“性相近”的共同人性观与其整个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就会惊人地发现孔子的人性思想相当丰富,其人性倾向于德、人性包含“直”、人性为仁、人性的异化诸方面,可知孔子的人性思想是“性善论”。人性为善,人类才有互爱的基础,仁学乃能立。唯有人性为善,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才是源于人自身的内在要求,而社会所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就不仅与社会客观存在相适应,而且与人的本性相适应,使道德规范有可能转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可见,“性善论”乃是构建孔子学说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天人思想表明了孔子敬天畏天思想,探寻孔子天人思想的现代意义,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观,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新道德,突破“宿命论”对人的束缚,对个体实现人生的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和亚里斯多德是古代中国和西方两位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法律思想分别在中国和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他们的法律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对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中西方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亚里斯多德的法律思想从政治倾向性、方法论基础、正义观、伦理基础、“人治”和“法治”论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孔子将仁视为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并提出达到仁的境界的基本途径,表达了孔子对人与人交互主体性关系的重视和向往。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从内在含义和人性基础等方面对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其中的交互主体思想因素进行深化和拓展,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孔孟仁爱学说,并使交互主体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一项基本的内容和原则,并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既教育统治者为政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为政者的一种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落脚点是“归仁”,是孔子政治观的实现方式。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传统儒家的天人观与政治哲学李晓勇政治哲学,就其本意来说,是用哲学的观点体认社会生活,用哲学的方法对于政治思想、政治秩序以及人类社会的政治原则进行设计。在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提出了一整套的伦理政治学说,其思想学说的每一部分,与天人观之间都有着逻辑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人性思想的形成源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是沿着孔子规定的路线向两翼展开,结果产生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先秦儒家人性思想的不同特点又决定了他们美育思想的各自特色。其人性思想对他们美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规定其审美教育的方向和在审美教育中所采用的方法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之中,以孔子思想为宗脉的“儒家学说”以及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道家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脉,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儒道两家起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汇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滔滔大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与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深邃的哲理,其基本范畴,基本概念,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立身处世等方面。对中国思想史和世界思想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里,笔者仅撷取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中各自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所提出的政治主张这一方面加以比较,以便通过此能对二者的精深思想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0.
从接受视阈出发,厘析、考辨、梳理他们之间的学说承继关系,认为董仲舒对荀子思想的接受主要有两种方式:对荀子王道政治思想、民本政治思想、封建纲常伦理等思想的显性接受,对苟子天人观、人性论等思想的隐性接受。其接受取向与董仲舒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荀予学说的特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中西方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思想巨匠,而二者对人性观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促使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而促使中西方法治发展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以孔子与亚氏的不同人性观为起点,进一步分析两位先哲不同的法治观及由此对中西方法治价值选择产生的不同影响,可明晰中西方法治发展之异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2.
原始社会时期宗教天人观的萌芽,其主要表现为一种敬畏意识;夏商时期的宗教天人观延续了原始社会形成的敬畏意识,但一个更重要的变化则是以天命观为核心的天人之间“授”、“受”关系的产生,这一宗教天人观确立或规定了中国宗教天人观的基本方向:西周时期的宗教天人观除保持“敬”、“受”观念外,又在夏商二代的基础上提供了遵天命、顺天命、知天命等新的观念。中国古代的宗教天人观念或天人关系的格局在西周时期基本确立:春秋时期的宗教天人观则在顺天、知天、安天以及疑天等观念方面有新的延伸和发展.影响了后世宗教天人理论的若干重要思想的形成,其中包括天人相应、天人感应以及警告、征象、灾异等种种思想的萌芽。中国古代的宗教天人观念已经在春秋末年以前具备了基本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分”思想是荀子思想体系中被忽视的重要内容。天人观和人性观是荀子证成其“分”思想的重要根据。荀子从“治的达致”和“群的维系”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分”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下阶段的思想文化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天命鬼神观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从孔子对“天”、“命”、“天命”的理解和对“鬼神”的态度;“知命”、“顺命”、“乐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关系;天命鬼神观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事和重视现实的精神;天命鬼神现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四个方面试图全面而又在最大程度上认清并分析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相似文献   

15.
在“从中国之思想或哲学下手”以“照明中国文化历史中之精神生命”和“中国历史文化之大路”的普遍价值与现代活力的创造性阐发中,现代新儒家重镇唐君毅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由孔子通古今、合天人、合知行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所奠定而成为中国哲学之基调或大本大原的普遍和谐之融通智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中国哲学中包含了理事不二的内在自然律、生生不已的自由生化原则、虚实相涵的非实体主义、阴阳相依的物质观、生化不穷的位序时空现、理象数合一的象数观、成己成物的自然价值论等思想的有机和谐自然宇宙观.  相似文献   

16.
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文学家、教育家,集众誉于一身,有独到的天人观、自然观、人性观和教育观。他抨击旧教育制度无活力、无过渡、不务实;认为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读书,强调书籍的重要性,指导书籍选择与阅读的方法;在教授管理上,认为优秀的教授应经得起自然、书本与行动的检验,为人自信,给教授充分自由;学生方面,要尊重学生,运用启发方法教导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爱默生理想大学的构建,对我国当下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健康心理学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古代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孔子的《论语》及《黄帝内经》等著作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健康心理学思想。《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自然观。天人相应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国传统健康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那时人认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相似文献   

18.
《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其中,“顺天守正”、“天人和谐”等环境观以及“补过”、“趋时”、“天人交泰”等意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转生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格教育是使自然人成为理想人的过程,文章从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论,分析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包括人格教育的可能性、人格教育的目标及人格教育的过程。为了检视孔子这种哲学思想是否与当代心理学对于人格研究的发现相通,通过分析人本学派心理学、正向心理学及其他6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归纳他们对于人性及人格成长的观点,再与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对照,以寻找孔子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现代心理学主张人有自由意志,人会追寻未来及进步,人有一个理想目标;这些观点与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礼乐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种,不仅是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以及理想生活的一种有效表达,同时礼乐也与人的思想道德、人性本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距今为止,我国先后有大量思想家关注并致力于乐论,并提出了相关观点。而嵇康所提出的乐教观则比较特殊,其在所著《声无哀乐论》中对当时民众坚信不疑的儒家音乐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音乐与道德、人性以及社会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本文也将以此为着眼点,分别从道德、人性与社会三个角度,探究音乐与三者之间的具体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嵇康乐教观,进而在了解乐教思想的过程中解读嵇康思想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