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熟悉气体分离、提纯与检验的常用装置 二、排除干扰 1、气体经过溶液(除浓硫酸)会带出水蒸气,所以要检验水分,应在通入溶液之前,一般放在第一步;而要除去水分,则一般放在最后一步。 2、CO2对CO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CO前要除尽CO2。 3、H2O对H2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H2前要除尽H2O。 4、HCl对CO2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CO2前要除尽HCl。 三、中考题回放 1、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水煤气除了含有CO和H2外,还含有CO2和水蒸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 CO2(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后,若再增加CO的用量,CO的平衡转化率是否提高这个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结果表明,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了,同时说明了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与反应起始状态有关,要想提高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用增加另一反应物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进入变换工段的半水煤气中含有的少量O2,该少量O2在变换炉内将参与化学反应并影响到CO实际交换率的数值。目前采用的CO实际变换率计算公式,在导出时没有考虑半水煤气中少量O2存在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在进行设计计算时,CO实际变换率的求取比较复杂。本文在考虑半水煤气中少量O2对变换反应影响的前提下,推导出CO实际变换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修正后的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使用修正后的计算公式,将会使有关的设计计算更简便。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O2和H2的制取和性质,对化学实验已不陌生,也已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而且CO2的制取装置与H2的制取装置相似。在学习H2的制法时,我们师生共同设计了很多装置,在CO2的制取中都能用到。所以既可以使学生练习CO2的制取,也可以对H2的制取起到巩固、补充和深化的作用,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5.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反应原理大题,命题视角新颖,能让学生感受到高考命题视角的突破与创新,体会高考试题稳中有变的内涵.本文主要基于化学思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方法简捷,该题解析对复习备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题目(2019年全国卷Ⅰ,节选)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实验问题中,有关实验装置的连接问题是一类常见的题型,在中考和竞赛中经常出现。下面就通过一道例题的分析,谈谈解这类题的一般规律。例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炭所产生的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H2,还有少量CO2和水蒸气,用下图装置设计一实验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会有CO和H2。①装置中各导管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每种装置只能用一次)混合气→。②确认混合气体可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根据此题意,要确定C…  相似文献   

7.
纵观全国和各省的高考试题,发现有关H2和CO混合物的试题经常出现,究其原因是CO和H2的混合物既包括非金属单质,又包括非金属化合物,拓展了试题的知识容量和考查的知识范围。另外,CO和H2性质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如都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在区分和鉴别上有一定的难度,能综合性地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现就CO和H2的主要试题类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立森  王帝文 《职业技术》2006,(10):152-152
陶瓷窑炉煤气化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炉温——以煤气出口温度控制煤气中有效成分(CO H2)的含量主要取决于CO2的还原反应和水蒸气分解反应的进行,即:C CO2===2CO—162.4MJ/KmolC H2O===CO H2—11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中有很多规律,掌握好这些规律能使我们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样,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注重对规律的总结和应用,也会优化教学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重点总结一下"强制弱":1较强酸制较弱酸1)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Cl、H2CO3、HClO:CaCO3+2HCl=CaCl2+CO2↑+H2O,Ca(ClO)2+CO2+H2O=CaCO3+2HClO.2)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2CO3、H2SiO3: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相似文献   

10.
题目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1)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如果氧气不足,乙醇完全燃烧时可能有CO生成。若乙醇燃烧产物CO、CO2、H2O的总质量是27.6g,其中H2O占10.8g,则产物中CO为______g。解析:(1)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 2O2点燃2CO2 3H2O(2)对于乙醇的不完全燃烧,许多同学写了下列反应方程式:2C2H5OH 5O2点燃2CO 2CO2 6H2O认为CO、CO2、H2O的总质量既然为27.6g,其中的H2O为10.8g,则CO和CO2的质量和为27.6g-10.8g=16.8g且根据反应方程式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56:88确认CO为6.53g。这…  相似文献   

11.
许多化学试题如用巧解则事半功倍.对2004年全国理综试卷第12题就可运用方程式合并法巧解,可省时、省力.题目 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 H2;    B CO;C C6H12O6; D C12H22O11分析 在《碱金属》一章中,我们学过Na2O2的主要反应有2个:2CO2 2Na2O2=2Na2CO3 O2↑,①2H2O 2Na2O2=4NaOH O2↑.②而该题是在以上方程的基础上,多了2个初中学过的反应,如用传统方法解题,则过程如下:(1)2CO O2=2CO2,  28×2…  相似文献   

12.
一、碳酸盐大多数固态碳酸盐在高温下都不稳定。正盐与相应的酸式盐相比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除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外,其它碳酸盐受热分解时大都会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而碱土金属的碳酸盐较稳定,在高温下才能分解。例如:CaCO3高温CaO+CO2邙M gCO3高温M gO+CO2邙其他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碳酸盐加热时就能分解,例如:ZnCO3△ZnO+CO2邙酸式碳酸盐则因含有H CO3-,所以很不稳定,稍热即分解。一般先分解为正盐,若正盐还能分解,则继续分解。例如:2N aH CO3稍热N a2CO3+H2O+CO2邙Ca(H CO3)2稍热CaCO3+H2O+CO2邙碱式碳酸盐也…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8题: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阶段,常遇到混有杂质的金属制取H2、混有杂质的碳酸盐制取CO2和混合中的某元素的的百分含量的问题把学生弄的晕头转向,不知从何下手笔者就这三类问题提出一个很快就能作出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极限法又叫极端假设法,即假设本来不存在的两个极端,拟定两种虚拟状态,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该量的取值范围。一、极限法解物质燃烧问题中的取值范围例1.(2002年全国高考24题)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L,V(H2)=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解:设与CO反应的O2为xL,与H2反应的O2为yL,则2CO(g) O2(g)=2CO2(g)2H2(g) O2(g)=2H2O(l)2122102xx2x2yy因是完全燃烧,当有O2剩余时,不可能有CO或H2剩余,则剩余气体为O2和生成CO2的总量。根据题意可得:(1)2x 2y=10[15-(x y)] 2x=1 x=2.5y=2. V(CO)=2x=5LV(H2)=2y=5 (2)2x 2y=10[15-(x y)] 2x= x=a-10/2y=20-a/ V(CO)C(H...  相似文献   

16.
极限法又叫极端假设法,即假设本来不存在的两个极端,拟定两种虚拟状态,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该量的取值范围。一、极限法解物质燃烧问题中的取值范围例1.(2002年全国高考24题)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L,V(H2)=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解:设与CO反应的O2为xL,与H2反应的O2为yL,则2CO(g) O2(g)=2CO2(g)2H2(g) O2(g)=2H2O(l)2122102xx2x2yy因是完全燃烧,当有O2剩余时,不可能有CO或H2剩余,则剩余气体为O2和生成CO2的总量。根据题意可得:(1)2x 2y=10[15-(x y)] 2x=1 x=2.5y=2. V(CO)=2x=5LV(H2)=2y=5 (2)2x 2y=10[15-(x y)] 2x= x=a-10/2y=20-a/ V(CO)C(H...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制CO和用CO还原CuO(Fe2O3)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非常传统的演示实验,以下几个问题或许还需要我们有进一步的认识。1CO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是应该把甲酸(HCOOH)装在烧瓶(分液漏斗)中,还是应该把浓H2SO4装在烧瓶(分液ááá  相似文献   

18.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叫做分子式。分子式的写法有一定规定,比如说水的分子式写为H2O,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但有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水一定要写成H2O,而不能写成H4O2,或OH2,或H3O1.5之类的呢?这就牵涉到分子式确定的问题了。一个物质的分子式往往是经过几代科学家根据化学分析和计算结果而确定下来的,是符合物质本身结构的,而不是随便写出来的。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物质的分子式(化学式)还未确定,留待我们去研究确定。下面,我们以二氧化碳为例来说明分子式的确定过程。在1820年以前,人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  相似文献   

19.
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的具体含义可理解为:反应物的阴阳离子互换后有难溶性物质、不稳定的易分解的酸或碱或难电离的物质如水生成。即有部分离子不能共存,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中脱离出来。可见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及应用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加以探讨并综述归纳如下:一、同一溶液中,所有弱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如CO3-、SO3-遇到盐酸、硝酸、硫酸均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K2CO3+2HCl=2KCl+H2O+CO2↑Na2CO3+H2SO4=Na2SO4+CO2↑+H2O 二、同一溶液中…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反应原理 CO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2CO2)与NaOH的反应。当n(CO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2+2NaOH=Na2CO3+H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或只有Na2CO3;再向其中通入CO2,则发生反应②Na2CO3+CO2+H2O=2NaH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