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要想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就要重视《大学语文》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尽管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于大学语文教育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但如何寻求适合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大问题。为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和文化知识水平,《大学语文》的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将根据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实际谈谈《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育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过去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对中学语文"欠账"进行补课或补差,导致《大学语文》课备受冷落,现在将其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有了一大进步,然而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和文学性,也是不妥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定位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应肩负三大方面的任务: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三文"即文字-文学-人文。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79):27-28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各大高校的处境越来越尴尬。文章以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为例,在分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以期《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各级各类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大学语文课程所涵盖的思想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学生的接受途径,阐明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各级各类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1、成果主要内容 陈旧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上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通过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障碍破解,本研究项目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作了大胆改革,从提高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人手,将文学艺术课程中的《影视鉴赏艺术》(CAI)、《大学语文》(CAI)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素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责无旁贷.课程的定位必须突出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们应该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建立起与"大学语文"和谐配套的多样性人文课程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语文》教学一直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利用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一致性和互补性,将音乐手段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课堂的活力,也使课堂的功效得到更大限度发挥。  相似文献   

8.
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特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本文以张铭远、傅爱兰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以其中所编选的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为分析对象,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及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许多高校仍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没能充分发挥作为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应有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大学语文必须尽快从“边缘”向“核心”迈进。为此,高校领导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大学教育理念和语文教育观,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优化大学语文的研究、管理和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巧凤 《文教资料》2013,(12):30-31
在技能训练和知识教育泛滥的时代,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边缘化,如何才能让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呢?文章提出从正确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的教材基本内容和采用"人文"的教学形式三方面入手,可以使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祁小绒 《教育与职业》2006,(20):108-109
本文从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出发,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阐释了大学语文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教师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论述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学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够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不够新颖,教学内容陈旧。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营造和谐校园的作用,必须合理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选用优质教材,弃除《大学语文》教材的陈旧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大学人文一,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园人文环境的建构上,探讨解决高职教育中职业倾向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力图寻求《大学语文》课程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高专各专业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完美地落实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高专教育特点,实施适应学生心理、课程结构和时代要求的教学创新,是每个高专《大学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高专《大学语文》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定位,探索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静雯 《文教资料》2011,(29):32-34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高职大学语文应明确课程定位、改革教学内容,并从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等方面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素质教育基础课,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人文素质提升的角度关注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语文"与大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立足点。本文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现状、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角度来探究大学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提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是高校公共文化课,人文素质教育主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大学语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精神素质有效而可行的课程。我国文化博大精深,集中体现其精髓的大学语文作品涵盖了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亲情、价值取向等。  相似文献   

18.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的大学语文再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专家学者们一致指出: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小学语文课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充分认识并肯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等性质特征。其实,我们还要看到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课程同样还具有实践性特征。但是在大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里,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严重缺失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明确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之后,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知识积累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选择经典篇目进行条分缕析的内涵解释。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各类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做人的教育,以培养和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是教育的根本,《大学语文》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塑造学生完善、完美人格的基础。本文结合《大学语文》课的特点、教学和教学实践,阐述了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