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吊脚楼具有"吊脚"和"上人下畜"的特色。其中,"吊脚"最初处于湿地的环境,"上人下畜"其实是由神居住的上部和人居住的地上两个空间构成,故吊脚楼整体体现出水、地和天的世界观三分模式的特点。另外,汉字"家"与"牢"的结构构造,不仅是吊脚楼真实生活的反映,还与吊脚楼体现出的世界观三分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民居建筑,是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结构取代后出现的。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的建筑有其独有的鲜明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吊脚楼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美学视角探析该民族吊脚楼建筑中所传达的美的思想及其象征意义,这将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的发展。同时,对湘西苗族吊脚楼的研究也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其它民族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的基石,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体现。2006年,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苗族吊脚楼设计与营造方面的教材和课程,导致其文化、技艺传承以及工匠人才培养受阻。文章以斯基贝尔克提出的情境分析模式,按照分析情境、拟定目标、构建课程方案、实施和评价与改进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并借鉴M中职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研究、开发"苗族吊脚楼建筑"校本课程。在M中职学校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对该校本课程进行优化。实践表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苗族吊脚楼的传承和M职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走进岜沙     
黔东南万丛绿色中 ,有一个叫岜 (b仭i)沙的苗寨。这里参天的香樟、枫树、翠竹、青松掩映着巧夺天工的苗家吊脚木楼。这里被民俗和民族学者誉为世界上仅存的苗族远古战国遗风的完整保持之地  相似文献   

5.
一、苏格拉底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一)哲学由“天上”回归“人间”“天上”,泛指一切自然万物;“人间”则指人的社会关系。哲学由“天上”回归“人间”,是指哲学的主要研究视角由前苏格拉底的“宇宙”向“社会和个人”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第一次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  相似文献   

6.
苗汉彝姓名问题,是苗族关心的一个问题。余学疏识浅,孤陋寡闻,根据“要重视家族史的研究”精神,试就滇东北次方言苗族(简称滇东北苗族)的苗汉彝姓名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飨苗族,恭请方家指教。 一 苗姓名 苗姓名同氏族有致密关系。 恩格斯说:“氏族制度的前提,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成员共同生活在纯粹由他们居住的同一地区。”“语言上发生差别时始告完  相似文献   

7.
传统苗族村落民宅多是木结构的吊脚楼,其耐火等级低,抗火灾能力弱,一旦失火,则灾情严重。通过对地笋苗寨实地调查与细致访谈,对苗族村落民宅火灾特点与预防火灾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试图初步探讨分析苗族传统部落民宅火灾预防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钩心斗角”——课文注释为:“屋角向心,象钩一样,互相联系;屋角相向,又象兵戈相斗。心,屋心。角,檐角。”这个注释应该说是正确的,但不很明确。钩心,是指楼阁的每一个檐角都象钩一样地向着房顶的中心上翘着,这是就一个楼或一个阁而言的;斗角,是指楼阁与楼阁之间的檐角象兵戈相斗一样地相对着,这是就一个建筑群而言的。二、“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课本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翻译是:“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那么“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翻译也应如此:“复道架在空中,不是雨不放晴怎么(出现  相似文献   

9.
《仰婀莎》是苗族人民的一篇非常优美的爱情叙事长诗,被誉称为“最美丽的歌”。它广泛流传在苗族聚居的黔东南清水江两岸。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苗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熟悉这支优美动人的歌。“仰婀莎”是苗语音译,意即“清水姑娘”。传说仰婀莎是从水井中生出来的,故得名。她是苗族传说中最美丽的姑娘。她的“头发油亮像丝线,面庞白嫩像茶花,眉毛像瑙约,嘴唇像乜良,牙齿白如银,裙褶像菌褶,裙脚像瓦檐,腰带花儿像鱼鳞,身上的花衣哟,锦鸡的羽毛比不上。”“仰婀莎啊仰婀莎!八个江略的姑娘,无人比得上她;九个江略的青年,个个爱慕她。”漂亮的樱桃花,勤劳的蜜蜂,可爱的画眉也纷纷向她求爱。就连天上的太阳也被她的美貌所折服,指派乌云前来说媒。乌云对情窦初开的仰婀莎花言巧语地炫耀太阳的富贵和权势:“地下最美丽的算是你,天上最有钱的数太阳。他用银子砌墙,他用金子铺路,他的水酒多得像河水,他的牛马满山遍野,他的田地千里万里。嫁给他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第一册《香山红叶》(作者杨朔)中有一段话:“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月,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一翻身边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这段话犯了知识性错误,“东边天上”是看不到“上弦月”的。 “上弦月”是农历每月初七或初  相似文献   

11.
《八小时以外》2008,(3):40-41
宁静的天堂:湖南凤凰古城凤凰县城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西南边,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凤凰像一幅山水画,完好地保留了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静静的沱江穿城而过,舟行款款,如滑动在琉璃之上。两岸青山吐翠,城郭巍峨,悬楼吊脚,一并倒影在清流之中。城  相似文献   

12.
苗族的“死丑(Das jiad)”“死好(Das rut)”二元界分之死亡习俗的形成,是苗族类植物形态生命意识衍生的结果,也是苗族人民追求和平、回避战争,追求生命完美的文化表达。然而,这种表达作为一种默认了生命价值标准却直接导致了苗族文化价值体系中对英雄的抛弃与拒绝,并间接地成了这一族群战斗力自我抑制的文化“枷锁”。  相似文献   

13.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36公里处,有1000多户人家,绝大多数是苗族,所以被称为"千户苗寨"。这里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  相似文献   

14.
芭茅杆编织     
陈磊 《早期教育》2006,(10):16-17
在湘西苗族和土家族地区,修建房屋都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茂密的树木,修建房屋、家畜圈、粮仓等。木质吊脚楼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苗岭山脉主峰雷公山北麓,它的主体高高耸立在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木壁青瓦的吊脚楼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蜿蜒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属于典型的河谷地带。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这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现已被确认为一种很好的生态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6.
走近苗族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其中贵州的苗族人口最多。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足迹遍布五大洲,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黔(贵州省的简称)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人口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的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的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请小朋友们和…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苗族古歌的母语名称与流传形式苗族古歌,苗族民间称为“都果都让”、“都果都约”、“都荆豆纪那”,这是不同土语区或传宗艺人对这宗文化遗产的总称。“都”在此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日常说白话的“话”,二是指民间艺人(祭司或巴江都)用口语朗诵的富于节奏感的自由体诗的“诗”。苗族自由体诗的“都”与说白话的“都”是严格区分的,前者极为讲究修辞与铿锵的节奏,后者只要通顺即可。“都果都让”的“果”,在此意为老的、过去的、往昔、故事等;“让”的含义为年轻、近代、现代;“约”在此无含义;“都果都让”全译意即为“苗族的…  相似文献   

18.
苗族的“歌” ,是苗族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是苗族文学文本。苗族文化的传承 ,主要靠他们的“歌” ;对于无文字的苗族 ,其文学文本只能靠“歌”来留传。歌作为苗族的文学文本 ,将语言、音乐和诗三者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是地道的“诗歌” ,与诗有很大差异。“歌”的基本形式是歌种子、歌干、歌花。歌具有相当复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在湖南西部及贵州松桃县一带的苗族(又称东部苗族)地区巫风盛行,至今仍遗留有楚国时期的“尚巫”风气.经常举行“吃棒棒猪“等巫术祭祀活动.这一地区的巫分两种,一种是苗巫,一种是汉巫,二者是有诸多差别的.  相似文献   

20.
土家开胜景,风情万古传。它是大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是土家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它是一首情韵悠长的诗。它,就是——土家吊脚楼。——题记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在爷爷的故事里,就隐隐约约地知道了他,也曾依偎着他,眺望过远处的山城,放飞着向往与希望。年岁渐长,慢慢了解了土家吊脚楼的美妙。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吊脚楼就是土家人的诗,情韵悠长,抒写了土家人的勤劳与智慧,憧憬与遐想。你看他,飞檐翘角,曲折回廊,没有精雕细琢,只有清漆抹秀栏,结构简约、古朴而又精巧。吊脚楼上,宽敞、明亮,一曲悠长的《黄四姐》,仿佛天籁之音,唱尽了如同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