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承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本文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是矛盾的统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没有必要对二者分割对立,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播异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可调试性要求译者正确运用归化、异化策略。多元系统论和翻译目的论均阐释了这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而促使“中国英语”概念化,采取异化翻译策略是全球文化冲突中保持本土文化,吸收先进异质文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异化归化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宏观轨迹一目了然。异化翻译试图通过译文求新求异,以促进本土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归化翻译则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用来迎合社会、政治及文化要求。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曾为主宰文学翻译策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依据辩证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非彼即我、你死我活的绝对对抗,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异化归化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宏观轨迹一目了然。异化翻译试图通过译文求新求异,以促进本土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归化翻译则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用来迎合社会、政治及文化要求。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曾为主宰文学翻译策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依据辩证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非彼即我、你死我活的绝对对抗,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可以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和策略对语言层面的翻译和文化层面的翻译进行有效的处理。在一种民族语言尚未成熟时,侧重语言形式的异化和文化因素的归化,并以语言形式的归化和文化因素的异化为辅;而当民族语言走向成熟时,则应侧重文化因素的异化和语言形式的归化。同时以文化因素的归化和语言形式的异化为辅。两个层面的归化和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应该尽量避免两个层面的归化和异化过度。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7.
归化和异化一直是文化翻译策略中的争论焦点.论文从毛泽东诗词翻译入手,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背景及译者的态度这三方面讨论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选择,并通过实例进行佐证,最后指出异化策略是传播本土与外来语言文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同时也指出,强调异化不等于否认归化.  相似文献   

8.
张健 《海外英语》2012,(8):162-163,171
归化与异化属于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活动,根本上说是文化交流。归化主要注重表现在纯语言层面;在文化层面上则应力求尽可能的采用异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文章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不是否认归化;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论翻译中的文化趋同与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应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加以讨论,文化的趋同与文化的存异表示在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普遍性的同时,也注重保持不同文化自身的独特性。翻译作为跨文化实践,翻译的表面目的是消除异质,而翻译的深层次目的则是向异质开放。异化翻译的文化意义在于对文化异质性的强调;差异是翻译存在的理由,又是翻译的目的。译者在跨越差异的同时又表现了差异,异化翻译是一个文化概念,是译者主体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探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软实力"、体现职业教育内涵的有效手段。从企业文化与职院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以浙江为例,分析了企业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普遍性、差异性以及必要性,并探究二者互动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出二者互动融合的路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文化导入的教学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林学院2002级学生为对象,将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通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验班运用文化导入教学,对照班采用普通教学),运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对两个班的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教学效果显著,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文化导入教学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大都选址于少数族群,馆藏相异于主流社区文化的异质性文物,建馆的目的在于保存异质性文化。由此,可以确认生态博物馆就是一个文化他者的意象符号。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育的两个重要模式——语言意识与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教学中有两个重要模式 ,即语言意识与文化意识 ,语言意识与文化意识在语言教学中很重要 ,语言教学要通过对学习者语言意识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达到文化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海外英语》2015,(9):196-198
Abstract:Recent years witness the great concerns and anxieties from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ers upon the issue of media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identity,or rather homogenization and heterogeneity.There,however,exists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identity,rather than a contradictive one.Media globalization can effectively represent audience’s culture identity in its process of localization.In sense of culture,reasons to media localization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localization will be discussed from the commercial,soci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文化内涵的界定及文化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文化传递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在翻译实践中,文化传递的策略主要有两种: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文章着重阐明了两种策略的内涵、关系及其应用的场合与条件,并简述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范畴和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本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回顾了对文化的各种分类的基础,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应从知识功能的角度来划分文化教学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从教材和教法的角度论述了进行第二文化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三部分提出了在文化教学中应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川渝文化合作,同源共荣、异质互补是其逻辑起点。同源与异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原因在社会地理的分分合合和自然地理的各具特点。同源与异质,其文化区域的认定,当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辐射中心。异质互补的价值目标,应该有长远与近期、显性与隐性的认定和确立。促进经济发展,只是其现实目标,更为重要的应着眼于根本的文化建设,以实现经济的和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要真正走向课程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批判的关系,走基于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之路。课程文化自觉有三条基本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  相似文献   

20.
加强英语文化学习,提高英语文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英语学习中,尤其要加强英语文化学习,培养文化意识,以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影响英语学习的文化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提高英语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