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90):150-151
随着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均得到开拓性的发展。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成为教学上的主流方式,可以积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我国课程分为三级课程,鉴于地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落实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前提下,需要各个地区、学校针对地域和学生开发地域性的校本课程。本文简要分析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学习策略下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朱海英 《物理教师》2003,24(12):5-6
STS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所引发的一场校本课程改革,必将导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的变革;通过STS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实践,必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3.
李俊丽 《教育探索》2005,(10):39-40
目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从试点转向全面推广的新阶段“课程改革理念和试点地区的实践都证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其前提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研究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校本研究是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的,并以学校教帅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杜郎口模式”,探究“杜郎口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新形势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由此提出新课改指引下优化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发展至今,亟待实质性的突破和深化。在价值维度上,需要确立学习为本的开发理念,践行基于学习理论的开发实践,彰显校本课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值得充分信赖的独特功能。在主体维度上,需要引导教师立足学习理论参与课程开发,鼓励学生扮演多重角色推动课程开发,进一步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构成。在形态维度上,需要重视校本视频微课和校本现场微课的开发,创新校本课程的存在方式。在环节维度上,需要从重视课程规划和实施环节,走向重视课程评价环节,超越堪忧的校本课程评价现状,启动循证范式的课程评价,强调以评价促进校本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林  吕浩 《农村教育》2005,(11):50-51
一、学习新课程,品味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相似文献   

7.
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活化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南烛特色农业发展”为地理课程跨学科学习主题,围绕前期调研、目标制定、主题和内容选取、学习形式选择、学习场所选定、组织实施、展示交流和学习评价等环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意“学科跨度”“学习主题”“学习主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那么,改变学习方式该着重进行哪些变革,这些转变又让我们关注什么呢?一、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关注学习的个人意义“要我学”表明:学生的学习行为被外在地强制,个体的需要被削弱。“我要学”则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就历史校本课程问题不妨抛砖引玉,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初中历史课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新变革。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和变革,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编写理念相应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0.
李志军 《考试周刊》2012,(64):65-66
“资源平台”是《数字化课程资源校本化建设研究》的一项研究内容。“资源平台”不同于一般的网页和博客,它既是一个“资源库”,又是一个“交流平台”,既有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又有学习与交流的价值。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一、资源平台,我们共同的需要1.教育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1.
回顾项目工作,我们经历了“让教师重视与参与校本教研”、“关注校本教研展开的途径与方法”,最后聚焦到“研究校本教研的内容与实质”三个阶段。融工作、学习于一体的校本教研不只改变教学实践,更在于教师对于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理解的加深、教学专业知能的增进、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升。应该说,现在我们所提倡的校本教研活动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方式、历练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申报成功的契机,曹勇军老师带领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组同仁致力于探索一种新型语文活动性课程——“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力图将静态语文活动化、课堂语文体验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最终让“语文学习实验课程”成为一门“有目标、有过程、有评价、重体验、得发展”的语文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在教育信息化专家的讲座上,还是在中小学信息化校本教研活动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个词绝对是个“大腕”。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然而,我们的实践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  相似文献   

14.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单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实施单位。项目化学习是可以实现跨学科融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单元特点,把项目化学习引入单元教学中,注重资源整合,变革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双线”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决策要注重自主学习,因为课程应该以学习为基点,学习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线,在各级课程决策中,校本课程决策尤其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在校本课程决策中注重自主学习,首先要确立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目标,这主要包括:校本课程中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发展的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决策所决定的课程应该便于自主学习;其次要在校本课程决策过程中以自主学习为基点,这主要包括:构建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机制,采取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校本培训”转型研究的系列文章之一。进入学习化社会,从“校本培训”转为“校本学习”,是校本教师教育顺应时代变革所做出的积极回应。在新形势下如何定位“校本学习”的内涵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文化学角度切入,探讨“校本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为“校本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其新的作用提供理性思考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何小玲 《教师》2021,(9):99-100
文章在学校校本课程“海上丝绸之路”的设计与实施的基础上,探讨校本实践活动课程视野下项目学习的开展与应用问题,以“黄埔古港、沙湾古镇”课程实践为例开展项目学习模式应用实践,构建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项目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教研变革的目标在于建立符合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与重建。但由于文化形成的长期性,使得校本教研的深度变革异常困难。激发教师对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愿景和变革目标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教师投身学校教育科研改革的信心和动机,进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变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教研变革的目标在于建立符合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与重建。但由于文化形成的长期性,使得校本教研的深度变革异常困难。激发教师对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愿景和变革目标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教师投身学校教育科研改革的信心和动机,进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变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课程实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国家课程如何实现校本化是基层学校课程实施面临的切实问题,也是基层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重组、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对教材进行理解把握、对教学后续进行拓展。构建“指导自学”的课堂模式、探索多元学习方式、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构建过程化评价体系等是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