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说 :有了人便有了我们人的历史。毋庸置疑 ,人是历史活动的核心 ,由此 ,笔者以为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就更应该多多关注“人”的活动和影响。不仅仅只是千篇一律地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还应适当从“人性”的角度来阐释历史 ,突出一些“人”的个体 (比如伟人 ) ,从各方面展现他们的个性品质和内心情感世界 ,给历史打上更多“人”的烙印。比如 ,对于众多的历史人物 ,教材大多只是单纯介绍他们的外在的政治行为 ,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为结果。至于他们的内心感受、精神世界、个性和品格 ,则绝少涉及。因此 ,许多历史人物留给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要素构成的。其中,人的活动毫无疑义地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而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让我们通过把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更深刻和更准确地提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使我们从各类历史人物中总结和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继承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提高认识问题和…  相似文献   

3.
所谓“神入”,原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能敏锐、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的情感,并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向对方传递。历史教学中的“神入”,就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4.
“神入”一词由英国历史教学界传人我国.原意是“Empathy”。此处所讲的“神人”,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交游”人物,即在历史教学中,使学生置身于历史的环境中去观察人物,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和动机,从历史中获取智慧。第二层是指“进入”事件.即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时代中观察事件,从而把握历史事件的起因、内容、特征和态势,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向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离不开人物的讲授,而人物的讲授必然要讲其“形”与“神”。“形”就是历史人物的外貌特征、生平事迹等;“神”就是历史人物的形象魅力、性格特征、精神气质等。只有讲好历史人物的形与神,才能使书本上的人物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6.
冯一下老师《把虚构的“历史人物”请出历史课堂》(《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一文认为“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求真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要务”,指出“真实的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形形色色,从中挑选出典型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为历史教学的内容.足也,为什么还要花时间费心思去虚构‘历史人物’呢?”因此.他“呼吁全国历史教学界的同行行动起来,清理一下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把没有史料依据凭空虚构的‘历史人物’请出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7.
"人"是有生命的个体,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本是生命个体的丰富活动,可是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只是一个"符号",只见其名,不见其人,导致教科书的枯燥乏味。历史教学呼唤人物的丰满个性和生动细节,以挖掘人物的精神品质,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人物故事作为具体、生动的历史史实,将历史人物随着时间推移的不同发展命运作为一条线索,即以人物故事为“点”,以人物发展线索串“线”,探索运用,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与“能”。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人的历史,如何看待历史直接与对人的本质的界定有关。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完整的人”,这表现在人的需要是全面的、无限的需要,人的实践活动是各种活动方式存在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是全面的社会关系。“完整的人”的界定决定了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必然是全面的历史,因而历史发展也表现为全面的多级发展,但是,人的历史又不是杂乱无序的历史,而是一部统一的历史,其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这种全面的多级发展的性质,有利于我们认清精神动力在历史发展中的直接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何谓“神入历史”?就是“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例如: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人,你会怎么想和怎么做?”“神入”(Empath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乐趣和智慧。  相似文献   

11.
历史活动离不开历史人物,不讲历史人物的历史课肯定是空洞乏味,死气沉沉的。我们的初中历史教材是采用“以事系人”的办法介绍历史人物。所谓“以事系人”就是教材讲到或提到的历史人物是随着历史事件出现的。作为教材,要求简明扼要,不像史话体裁,可以对历史人物作较多的叙述和刻画。但作为历史教师,是需要通过教学来有意识地强化历史人物来弥补的:教师运用正确的观点,采用恰当的方法以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笔者以为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教学就是历史人物教学。从新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论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问题管红在各门社会科学中,“人是永恒的主题”。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更是离不开这一主题。因为史学是关于历史的学问,而所谓的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史。人是联系自然、社会、自身大系统的核心,在一个视度上可以说,人是出发点,又是归...  相似文献   

13.
人文性是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同时"人"也是历史课堂中的重要因素,这里的"人"包括教师、学生和课本中的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激活历史中的"人",活跃课堂中的"人",有利于提升历史课堂的活力,凸显历史学科的人文特性。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必修三中,老子、李贽、泰勒斯、牛顿等历史人物的主张或成就均涉及“自然”这个概念,不同人物的主张或成就所涉及的“自然”概念是有差别的。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准确理解这些思想家、科学家的主张和成就,有必要对教科书中的“自然”概念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历史科学属于人文科学,其重要特征就在于研究对象是人的活动。历史科学又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发展史,不是研究一般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而是通过具体的事实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体;离开了历史人物的活动,就不成为人类历史了。因此,历史研究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教学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讲述,学生的历史学习也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即有这样的规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把“人”讲好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固然应该重视对史实的准确把握,但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和众说纷纭的史论中,拥有清醒和理智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物,更应是我们历史教学强调和关注的。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这种能力的获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优秀的有史有伦的传记或评价著作入手,作为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学习多角度、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看人物的方法,建立分析人物的理论框架。在实现这种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参与”者,成为了将现有材料转变为课堂里具体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课程实施成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适的过程,体现出教育教学再创造过程。推动了从书本学习走向实际应用,学生进行了对多位中外历史人物的评价实践,并制作课件进行展示和演讲,最后退行讨论并总结、反思。这种“参与式教与学”既激发教师本身封教育活动追行研究的兴趣,也同时鼓励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与科研的队伍中来,与教师共同成为“反思的实践者”和“反思的研究者”,师生的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评析。所谓历史人物,具体说可分为杰出历史人物(即正面人物)和历史罪人(即反面人物),由于人们的思想方法和史学界本身对历史罪人研究的相对肤浅和滞后,造成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罪人评析简单化,甚至出现了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倾向,为此,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历史罪人的研究和评析。为什么这么说,其理由有三:其一,同为这些历史罪人,他们都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程度上给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应该承认他们的活动也是历史人物活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历史事件的教学,一般教师习惯于按照原因(包括背景、条件等)、经过(包括时间、人物、地点、性质等)、结果(包括意义、影响、启示等)的三段式教学,并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线索清楚,笔者称之为“顺向教学法”。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时把这种教学顺序倒一倒,教学效果会更好,笔者称之为“逆向教学法”。逆向教学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汤永成 《新高考》2005,(10):22-23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知古鉴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而历史人物的评价又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合情合理、客观地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历史科考试大纲》在其考试能力要求的“历史阐述”部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学会“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是引导学生加强历史了解、深化历史理解和增加历史见解的过程.加强“了解”是历史教学的第一步,“了解”的要求是“准”.深化“理解”,就是要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联系等,“理解”的要求是深刻.增加“见解”,就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感悟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