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发下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发下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这些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草稿”直到最终完成,都在不断地修改中。而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地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发下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以上的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没有体会到自我修改作文的重要意义。其实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腹稿”直到最终完成,都要不断的进行修改。而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尤其是自我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习作后长嘘一口气,如释重负地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有的学生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算完事。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习作是学生的事,批改习作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习作与学生自己毫不相干。这些都说明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我们学生时常感到头痛的事。不是吗?自己每逢做作文,尽管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发自自己真实情感的东西来,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写的是自己不成(感)兴趣的事,说的不是自己的话。当然,老师批改后发下来的作文。也就不会仔细地总结,认真地找出自己的弱点,分析经验、教训了.作文本发下来,自己常常把作文本一翻,晃一眼分  相似文献   

6.
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作文评改,基本上是老师的事。学生交上作文本后,老师挑灯夜战,详批细改,有眉批总批,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左补右添,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作文本发下后,大多数学生往往只看分数,很少会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评改自己的作文。因此这样的评改学生受益不大。既然这样,何必再埋在学生的作文堆里,越俎代庖,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相似文献   

7.
周岩 《黑河教育》2014,(6):51-51
正【案例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习作的评改方式大多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模式。作文本下发以后,学生急忙翻看一下分数,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把作文本搁一边了。学生总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老师劳身伤神为学生所评改的作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技能性的练习.所以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多练多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语文老师的共识。然而,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教师在批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在作文本下发以后,  相似文献   

9.
王海霞 《阅读与鉴赏》2008,(11):46-46,45
在我们目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常常是作文本交给老师,老师批阅之后又发到学生手里,学生看完老师的评语,就意味着此次写作活动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10.
臧罗宝 《现代语文》2010,(12):139-140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老师胆怯、头疼的事,其中作文批改更是令人望而生畏。我们的老师、领导检查语文老师作文批改这一环节时,往往是看学生作文本上的“红”字。有无眉批、有无总批等等,好像学生作文本上面划划杠杠越多就越能说明该老师认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事莫过于批改作文了。耗尽了大量的心血,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很可能看都不看一眼,就扔进了书包。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就很冷漠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所谓的活页作文就是将作文不再写在固定的作文本上,而是写在作文活页纸上。作文写在固定的作文本上,完成后交给老师;老师批改后放在办公室,等到作文讲评时发给学生。评了上周作文写了本周作文之后,作文本将再一次回到教师案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是常规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惯用模式。学生上了三年级以后我们有了作文作业。每每想将一些优秀习作展示给全班学生时,由于作文本展示受到限制我不得不让优秀习作的作者再把文章用纸重抄一遍,然后再在展示台上展示或装订成集。虽然抄写很辛苦,但这些小作者们仍很高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养成一种惰性——写作文是我的事,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事实上,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个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讲评,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连认真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因此,教师的修改就显得劳而无功,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加强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那个时候,我刚转学到这个小学的三年级,语文老师是个漂亮的女孩,她声音轻柔,目光温暖,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她。安琪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在她的作文本上,老师常常会写下那么多娟秀的字迹。然后,再批一个“传阅”。而安琪常常用薄薄的白纸蒙在作文本上,描蓦老师的字,对,老师喜欢她的作文,她喜欢老师的字。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一件事。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  相似文献   

16.
<正>提起写作文,一些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每当老师把作文本抱进教室,学生的眼里充满畏惧;每当老师将作文本发给学生,学生的眼里充满忧伤;  相似文献   

17.
教师如何从作文本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近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试探。我改进作文批改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班学生作文,从前一般都无写草稿的习惯,题目一出,想到哪写到哪,写完一交了事,有的连看都不看一遍,更说不上什么修改了。在他们看来,修改完全是老师的事。据此,我首先规定作文一律得先写好草稿,自己动手修改后,教师过目点头,方准誊上作文本。这是我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已作文的第一步。第二步,学生把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传统的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已有目共睹.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连读都不读一遍,一交了之.把修改看成是老师的事,导致作文中的毛病重复出现.对学生交来的作文,老师加班加点逐字逐句修改,眉批、腰批齐全,费时费力,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拨.而学生并不领情,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看批语或分数,最多改改错别字.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帐,改与不改一个样".而把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这种情况就会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9.
刘日平 《教师》2014,(18):24-24
正作文批改令不少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痛,并且常常是"吃了力却不讨好"。老师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去批改作文,学生的作文本上写满了教师的批改语,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提高甚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把作文的"批"和"改"全由自己一个人揽下来,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  相似文献   

20.
批改作文时,我在作文本上一律用符号,不在作文本上写文字评语。但是,评语又不能不写。为此,我把每个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分别写在一些纸条上。让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写好评语后,再发给他们。让他们把老师的评语贴在作文本上,与自己写的评语对照,看看老师与自己的评价是否中肯、全面,是否找到了主要的优缺点。实践证明,这种有趣的方法,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