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特殊艺术载体,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内涵,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学生不仅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还能够在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德育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及方法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
蒋维 《儿童音乐》2010,(11):48-51
鉴赏音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音乐鉴赏教学要促使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观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发展,必须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像联想——理解认识——审美评价这些过程来实现。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学生在有限的艺术空间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在艺术情感体验和冲击下,  相似文献   

3.
中学音乐鉴赏课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4.
刘健 《成才之路》2010,(19):60-6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擅长表达和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人们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激情。因而音乐教学的实施,在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欣赏音乐是教师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因为,对于音乐艺术来说,欣赏也就等于是再次创作的起点。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就会逐步增加。听得多了,他们的视野也就变得更开阔,在感悟音乐的情感与鉴赏音乐的优劣等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的想象力也会随着音乐而起,顺着音乐表达的情感而哀伤或欢乐,平静或暴烈。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鉴赏技巧、实施分层音乐教学和创适良好的音乐鉴赏氛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在感官、情感和理性体验三方面对音乐的感受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音乐鉴赏课在众多职业学校课程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教育地位,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工作,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有效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音乐艺术教育在职业学校中具有重要教育作用,职业学校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本文笔者以音乐鉴赏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音乐鉴赏课对培养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9,(5):141-144
音乐是听觉和视觉的艺术。在进行音乐创作和鉴赏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借助乐感来唤醒其他感觉器官,相通相融,共同感受音乐在描摹物象、抒发情感、升华意境上所具有的奇妙效果。本文意在探讨乐感在音乐创作与鉴赏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充分地对其运用,才能够更好地用音乐语言塑造生动的形象([1]),表达真切的情感,并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机地结合,来丰富作品的内涵,追求艺术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情感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学习音乐、鉴赏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征,遵循情感发展的规律,充分地利用情感的独特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这个要素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做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贝内特·雷默认为:音乐是人类内在情感的外在符号表现,因此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教育。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鉴赏中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美。如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获得音乐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法,指导学生从宏观、体裁和情感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率,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本文具体分析比较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中音乐教学主要以鉴赏为主,音乐鉴赏是对学生音乐感觉、艺术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赏析音乐作品,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以及艺术涵养,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形成学生自身的音乐艺术涵养,享受在音乐世界中体会无限的快乐。本文针对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展开讨论,分析了音乐鉴赏教学的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80):148-149
音乐是现代化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思想的载体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将"情感教育法"应用到高中音乐教学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的内涵和特点,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率。音乐课程的学习不仅在于对知识的获取,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笔者结合自身高中音乐教学经验,探讨了高中音乐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于推进我国现代化音乐教育改革,提升高中生的艺术涵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是对学生音乐情感、艺术内涵的培养,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学生能够率进入高雅艺术氛围,接受先进音乐旋律的熏陶,然而,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课,其学习与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天分,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情感与热烈的音乐欣赏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与情感的带动下主动融入教学课堂,塑造良好的音乐情感,带动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素养及能力的关键载体。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要注重将音乐审美作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注重加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结合;创设音乐欣赏情境,开展互动式教学;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构建生态课堂,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一种与绘画、雕塑具有相似特点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音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内容不仅承载着丰沛的个人情感,还蕴含着民族文化与传统情怀。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艺术,并帮助他们在品味、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相似文献   

17.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验与反映。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无不与隋感体验与反应过程交织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领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生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小学音乐教学只有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振,用“情”字架起学生心灵与音乐问理解与沟通的桥梁,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纽带”才能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是对学生音乐情感、艺术内涵的培养,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学生能够率进入高雅艺术氛围,接受先进音乐旋律的熏陶。然而,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课,其学习与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天分,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情感与热烈的音乐欣赏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与情感的带动下主动融入教学课堂,塑造良好的音乐情感,带动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沟通学  相似文献   

19.
高中音乐教学中,鉴赏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它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更深层地感知,有利于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探索,提高鉴赏教学有效性。故而,本文将从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使学生音乐鉴赏兴趣被激发出来、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主题与情感、实施互动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倾听的状态这三个层面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着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以及认真聆听优美的歌(乐)曲时,都可受到美的熏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美育人的原则,要重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一、感受情感之美音乐既是一门听觉艺术,又是一门情感艺术。其对人们的情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如,在20世纪30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无数爱国志士走上抗日前线,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20世纪80年代,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