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释放教师和学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能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对未来社会的价值.所以,只有着眼于人(教师、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和自身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的教育机构,它服务于三大目标:对学生的监护、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师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的自信,它养成了师生驯服的性格.”学校师生需要的是宽容、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尊重、关爱、赏识的目光,激励、自信、团结的氛围,成功、发展、快乐的生命体验。作为学校管理的校长.要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部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教科书,使学习于斯、工作于斯、生活于斯的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学校发展的根本在于师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因而,学校的有效管理应着力于营造适宜广大师生自主发展、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态环境,建立促进师生和学校和谐发展的机制,达到实现学校优质发展的战略愿景。现代教育生态机制就是根据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从满足社会和学校发展需要和师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出发,协调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价值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及满足师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促进师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推动学校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学校普遍成为有尊严、有特色的“新学.V校”。这里说的“有尊严”是指学校摒弃了功利主义色彩,不再上演招生大战,不再出现有失学校尊严的、名目繁多的招揽学生的“优惠条款”;师生有尊严地享受学校生活!“有特色“是指传承学校文化,真正体现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彰显现代教育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建一所幸福学校,不仅是出于对教育目的和终极追求的思索,更是源于学校具体的历史积淀和师生需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尊重为核心,关注师生的主体体验;以行动为途径,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更秉承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让学生担当社会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2):F0003-F0003
随着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芳草地国际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创新教育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以数字校园为特征,各种信息化应用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促进了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雪莲  陈明 《教师》2011,(2):27-27
教师在校期间的生存状态、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校关注的热点,其热议的焦点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以笔者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要关注师生当前、未来生活状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自信的社会公民:对社会有贡献、给他人以快乐、让自己能自立。  相似文献   

8.
正本与清源:论学校教育责任的有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教育对个体素质的发展只具有有限责任,这种有限责任主要表现在为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明确学校教育的有限价值,才能澄清当前有关学校教育的种种错误认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王学红 《考试周刊》2010,(15):217-217
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趋势日渐凸显的当今时代,社会日益开放.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应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教育网络,整体协调,有序运作,这对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特色学校,体现个性。追求学校发展的附加价值取向,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选择,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学校之间有差异,教育才有活力;学校之间有差异,学生发展的多种选择才成为可能。多样选择的社会需要.进一步成就学校的特色发展,引领学生、教师的个性发展;学生、教师的个性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内涵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是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品质、学校特色发展。教育科研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改变现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学校教育科研定位学校特色发展只能在学校文化传承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也在于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完善;一个学校的发展既是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也是在学校文化继承与创  相似文献   

12.
贾群亮 《文教资料》2010,(14):129-131
要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势必要全力锻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此,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学校管理及育人渠道.逐步形成了从五个方面构建师生发展平台。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应想方设法整合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种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生终身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构建以人丈精神为基调的学校管理制度,要体现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几年不断增多的学生自杀、自残及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社会往往把原因归咎于考试制度,我们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家庭、学校生命教育的缺乏。学生的成长需要教育,如果教育者能够科学地认识生命教育,并在学校中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现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理周 《教育》2012,(21):44-45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在网站建设中如何充分考虑网站栏目及各功能模块对师生的实用性,为师生搭建一个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和共建共享的成长平台,有力地促进师生的成长;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一些学校出大量人力、物力建成校园网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合理建设信息化网站平台,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应为学生、教师还是管理者?学校的物质文化如何与深层的核心价值文化有机结合?在升学的重压下,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防止学校文化建设被实质性地边缘化?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如何体现学校符号文化的真实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将积极心理的理念运用于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充分挖掘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内在积极力量、培育积极品质,有利于促使每一名师生乐观向上、快乐发展.有利于建设幸福和谐的学校文化,使学校真正走上“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在文化产生、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每一名学生都会带着教育深刻的印记走向社会,学校文化塑造学生,作为义务教育终端的初中,学校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一、对学校文化的思考 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创造的所有财富,融合了所有成员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实践等很多内容,是学校的灵魂,它使学校与众不同、鲜活富有灵性. 文化是一种动力,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师生心志、推动学校发展,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95):10-12
在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作为教育的三大主体,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虽然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开展教育的重要职责,但不是所有教育的主要途径,与学校教育相关联的学生的家庭以及学生所在的社会,扮演的角色同样重要。因此,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同育人,构建三方一体的教育模式。换句话说,学校教育要拓宽教育途径,逐渐将家庭、社会有机地协调起来,注重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统一的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正达川区渡市初级中学位于达川区铁山以西,是一所农村单设初中。学校创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校以来,几代渡中人勤勤恳恳,用辛勤的汗水和博大的智慧默默耕耘,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谱写了办学的辉煌乐章。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用校园文化塑造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师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提出了"三自"教育理念,"三成"教育目标,即通过自我尊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达到自尊成人、自信成才、自律成功的目标。学校立足实际,精细管理,循循善诱,促进师生养成"站好队、走好路、扫好地、说好话、读好书、做好事、生活好"的"七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